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照喹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临床效果。方法将自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急性期兴奋激越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进行分组并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喹平治疗的观察组的不同阶段的BRMS得分均显著优于采用氟哌啶醇治疗的对照组,P<0.05;两种用药治疗方式治疗各阶段的BRMS得分均显著改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喹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具有更好的效果,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喹硫平 氟哌啶醇 治疗 精神分裂症急性期 兴奋激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唑酮和喹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伴有BPSD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入曲唑酮组(研究组)、喹平组(对照组),两组各28例,治疗观察8周,应用BEHAVE-AD和MMSE评价其临床疗效,应用TESS评价其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8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78.57%,对照组总有效率82.14%,两组间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研究组与对照组BEHAVE-AD、MMSE量表评分显示在治疗8周后分别与基线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第6、8周末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曲唑酮与喹平疗效相当,安全性优于喹平。

  • 标签: 曲唑酮 喹硫平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阿立哌唑和喹平合并丙戊酸钠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的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使用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喹平联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以8周为一个治疗周期,对比两组患者的PSQI、MADRS、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照。结果经过一个周期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MADRS、PSQI总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喹平合并丙戊酸钠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均有较好的疗效,喹平合并丙戊酸钠的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丙戊酸钠 喹硫平 阿立哌唑
  • 简介:摘要双仑样反应又称戒酒样反应,是由于使用某些药物后饮酒或配伍使用含乙醇的药物导致的中毒反应。其机制为乙醇酒精进入体内后,在肝细胞内氧化为“乙醛”、“乙酸和乙醛酶A”,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但由于某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致体内乙醛蓄积,严重可致人死亡。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熟悉哪些药物容易引起双仑样反应,避免因用药差错给患者和医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 标签: 双硫仑 头孢哌酮舒巴坦 尼莫地平 严重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老年期精神病患者予以喹平和奥氮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伴精神病症8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患者用药意愿将其分为Ⅰ组和Ⅱ组两组。将行喹平药物治疗的42例患者看作Ⅰ组,将行奥氮平药物治疗的42例患者看作Ⅱ组,比较观察Ⅰ组和Ⅱ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Ⅰ组与Ⅱ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均低于治疗后(P<0.05);治疗后,Ⅱ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高于Ⅰ组(P<0.05)。结论对伴精神病症老年患者予以喹平及奥氮平药物治疗,虽然二者均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但相比奥氮平,喹平更能减少不良反应率的发生。

  • 标签: 老年期精神病 喹硫平 奥氮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尔卓联合卡维地洛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心绞痛治疗的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1例(地尔卓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和对照组1组21例(卡维地洛治疗),对照2组21例(地尔卓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47%,对照1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19%,对照组2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1.42%,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效果上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在治疗效果上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地尔卓联合卡维地洛能够有效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临床效果突出,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卡维地洛 地尔硫卓 不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生体重儿的病因及合并症,加强临床管理。方法对我院儿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67例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生体重儿的病因有胎膜早破、脐带、胎盘因素、双胎、妊娠期高血压、胎儿宫内窘迫等。出生体重儿的并发症主要是病理性黄疸、感染、呼吸困难、贫血;结论孕期提高产检率,及时发现并治疗母亲原发病是减少出生体重儿的关键。出生体重儿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对症处理,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低出生体重儿 病因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胃张增强扫描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50例胃癌患者的MSCT表现。所有病例均口服800~1200ml水,在张状态下用东芝64排螺旋CT行3期动态扫描。结果本组50例胃癌患者CT病灶检出率为100%,表现为胃壁增厚、软组织肿块,同时可发现临近组织的侵犯和远处转移。结论MSCT胃张增强扫描对胃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胃癌 胃低张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初学期术后视力原因分析。方法对全部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209例(209只眼)术后视力3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老年性黄斑变性1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眼,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7眼,角膜斑翳2眼,视神经萎缩1眼,角膜失代偿1眼,黄斑囊样病变3眼。结论白内障术前需详细检查,充分估计患者可能并发的其它病变,对术后视力正确评估,,降低患者术后预期,更好地规避手术风险。初学者应该避免复杂性白内障手术。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低视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麻醉手术患者出现体温现象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行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共计76例。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分析体温现象产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统计的10条危险因素中,研究组的(1)、(4)、(5)、(6)、(7)、(8)、(9)、(10)均多于参照组(P<0.05);而(2)、(3)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麻醉手术患者的研究,显现患者年龄大、行腹部手术与胸部手术、选择全麻方式、手术时间较长、术中给予的输血量以及输液量、运用的冲洗液量、手术室温度等危险因素达到2个以上,疑似为患者产生体温的临床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麻醉手术患者 低体温现象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惠州市自愿无偿献血人员现状,通过自愿无偿献血者招募,建立一支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确保采集的血液充足、安全。方法;应用社会关系学、心理学、营销理论、血液生理学等知识,通过与每位献血者进行面对面的解释及心理护理,做好献血后续服务,探讨一套招募程序和方法,使初次无偿献血者越来越多成为固定无偿献血者。结果;随着街头自愿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和拓展,企事业单位员工、个体经营者、外来务工人员、城市流动人员,已成为最具潜力的献血群体,是取消指令性计划献血后的无偿献血主力军,固定无偿献血者每年以10%速度递增。结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努力改善献血环境,切实加强血站全面建设及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等,我市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不断扩大,固定献血者比例越来越多,对保证血液安全和无偿献血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 标签: 低危 无偿 献血 招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共收治受血者和供血者3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的试管法进行检验,观察组运用离子聚凝胺技术进行检验,对比两组的阳性率、灵敏度和平均耗时时间等指标,并对比两组红细胞凝集情况。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为10%,显微镜下可观察出11个特异性细胞凝集,平均耗时时间为4.4min,对照组阳性检出率为4.74%,显微镜下可观察出6个特异性细胞凝集,平均耗时时间为14.5min,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离子聚凝胺技术进行临床输血检验具有阳性检出率高、平均耗时时间短、能够有效保障输血安全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低离子聚凝胺 盐水法 输血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麻醉手术患者出现体温现象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行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共计76例。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分析体温现象产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统计的10条危险因素中,研究组的(1)、(4)、(5)、(6)、(7)、(8)、(9)、(10)均多于参照组(P<0.05);而(2)、(3)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麻醉手术患者的研究,显现患者年龄大、行腹部手术与胸部手术、选择全麻方式、手术时间较长、术中给予的输血量以及输液量、运用的冲洗液量、手术室温度等危险因素达到2个以上,疑似为患者产生体温的临床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麻醉手术患者 低体温现象 危险因素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母亲在怀孕期间体内如果一种特定的维生素B3衍生物水平较高,那么新生儿到12个月时得湿疹的风险相对较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西双版纳州调查人群活产儿出生体重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儿童健康,提供制定干预措施的依据。方法统一制作调查表,收集被调查地区住院分娩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儿的情况。采用Epidata软件录入数据,用SPSS.15.forwindows作分析,采用卡方,多个率及两两比较,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出生体重(LBW)率为4.3%,其中勐腊县5.7%,布朗族为6.1%;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LB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母亲孕周增加LBW发生率降低;随着母亲年龄减少LBW发生率增加,<20岁组为7.8%;孕周,产次少是保护因素;孕周<28周,低龄(高龄)分娩,产次越多,早产、遗传、孕妇营养等都是危险因素。结论LBW发生率受多因素影响,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LBW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必须提升孕前孕期保健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 标签: 住院分娩 低出生体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道癌患者手术后体温的护理。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0月的60例食道癌患者术后体温进行观察并采取综合保暖措施,观察体温回升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45例患者(75%)在30分钟体温升至36℃以上,15例患者(25%)在1小时内体温升至36℃以上,所有患者无1例发生切口渗血、感染,恢复良好。结论对食道癌开胸术后体温患者进行针对性体温护理,对患者的恢复及预后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食道癌 开胸术后 低体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吸引器助产术的可行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2008年元月2012年12月间行胎头吸引器助产分娩的病例107例,胎吸者按分娩时所用负压分为高负压吸引组(A组负压150~180ml空气)和负压吸引组(B组负压80~110ml空气)。结果A组新生儿头皮损伤及血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A组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1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吸引器滑脱率无明显差别,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亦无明显差异。结论负压吸引器助产术可减少新生儿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助产方法。

  • 标签: 低负压 胎头吸引 高负压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神经电生理的相关状况。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查,患者为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本文选择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所有患者进行补钾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神经传导远端潜伏期、神经传导波幅、神经传导速度、F波和H反射的变化状况。结果在本文的调查当中存在7例患者发作期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占28.00%;20例患者在发作期存在运动神经传导远端潜伏期延长的状况,而且患者传导速度存在减慢,波幅存在降低,患者的F波和H反射潜伏期趋于正常或延长,占80.00%;对所有患者进行补钾治疗以后,患者的血钾能够恢复正常,血甲恢复正常之后,患者的神经传导也完全恢复正常。结论临床钾性周期性麻痹能够导致患者出现感觉神经传递障碍,使得患者存在有感觉异常的情况,根据患者实际状况为患者选择采用补钾治疗,能够使患者血压恢复正常,相关症状消失,对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神经电生理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州贫困白内障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探讨其护理对策,确保“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工程”在我州顺利实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14年实施的扶贫白内障手术后视力176例,根据其眼部情况,分析原因。落实优质护理及个性化健康教育,强化安全管理。结果所有病人无一例投诉和意外事故发生,“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工程”圆满完成。结论手术治疗是复明工程最有效、最主要的方法,但不是所有患者术后均能脱残或脱盲,术前病变是导致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我们根据不同病因,针对个体化护理、宣教、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白内障 复明工程 低视力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