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性疼痛的中医辨证分型,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痛患者分为气机郁滞证、瘀血阻滞证、痰湿凝聚型、毒热蕴结证、气血亏虚证、正虚瘀结型及其他证型,分析各辨证分型的发展趋势,并总结出痛的最常见的证候类型和该证相关症状频数规律及各证型的疼痛轻重程度趋势。结果60例痛患者出现正虚瘀结型为58.3%(35/60),气血亏虚证为20%(12/60)。结论痛患者中医证型以正虚瘀结型为主,气血亏虚证其次。瘀血阻滞型的肿瘤患者疼痛程度较重,气血亏虚型患者疼痛较轻的趋势。

  • 标签: 癌痛 中医辨证分型
  • 简介:目的:研究痛消颗粒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作用。方法:痛消颗粒以临床成人日用量的27.44、13.72、5.49倍连续灌服12周,停药2周,分别称量大鼠体重,计算脏器系数,测定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并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痛消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动物的外观行为、体重、脏器系数、血常规和血生化学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对凝血指标有延长作用,其影响具有可逆性。病理检查未见与药物毒性相关的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痛消颗粒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推论临床拟用剂量是安全的。

  • 标签: 癌痛消颗粒 长期毒性 大鼠
  • 简介:哥伦比亚大学放射肿瘤学研究人员在美国《放射学》发表文章说,为尽早发现肿瘤而做全身X光检查可能反而会增加患癌症的几率。

  • 标签: X光检查 患癌几率 危害 放射学
  • 简介:粤港为鼻咽高发地区,与特定气候、饮食及生活习性具一定关联。作者通过综合中医和现代医学的不同视角,对中医药防治鼻咽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中医药预防鼻咽强调饮食合理、调顺情志、戒除不良习惯、适当锻炼;从“治未病”的理念出发,

  • 标签: 鼻咽癌高发地区 中医药防治 饮食合理 中医药预防 “治未病” 生活习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金汤对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患者行ERCP术后肝功能改善的研究。方法20例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患者ERCP术后口服三金汤,观察一月内肝功能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AKP、R-GT及ALT等较对照组快速明显改善。结论三金汤对急性胆管炎患者行ERCP术后肝功能恢复有明显治疗作用。

  • 标签: 三金汤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肝功能
  • 简介:胆道结石并发胆管炎是胆道系统常见疾病,且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反复发作。由于术中术后各种因素的影响,胆结石术后仍可能存有胆道残留结石,如处理不及时,急性胆管炎易转化为重症胆管炎,增加治疗的难度及病死率。近年来,随着对

  • 标签: 胆管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通腑利胆汤
  • 简介:目的观察软煎联合西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保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软煎,1日1剂,分2次口服。两组均以治疗4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改善率及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和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软煎联合西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软肝煎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李文杰教授使用平降压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级(阳上亢型)的临床有效性,以期这一临床成果能为中医药改善高血压病的血压水平及其相关临床症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实验方法:在 2021年9月~2023年3 月时间区间内选取 60例原发性高血压1级阳上亢型患者展开观察研究,将患者以自愿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予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mg,观察组予平降压汤为治疗方法。对两组治疗前后诊室血压水平及症候改善情况展开评价判定。结果:观察组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罹患原发性高血压1级阳上亢型患者实施平降压汤治疗与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治疗相比,前者方式疗效更为明显,更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同时对于改善患者失眠、眩晕、头痛等一些列临床症状,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使得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增加,有效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挖掘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平肝降压汤 高血压 血压水平
  • 简介:难治性腹水(RefractoryAscites,RA)是肝硬化晚期的常见并发症,病情错综复杂,并发症多,常常危及患者生命,单纯西药疗效差。我们从2003年1月-2006年6月,应用调方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中医药疗法 调肝方 临床分析
  • 简介:子宫肌瘤是妇科病中常见的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属于中医学“瘢瘕”“积聚”的范畴。肾与胞宫、冲任的关系密切,且肾虚郁、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易生痰瘀,阻于胞宫而成瘢瘕,故肾为子宫肌瘤的基本病机。从肾论述子宫肌瘤病因病机,希望为中医防治该病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子宫肌瘤 病因病机
  • 简介:提出"五脏皆有不寐"的新观点,并认为当今失眠症多因阳偏亢或郁化火犯侮其他脏腑而致,多表现为实证和虚实夹杂,故对以失眠为主症的疾病主张"从论治".

  • 标签: 不寐 脏腑辨证 从肝论治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不同中医证患者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对156例高血压肝气郁结和153例高血压阳上亢患者进行血脂水平检测,并与139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阳上亢组TC、TG和LDLC均值分别为(5.62±1.24)mmol/L、(1.54±1.68)mmol/L和(3.23±1.13)mmol/L,较肝气郁结组要高(P〈0.01),也较正常对照组要高(P〈0.01);阳上亢组的HDLC均值为(1.37±0.48)mmol/L,较肝气郁结组低(P〈0.01),也较正常对照组低(P〈0.01)。结论:血脂紊乱参与了中医辨证为阳上亢、肝气郁结高血压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不同中医证高血压患者均有脂质代谢紊乱,其中阳上亢患者血脂水平改变较肝气郁结患者更为显著,提示不同的中医证脂质代谢紊乱程度不同。

  • 标签: 高血压 中医肝证 脂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