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6 个结果
  • 简介:有明一代,伴随明蒙双方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蒙汉互市贸易也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其中以市场的增减变化最为典型,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点。本文分明代蒙汉互市贸易初期、曲折发展期、繁荣期、衰落期四个阶段,对贸易市口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梳理,涉及市口的设置时间,具体位置,设置原因,发展演变等内容。

  • 标签: 互市贸易 发展演变 明代 政治经济关系 阶段性发展 设置时间
  • 简介:本文以日本所刊活字本《四书》为中心,对庆长时期汉籍活字本的出版及其意义作了比较全面的探讨。论文从回顾日本汉籍由写本到刊本的历史入手,分章论述了古活字版的流行和古活字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出版详情。在此基础上,指出经过咀嚼而接受乃日本中世儒学接受的特征,而这种接受意识达到顶点的时刻即庆长时代。

  • 标签: 活字本 汉籍 《四书》 庆长 通行本 藏本
  • 简介: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是红军长征时期战斗历程中重要一段,而少数民族革命歌曲是红军经过的历史掠影,反映了其间发生的事件与战斗,以及民族关系。本文以红军长征时期藏族等少数民族地区革命歌曲为中心,分析了长征时期四川少数民族革命歌曲的内容和作用,指出,它是党和红军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斗争实践的真实写照,可以用来宣传群众,打击敌人,可以起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组织人民战斗的作用;它还是红军长征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值得珍惜的重要红色文化资源。

  • 标签: 红军长征 藏族 革命歌曲 内容与作用
  • 简介:清朝初年,海峡两岸出现长达二十几年的对峙,一方是已经取得统治地位的清朝政府,另一方是据守台湾的明郑政权。在这长时间的两岸对峙中,留下了不少令人心酸的历史悲剧,其中王忠孝及其家族的遭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王忠孝是紧随郑成功抗清的一位明朝遗老。他后来终老台湾,在临终前仍留下遗嘱希望能归葬大陆,可是这个简单的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却难以实现,以致给两岸族人留下了极其伤痛的历史记忆。本文利用清朝初年的历史文献,结合田野调查所得资料,对当时清郑对峙对王忠孝及其家族的影响做一个全面探讨。文章认为,清朝初年的两岸对峙是一种历史悲剧,而某个地方民俗的产生则往往与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连。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以习俗的形式承载着对过往历史的集体记忆,历史还活着。

  • 标签: 清郑对峙 历史记忆 王忠孝 家族文化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兼论天圣《狱官令》中的“办”“款”和“辩”是唐代法律文书中的重要用语,在法典中也可见到。当代学者对此有过零散解释①,但似无统一的、系统的研究。笔者对此问题产生兴趣,源于新发现的北宋《天圣令》中有关令文。

  • 标签: 《天圣令》 法律用语 吐鲁番出土文书 “辩” 唐代 法律文书
  • 简介:2017年7月31日,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李培林,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冀祥德,副主任邱新立一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吉尔拉·衣沙木丁,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廖运建等陪同下,到新疆方志馆(新疆地情展示中心)调研建设情况。吉尔拉·衣沙木丁全面介绍了建设新疆方志馆(新疆地情展示中心)的必要性和整体情况。

  • 标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方志馆 李培林 地情 调研
  • 简介:旅顺博物馆藏大谷探险队收集品LM20—1453—13—04文书是一件有关听养、析户、为户规定的法典残文。本文从资料的比对出发,以令文的复原与年代比定为中心,尝试给出令文复原案,考订此残片内容为唐《开元三年令》户令的三条残令文,并从写本学的角度发轫,对照已知敦煌唐令写本,对其书写格式和写本性质作出探讨。

  • 标签: 大谷探险队 吐鲁番文书 唐开元三年令 户令
  • 简介:六至十二世纪的东亚处于古代中国构建的宗藩体系中,国家间的往来伴随着各类动物的赠送,是当时国际关系的重要环节。这一时期,孔雀一方面得益于自身的外在特性,另一方面借助佛教东传,成为颇具宗教内涵的符号性动物,被视为动物赠送中的代表之一。以古代国家间的孔雀馈赠为线索,有助于帮助探究其在东亚各国关系中的政治地位、文化内涵,明晰当时的东亚国家外交特性。

  • 标签: 动物赠送 孔雀 中国 日本
  • 简介:礼仪在东亚传统宗藩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有人将宗藩体制本身视为一种礼仪关系。但是从清代中朝两国使节往来过程中朝鲜人对三跪九叩头礼的体验和认识来看,制度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松弛,然而给朝鲜人造成的心理冲击则难以磨灭,因此到了近代被视为应当废除的虚礼。事实证明,这种过于重视尊卑礼仪的宗藩体制,虽然也能为适应近代国际局势变化而做出种种调整,仍难以与近代条约体制并存。

  • 标签: 宗藩体制 三跪九叩 敕使 朝鲜人 鸿胪寺 清朝皇帝
  • 简介:今年是跨入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执行“十五”计划、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对于完成“十五”计划和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

  • 标签: “十五”计划 长期战略 第三步战略目标 “三个代表” 发展 标的
  • 简介:八旗诗歌是指由旗籍诗人创作的诗歌,具有鲜明的重性情群体趋向,即:重视自然性情,讲求性情之真,追求性情深厚。但整体重性情的特征并不能遮蔽各位作家性情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八旗诗人重性情特征既根植于群体的文化、群体性格,又是统治者大力提倡、借鉴先进的汉族文学传统与文学理论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重要学者提倡与高层推动功不可没。以八旗作家杨钟羲《雪桥诗话》为中心来探讨八旗诗歌重性情的特点。

  • 标签: 八旗诗歌 重性情 杨钟羲 《雪桥诗话》 八旗文化
  • 简介:本文以清代江南为研究对象,从与当时的民生密切相关而且在近代变迁过程中比较受到关注的环境与用水卫生等方面入手,初步考察了清代江南的卫生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变迁.认为在传统时期,国家基本上没有关于公共卫生的立法,但在地方官府和社会的层面上,相关的观念和行为多有存在,大致可以保持自然和社会生态的相对平衡.嘉道以降,随着江南自身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西方文明的输入,众多士人针对旧有卫生体系的弊端,认为有必要引入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度,制订日常巡查惩罚条令,即直接以公共和国家的权力介入卫生的经常性管理,从而使卫生事业逐渐由个别的、自为的、缺乏专门管理的行为逐步转变成系统化的、有组织的、纳入官方职权范围的工作.

  • 标签: 江南 卫生观念 卫生行为
  • 简介:<正>引言1004年,因澶渊之盟,契丹(辽,以下只称为契丹)和宋(北宋,以下只称为宋)进入和平关系。以后两国间保持了历史上少见的百年安定状态。但是,此间在边境附近也有过小规模的冲突,此外,两国间的和平关系也几度出现危机。这就是1040年代的增币交涉和本文所关注的1070年代的代北地界交涉(下文中所言地界交涉,即指1070年代的代北交涉)。通常把此次交涉称为"画界交涉",但本文则仍沿用史料中的用语称为"地界"。本文中所言代北地区,在下文中加以说明,因为此次交涉中争执地点与周边的界线是模糊的。

  • 标签: 契丹人 乙室部 澶渊之盟 宁化军 代北 《辽史》
  • 简介:广泛获取相关研究信息,是科学研究的前提,是学术规范的本质要求.诚实撰写研究性论文之学术史,是实现学术规范的一项实质性措施.在撰写学术史时,应以全面性、客观性为原则.对研究信息的获取,力求广泛;对前贤成果的评析,务求客观;对学术研究中的创新,也须指明.

  • 标签: 研究性论文 学术史 学术规范
  • 简介:2008年2月24日下午4点,青海回族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第二届代表大会在西宁中发源多功能厅隆重召开。马虎城主任就中心成立三年来的工作开展及相关文化业绩作了报告。

  • 标签: 文化艺术交流 代表大会 回族 青海 多功能厅
  • 简介:两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先后在中国开辟七块租界地,界内土地的租用方式,特别是英国商民如何获得合法的租地权利,是租界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七城市的英租界中有五处实行的是由英国政府与其本国商民订立皇家租契的土地制度,其中天津英租界扩张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租地关系最为复杂,具有较高的典型性。在原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解释框架中,皇家租契订约双方属于协同利益群体,二者间发生旷日持久的纷争几乎无法想象。以天津为个案,考察和梳理英租界皇家租契制度的历史脉络和矛盾波折,有助于更完整地理解近代英国在华租界及其土地制度的深层次特征。

  • 标签: 英租界 土地制度 租地关系 皇家租契 近代天津
  • 简介:影响晚清军事变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社会现实的需要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晚清广东,严重的盗匪问题制约着军事变革的进程,受其影响,绿营的裁撤不彻底,勇营得以发展并呈现明显的“本地化”特点,新军建设也因之受到牵连。而不成功的军事变革又削弱了政权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力,所造成的“捕务废弛”和“兵匪”的情势,反而加剧了社会的动乱。晚清广东的此种情形为理解晚清改革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案例。

  • 标签: 晚清 广东 军事变革 盗匪问题
  • 简介:为了加强我市乡镇精神文明活动中心的建设,并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促进作用,由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市文明办和文化局联合组成的课题组,对我市花溪、白云、乌当三郊区及清镇、开阳、修文、息烽等一市三县的22个乡镇的精神文明活动中心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听取了市文明办、市文化局对全市文明活动中心情况的介绍。现将有关调查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一、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大发展,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夯实了物质基

  • 标签: 活动中心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经济 贵阳市 农村文化
  • 简介:1936年6月至1937年7月,西南夷苗土司代表高玉柱、民众代表喻杰才,受西南夷苗民族之推派,入京请愿。其间曾在1937年2月至7月多次赴上海活动。本文依据《申报》的相关报道,系统梳理了两代表在上海的各种活动,认为两代表的上海之行,在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上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和影响。

  • 标签: 1937年 上海 西南夷苗请愿代表 活动 《申报》
  • 简介:山西是抗战初期八路军出动后的主要作战战场,八路军在此创建了晋察冀、晋冀豫、晋西北等多个根据地,并与日军展开游击战和运动战,多次打击对手,遏制日军的进攻。台北"国史馆"藏阎锡山档案留下了八路军抗战的多项记载,是全面了解八路军对日作战的良好素材。通过阎锡山档案可以看出,随着抗战的进行,八路军的游击战发挥出越来越大的威力,中日间尤其是中共与日军之间的军事、政治争战,无疑是华北地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

  • 标签: 山西抗战 八路军 阎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