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益胃方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方法(1)采用大鼠盐酸-乙醇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观察益胃方对胃粘膜损伤指数的影响,并测定胃粘膜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2)建立大鼠脱氧胆酸钠-乙醇慢性胃炎模型,测定胃粘膜氨基己糖(HEX)水平,一氧化氮(NO)含量,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益胃方可抑制盐酸-乙醇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伤,降低其胃粘膜MDA含量,增加胃粘膜GSH-PX含量。(2)益胃方可提高其胃粘膜HEX含量,降低胃粘膜NO含量,改善脱氧胆酸钠-乙醇慢性胃炎模型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论益胃方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胃粘膜 益胃方 保护作用
  • 简介:目的:优化半夏与混淆品水半夏的氨基酸薄层鉴别,并建立半夏与掺伪半夏的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鉴别方法,以期解决市场上半夏的部分掺伪问题,为临床正确用药提供保障。方法:以甲醇为提取溶剂,正丁醇-无水乙醇-水(2∶1∶1)为展开剂,2%茚三酮乙醇试液为显色剂,进行薄层鉴别;采用紫外谱线组法进行鉴别实验。结果:半夏、掺伪半夏及水半夏的薄层色谱图存在明显差异,且特征区别点源于水半夏;半夏、掺伪半夏及水半夏三者水提液、醇提液和石油醚提取液的紫外谱线组图像、最大吸收峰数目及峰位值差异明显。结论:优化的薄层色谱方法不仅可用于半夏与水半夏的鉴别,也可用于半夏与掺伪半夏的鉴别;紫外光谱法也可作为半夏、掺伪半夏及水半夏的鉴别方法,可有效解决市场上半夏的伪品和部分掺假的问题,提高临床用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标签: 半夏 掺伪半夏 水半夏 薄层色谱法 紫外光谱法 鉴别
  • 简介:文章介绍了实验研究常用的医学形态学技术如石蜡切片、冰冻切片、电镜超薄切片、组织化学和细胞培养等,因具有客观、直观等技术优势,在现代医学教学和科研中占有重要地位。将形态学技术引入到经方现代研究中,对于阐释经方组方原理、探索经方治疗常见病、疑难病的机制,亦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形态学 实验技术 经方
  • 简介:中国传统医药在肿瘤的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理论,从中药中提取的抗肿瘤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也逐渐被现代医学的不断研究所揭示。近年来,天然药物以其抗肿瘤独特的机制、显著的效果、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该篇综述回顾了3种中药单体的抗消化系统肿瘤机制,旨在为临床应用及后期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并通过分子生物学使得中医学和现代医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

  • 标签: 消化系统肿瘤 中药单体 汉防己甲素 姜黄素 桂皮醛
  • 简介:目的:优选沙棘叶中沙棘总黄酮的乙醇提取最佳工艺。方法:采用经典正交试验设计L9(34),以总黄酮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以乙醇为溶媒,优化沙棘叶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沙棘叶总黄酮的乙醇提取最佳工艺为A1B1C3D1,即5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液料比分别为1∶12、1∶10、1∶8。结论:沙棘叶总黄酮利用乙醇提取合理可行,该实验为沙棘黄酮的工业化制剂生产、沙棘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参考。

  • 标签: 沙棘叶 黄酮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