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顶门"是传统家族观念影响下重男轻女思想的一种表现,虽说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步开放,但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百姓来说,他们对传统观念还是有着深厚的感情,"顶门"也随之不断延续,它影响着家族内部及社区中人们之间的关系。研究这个课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西北农村地区人们的家族关系及社会关系。

  • 标签: 家族观念 家庭观念 “顶门”观念
  • 简介:艺术电影和诗歌作为两种日益边缘化的文艺样式,在商业文化泛滥成灾的多媒体传播时代举步维艰。而农民工作为大众文化中被长期忽视的边缘群体,正在消费美学主导的文化部落中丧失自己的话语权。“我们想看看,这三样边缘(诗歌、纪录片和工人)究竟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奇观,产生什么样的能量。命运交响,有诗为证,底层的声音或许微弱,但聚集起来也将成为历史的证言。”2015年5月,《我的诗篇》导演、诗人秦晓宇在天津大剧院的草根诗人朗诵会上这样描述自己的电影。

  • 标签: 纪录电影 艺术电影 传播时代 诗篇 诗歌 多维度
  • 简介:城市边缘群体的边缘性表现之一就在于其生活的社会空间受到挤压和扭曲。这种空间的挤压又使得该人群被进一步边缘化。借助影像的直观性、易读性、共享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参与式影像实践可以拓展边缘群体的社会空间,建构其自身的主体认同。城市社区中的社会组织可以通过拍摄培训、影像创作和影像分享等一系列影像实践活动,来帮助边缘群体积累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建构自身主体性的精神空间,从而以这种平民化艺术生产方式扩展和再造了边缘群体的社会空间。但是,边缘群体的流动性以及组织自身资源的相对缺乏也使得这一社会空间难以长期维持。

  • 标签: 影像 视觉人类学 边缘群体 社会空间的生产 社会组织
  • 简介:2015年10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与江南大学联合主办,《民族艺术》杂志社协办的“2015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无锡市江南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艺术人类学研究领域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共提交论文160余篇。会议就艺术人类学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造型与设计艺术、民俗与表演艺术等议题展开研讨。本次会议还评选出“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获奖论文15篇。

  • 标签: 艺术人类学 当代 社会发展 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
  • 简介:"吉都"是藏族群众自愿结合的一种民间社团,该团体在藏民族的传统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组织的出现,与传统社会阶级观念、行业生存、苦乐与共等意识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吉都组织不仅可以起到融合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同时也减少了个体日常生活中的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实现苦乐共担、经济互助、资源整合功能的同时,使成员通过此种组织形式和活动对自身的社会角色达到全面认知,同时在建构"熟人社统社会"的情境中通过资源共享及互助环境的支撑下,达到社会监督及约束个人的目的。

  • 标签: 吉都 互助 体制
  • 简介:2005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由深圳美术馆、澳门塔石艺文馆共同主办,《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协办的“中青年批评家论坛暨第二届深圳美术馆论坛”先后在深圳、澳门两地召开。2003年举办的“首届深圳美术馆论坛”主题为“共生与互动”,对中国当代艺术与批评二十年的历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检讨。本届学术主持孙振华和鲁虹把此次论坛的主题定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

  • 标签: 中国当代艺术 深圳美术馆 社会学转向 批评家 第二届 中青年
  • 简介:2009年12月28日,北京市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在华北电力大学主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杨勇平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主编武京闽教授到会并致词。会上,北京市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理事长、首都师范大学学报主编秦英君教授做了主题发言,北京市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发起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首任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杨焕章教授,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前任理事长、

  • 标签: 学报研究会 社会科学 高教学会 庆祝大会 北京市 华北电力大学
  • 简介:如何理解"现实主义"?在传统意义上,"现实主义"指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出准确的描绘和体现,它意味着摒弃理想化的想像,细密观察事物的外表,据实摹写,它包含了不同文明中的许多艺术思潮。关注现实生活,一直是戏剧艺术的魅力所在。本期以"现实主义"题材的探索与创新为线索,探讨我国现实题材戏剧创作在当下面临的困境和突破的契机,期待剧作家能够面对现实,面对生活.

  • 标签: 现实主义 现实题材 创新 现实生活 艺术思潮 戏剧艺术
  • 简介:本文立足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奠基时期的20世纪80年代,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设立和单列与艺术学者独立的学科意识的联系出发,回顾其设立和单列的历史过程,着眼于本时期立项的七个项目及其重要学术成果,详细探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在新时期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设、艺术学学术研究、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系统地论证这一时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对新时期中国艺术学发展的建构意义。

  • 标签: 艺术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艺术学项目 20世纪80年代 建构
  • 简介:弗吉尼亚·伍尔芙女士曾经应国际艺术家协会之约,发表有关"艺术家与政治"问题的看法。伍尔芙的态度和立场快速且坚定——艺术家关心政治是毋庸赘言的。但伍尔芙却来唱反调,在她看来,

  • 标签: 海峡两岸 艺术展 修辞学 社会学 感受力 当代
  • 简介:20世纪30年代前后是上海近代文化历史中最富有活力的时期,不仅体现了上海市民“海派”生活方式和文化中的“殖民化”、“租界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典型地反映了这种“文化商贸”的都市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特征。

  • 标签: 近代上海 海派音乐文化 媚俗与时尚
  • 简介:今天我们学术界艺术界怀着崇敬的心情,共同纪念我国伟大的人民艺术家田汉同志诞辰110周年暨逝世40周年。田汉同志在戏剧(包括新兴话剧与传统戏曲)、诗歌(包括新诗和旧体诗词)、音乐、电影等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国革命戏剧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的先驱者,又是我国早期革命音乐、电影的杰出组织者和领导人。

  • 标签: 诞辰110周年 周年纪念 社会主义文艺 田汉 精神财富 人民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