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在1994年9月我担任史密森学会秘书之前,我曾经很高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柏克利分校的一个研究机构中工作了35年,并且当了该校10年的名誉校长。一个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是否未能真正触及学生们的世界,而失去了形成一套适合于他们的教育方法的机会。回答是肯定的,我错过了和在校生、毕业生的交往。对于我同时代的人来说,教育年轻人是接触未来的一种方法。但我想补充的是,我没有离开教育界,我只不过是从一种教育研究院转到另外一种教育机构去。当年,詹姆士·史密森为史密森学会确定了致力于“增进和传播知识”的使命,所以150年以来,这个集博物馆和研究机构于一身的庞大综合机构,便一直

  • 标签: 学校教育 史密森学会 契合点 博物馆
  • 简介:古建筑木结构的残损指标是对古建筑木结构进行结构安全评估和加固修缮设计的重要指标,目前主要依据1992年制定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中的规定,为了对该规范中的构架整体性残损指标进行验证和补充,本研究通过对南方地区传统的穿斗木构体系和抬梁木构体系的典型榫卯节点和构架的试验研究,得出两种木构体系结构的整体性关键残损指标,并与GB50165—92规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规范规定的抬梁式木构架和穿斗式木构架的局部倾斜残损比试验结果小,规范值偏于安全。规范中规定的抬梁式木构架梁柱榫卯连接残损略小于试验结果,规范值偏于安全;而规范中规定的穿斗式木构架梁柱榫卯连接残损对于燕尾榫穿斗木构而言是安全的,但对于透榫穿斗木构而言,则是不安全的。

  • 标签: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 抬梁体系 穿斗体系 残损点
  • 简介:  《关于游牧性质遗存的判定标准及其相关问题》①一文(简称《判定标准》)的初稿中原有一些附图,由于笔者未能及时完成技术处理,发表时只得删去,觉得有些遗憾;同时考虑到西方学者从东非考古学材料中辨识畜牧人群的方法值得介绍,因此选择这个题目撰就此文.……

  • 标签: 判定标准 图示补充 性质遗存
  • 简介:随着博物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有效实施,在充分发挥馆藏、研究、展示传统三大职能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拓展教育和服务功能的问题,越发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热情关注。加强博物馆建设需要从诸多方面努力,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提高讲解水平。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强化博物馆宣传教育队伍的素质,提高博物馆讲解人员的讲解能力,以期全面提升博物馆的服务展示水平,更好地体现服务社会的职能,这不仅是广大博物馆人和社教部门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实际问题,而且应该成为关心和支持博物馆事业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 标签: 博物馆建设 讲解 宣传教育队伍 见解 面向社会 服务功能
  • 简介:丁村54∶100地蚌类化石的环境灾变事件及时代意义朱晓东(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内容提要本文从更新世中晚期临汾盆地新构造运动对古生态环境的影响出发,对丁村54∶100地蚌类化石的环境灾变事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作者认为,这一事件是由于晚更新世早期临汾盆地...

  • 标签: 环境灾变事件 新构造运动 晚更新世早期 丁村 临汾盆地 蚌类
  • 简介:细石器工业是指从预制定型(锥状、楔状、柱状和半锥状等)的细石核上用压制技术有序地生产石叶,并选用这些初级产品主要用压制技术制成各类工具[1].细石器的制作,是为了适应复合工具的特殊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工艺技术[2].这种工艺的核心应该是间接剥片和压制修理.与这种严格意义上的细石器(细石核、细石叶及用细石叶加工的石器)共存的用石片制成的小石器,如圆头刮削器、雕刻器、尖状器、镞等石制品往往也包括在广义的细石器之内.本文所讨论的石器即以此为限.

  • 标签: 细石器 石制品 遗址 地点 雕刻 初探
  • 简介:本文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切入,对河北“国保”情况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对河北的旅游发展提出建议,期望借“国”字招牌,发挥“国保”优势,大力发展河北的文化旅游事业,让旅游者能够从中汲取历史文化精华,获得丰富的精神享受。

  • 标签: 河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旅游
  • 简介:李学勤等先生对清华简《楚居》中古史传说的专论,认定洲水就是均水。那么,“逆上洲水”后所出现的地名,如方山、京宗、夷屯也应都在均水流域。如此则不能解释季连家族迁徒路线的合理性。本文认为,洲水即丹江,这样,还可在古文献和考古发掘上找到支撑。

  • 标签: 清华简 战国 楚居 古史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