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肢体功能锻炼联合呼吸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6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康复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联合呼吸训练。将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以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早期肢体功能锻炼联合呼吸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 呼吸训练 脑卒中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偏瘫肢体康复护理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52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脑梗死患者;经数字表法均分2组,1组为参照组(n=26,接受常规护理),1组为研究组(n=26,接受偏瘫肢体康复护理训练);观察和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干预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研究组同参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研究组同参照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偏瘫肢体康复护理训练具有积极意义,可切实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偏瘫肢体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搜索相关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和康复治疗现状以及康复训练相关等方面信息资料。方法:选择我国某医院在2019年1月-2021年12月接受诊疗的80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把这80例患者平均划分成为两个实验小组,其分别为试验组以及参照组,每组均为40例病患,其中试验组患者要以常规护理为基准,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康复训练,参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的护理模式,针对两个实验小组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实验能够得知,实验组当中的患者SCL-90评分会超过参照组患者SCL-90评分,并且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会明显的超过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小于参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在临床护理工作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进一步改善当前患者自身的运动功能,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压力,并且康复训练以及心理护理模式的使用还会有效的降低各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让其护理满意度变得更高,从而较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医院临床中患者的病症以及病情会比较复杂,且存在大量的急诊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任务也会较为繁重,这就使得其在日常工作当中埋设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会比较多,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护理风险事件。近些年来,人们的法律认知意识越来越强,人们对于医护人员工作质量所提出的要求和标准也变得越发的严苛。在这种期望值的作用下,人们开始趋向并注重身心舒适方面的护理,临床护理中产生护理风险事件以及并发症的概率会比较高,一旦其出现问题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医疗纠纷,同时还会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心理护理是身心舒适护理的重要分支,其能够充分展现出护理的人性化思想和状态,会加速患者病情的转归速度,康复训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据的地位较高,需要以治疗为基准,制定适宜的康复训练计划,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康复训练 临床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偏瘫肢体康复护理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52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脑梗死患者;经数字表法均分2组,1组为参照组(n=26,接受常规护理),1组为研究组(n=26,接受偏瘫肢体康复护理训练);观察和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干预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研究组同参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研究组同参照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偏瘫肢体康复护理训练具有积极意义,可切实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偏瘫肢体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中采取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有患者50例,接受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有患者50例,接受康复训练,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步行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运动功能、步行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60、5.024、3.425,P

  • 标签: 针灸 康复训练 中风偏瘫后遗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方法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和影响。方法:于2020.02-2021.02期间收集70例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内包含35例患者。对照组在接受常规治疗时,采用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经预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指标97.14%高于对照组82.86%(P<0.05);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指标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过实施分组治疗,采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联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并减轻患者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 康复训练 老年脑梗死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重灸联合康复训练对骨折术后预防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3月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观察组采用重灸联合康复训练的方案,观察两组康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ugl—Meyer评分更高(P

  • 标签: 重灸 康复训练 骨折 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言语功能训练联合多感官刺激对全面发育迟缓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全面发育迟缓儿童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言语功能训练,观察组行言语功能训练联合多感官刺激,对比两组儿童治疗前后的口部运动功能、智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口语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智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言语功能训练联合多感官刺激对全面发育迟缓儿童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儿童智力发育,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提高儿童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言语功能训练 多感官刺激 全面发育迟缓儿童 智力康复 语言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灸联合康复训练对骨折术后预防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3月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观察组采用重灸联合康复训练的方案,观察两组康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ugl—Meyer评分更高(P

  • 标签: 重灸 康复训练 骨折 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言语功能训练联合多感官刺激对全面发育迟缓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全面发育迟缓儿童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言语功能训练,观察组行言语功能训练联合多感官刺激,对比两组儿童治疗前后的口部运动功能、智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口语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智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言语功能训练联合多感官刺激对全面发育迟缓儿童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儿童智力发育,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提高儿童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言语功能训练 多感官刺激 全面发育迟缓儿童 智力康复 语言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尊严护理联合阻力呼吸训练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尊严护理联合阻力呼吸训练,两组各4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的MVV、FVC、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尊严护理联合阻力呼吸训练,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尊严护理 阻力呼吸训练 肺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超声透入疗法配合牵伸训练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足底筋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牵伸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超声透入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足底疼痛程度足部功能评分(AOFAS)、足底筋膜厚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AOF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足底筋膜厚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足底筋膜炎患者实施中药超声透入疗法联合牵伸训练,可缓解患者足底疼痛,改善足部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足底筋膜炎 中药超声透入疗法 牵伸训练 足部功能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电刺激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在产后盆底修复中应用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0月本院接收的产后盆底修复者66例,随机分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刺激疗法,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阴道动态压力值、FSFI评分、Ⅰ类及Ⅱ类肌纤维肌力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盆底障碍性疾病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妇盆底修复中,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疗法能改善盆底肌功能,减少相关障碍性疾病。

  • 标签: 产后盆底修复 电刺激疗法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阶段性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自我效能及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共7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阶段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及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效能及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阶段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效能及抑郁情绪情况,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阶段性阶段性心理护理 乳腺癌化疗患者 自我效能 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护士实习带教中,开展以案例为导向(CBL)、以问题为基础(PBL)联合分阶段目标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进行实习的117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2组,对照组共有58名实习护士实施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共有59名护士实施CBL、PBL联合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观察评比。结果 在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方面,两组之间比较观察组有更加明显的提升,差异具备了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CBL、PBL联合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应用在护士实习带教中,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成效。

  • 标签: 护士实习带教 以案例为导向 以问题为基础 分阶段目标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表面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同阶段的变化情况。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根据阶段不同,分成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组(n=23)、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n=21)、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n=20)、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n=23)、HBeAg阳性乙肝肝硬化组(n=20)、HBeAg阴性乙肝肝硬化组(n=15),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发检测乙肝病毒DNA,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定量。结果: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组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为(50982.65±463.89)IgIU/ml、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为(2206.56±4129.85)IgIU/ml、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为(11057.89±1052.49)IgIU/ml、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为(3173.65±268.49)IgIU/ml、HBeAg阳性乙肝肝硬化组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为(1428.79±305.46)IgIU/ml、HBeAg阴性乙肝肝硬化组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为(1802.79±311.45)IgIU/ml。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在不同阶段,其血清HBsAg的定量值存在明显差异,和HBeAg阴性患者对比,HBeAg阳性患者的HBsAg定量和乙肝病毒的DNA具有密切相关性。

  • 标签: 乙肝表面抗原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接诊的7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分别应用阶段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81.08%),护理满意度(94.59%)也高于对照组(75.68%),两组对比P<0.05。结论: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实行阶段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其负面情绪,提升其治疗效果,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阶段性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阶段式带教对骨科护理教学质量和学生认可度的影响。方法:我院骨科接收的实习生中抽取70名,在骨科护理教学中开展不同教学模式,其中35名安排传统带教模式,设为对照组,35名安排阶段式带教模式,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教学质量、学生认可度比较。结果:两组比较教学质量和学生认可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护理教学工作中开展阶段式带教,可以明显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认可度,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阶段式带教 骨科护理 教学质量 认可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肌力训练结合蜡疗对痉挛性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和疗效。方法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50例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蜡疗联合肌力训练治疗,分析比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下肢FMA评分。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痉挛性偏瘫治疗中应用肌力训练结合蜡疗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促进临床康复,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肌力训练 蜡疗治疗 痉挛性偏瘫 下肢运动功能康复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