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及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率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24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观察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使用抗生素治疗有118例,使用率49.2%。其中口服用药8例,占比6.7%,静脉途经给药95例,占比80.5%,口服+静脉联合用药15例,占比12.8%,治疗总有效率为93.2%。结论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患儿出现耐药性,发生医源性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需要家属、医生和医院共同配合,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小儿 下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类药物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颌畸形患者使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70例本院于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牙颌畸形患者展开本次研究,以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行常规矫治器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行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对比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龋指数、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牙颌畸形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行正畸治疗,对改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龋指数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缓解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颌畸形 自锁托槽矫治器 正畸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老年病科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对2018年老年病科出院的445例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45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为182例,占40.92%。有46例既往曾发生过抗菌药物过敏,其中β类酰胺类药物占比最高,为52.17%。在用药方式中,125例患者使用了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占68.68%。老年病科最常用的抗菌药物为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结论我院的老年病科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基本合理,应持续关注老年病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确保患者合理用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老年病科 抗菌药物 应用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在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中的使用。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中心静脉导管患者80例,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8年12月,根据敷料不同进行分组,分别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各40例,给予常规组3M透明敷料,给予干预组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置管维护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置管维护不良事件发生率,干预组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干预组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中实施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有效降低感染等置管维护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 3M透明敷料 感染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工具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于2012年-2017年期间的管理现状作为研究对象,期间采用追踪方法学、头脑风暴法、根本原因分析法等管理工具,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质量改进。结果应用质量管理工具,使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显著下降,2013年我院的抗均药物使用强度便已达标,且强度控制在40DDDs/百人。结论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强度中应用质量管理工具,便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促使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化、合理化。

  • 标签: 质量管理工具 抗菌药物 强度管理
  • 简介:摘要为比较幼托机构内摆放的洗手液和固体肥皂的适合性,以及两种洗手用品用后的清洁效果,通过现场采样和染菌量计数经统计所得结果进行评价,结论是洗手液和固体肥皂使用后的清洁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产品。

  • 标签: 幼托机构 洗手液 肥皂 染菌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的护理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6.10到2018.10期间诊疗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即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胰岛素泵综合护理,比较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实验组血糖控制理想率为100.00%、不理想率为0.00%,对照组则为86.67%和13.33%,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以胰岛素泵为整体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其血糖控制理想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青少年 1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胸部肿瘤手术患者在常规呼吸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呼吸功能训练器干预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8年3月—9月收治手术切除胸部肿瘤患者25例为对照组,另取2018年10月—2019年2月手术切除胸部肿瘤患者25例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呼吸训练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护理配合呼吸训练基础上以呼吸功能训练器强化训练,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胸引管引流时间以及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胸肿瘤患者在常规护理与呼吸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器强化训练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预后效果理想。

  • 标签: 呼吸功能训练器 胸部肿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胸部肿瘤手术患者在常规呼吸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呼吸功能训练器干预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8年3月—9月收治手术切除胸部肿瘤患者25例为对照组,另取2018年10月—2019年2月手术切除胸部肿瘤患者25例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呼吸训练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护理配合呼吸训练基础上以呼吸功能训练器强化训练,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胸引管引流时间以及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胸肿瘤患者在常规护理与呼吸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器强化训练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预后效果理想。

  • 标签: 呼吸功能训练器 胸部肿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MA)使用障碍者其大脑脑灰质结构改变与精神症状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MA使用障碍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精神状态,并用核磁共振成像(MRI)采集脑结构影像学数据,测定脑灰质体积,比较两组SCL-90评分与脑灰质体积。结果SCL-90量表比较上,两组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灰质体积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使用障碍者精神症状与健康体检者存在显著差异,可能和大脑灰质结构改变有关,但还需进一步探讨。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使用障碍 大脑灰质结构改变 精神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海拔地区使用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的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对其使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分别对起病<2小时(30例)与起病2到3小时(20例)实施常规加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小时组(30例)的再通成功数共有20例,再通成功率为66.67%。而2小时~3小时组(20例)的再通成功数共有6例,再通成功率为30.00%。冠脉溶栓再通成功共26例,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2小时组(66.67%)对比2小时-3小时组(30.00%),再通成功率明显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海拔地区使用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效果显著。

  • 标签: 高海拔地区 尿激酶 溶栓 急性心肌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1例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PCI术后使用体外膜肺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以1例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患者作为样本,于PCI术后使用体外膜肺治疗期间,从抗凝、出血、心理干预、疼痛干预、气道干预等方面出发,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护理后,患者心率为108次/分,SPO2为100%,住院12d后出院。结论从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气道干预等方面出发,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PCI术后使用体外膜肺治疗期间的舒适度,避免患者死亡。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源性休克 PCI术 体外膜肺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下围手术期质子泵抑制剂使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合理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12月间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12月间在临床药师干预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3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评价预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性。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疗程≥6天的使用率、不合理使用率分别为64.33%、9.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9.33%、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时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通过临床药师在围术期对质子泵抑制剂的干预后可显著降低无指证用药及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质子泵抑制剂的不合理使用

  • 标签: 临床药师干预 质子泵抑制剂 应激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球囊的使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为宫腔球囊,研究组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后12小时及24小时出血量;两组产后恶露消退时间。结果两组手术后12小时及24小时出血量比较有差异,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恶露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球囊,可以减少术后出血量,缩短恶露时间。

  • 标签: 前置胎盘 剖宫产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宫腔球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基底节区脑梗死对侧支循环建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依据就诊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同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明显优势,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侧支循环建立及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丁苯酞注射液 基底节区脑梗死 侧支循环建立 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