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二氧化硫在活性炭表面的转化率直接影响着活性炭吸附量的大小,所以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温度在60℃以上.水蒸气含量在6%以上,转化率达到95%以上。

  • 标签: 活性炭 脱硫 二氧化硫 硫酸
  • 简介:用3种不同的脱附方式对吸附饱和的ZX-238型活性炭进行了脱附实验,发现第2种脱附方式效果最佳,脱附过程中水洗过程在5min以上脱附率高达95.70%,水温在50℃以上脱附率可达97.95%;循环脱附发现第2次比第1次的脱附量降低了许多,之后降低得逐渐减少。

  • 标签: 活性炭 脱附 再生 脱硫
  • 简介:针对改性活性炭脱除硫化氢过程,研究了空速、温度、原料气浓度、颗粒分布孔径4个主要工艺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速在1500-4200h^-1时穿透硫容随着空速的降低而增加,当空速继续降低为1200h叫时穿透硫容基本不变;当0~4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穿透时间增加,脱硫效率提高,当温度超过40℃时,随着温度继续升高脱硫效率降低;相同空速下原料气硫化氢浓度变化只改变穿透时间;改性活性炭脱硫剂发挥脱硫作用的微孔结构范围是1~5nm。

  • 标签: 硫化氢 改性活性炭 脱硫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火电厂运行灵活性与调度优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分析火电厂的运行特点和灵活性需求,以及调度优化原理和关键技术,揭示了提升火电厂运行效率和响应能力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效果评估,展示了技术应用在提高火电厂运行效率方面的作用。展望未来,智能化、综合化和协同化是火电厂运行灵活性与调度优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火电厂 运行灵活性 调度优化 技术应用
  • 简介:研究了窗口温度下活性炭用于烟气脱硫的控制条件,对影响活性炭烟气脱硫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烟气进口氧气含量为9%左右,温度在190℃左右脱硫率较佳;水蒸气含量增加,脱硫率增大;空塔速度增大,脱硫率降低;活性炭用于工业当中要考虑适当的水蒸气含量和空塔速度以节约成本。

  • 标签: 活性炭 烟气脱硫 氧气含量 温度 窗口温度
  • 简介: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的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无毒、生物降解性能好等特性,在一些特殊工业领域和环境保护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有可能成为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的替代品或升级为换代产品.目前,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与石油有关的工业.文章用实验方法介绍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生产方法及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 标签: 石油工业 生物表面活性剂 微生物 生物降解
  • 简介: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分别选取新炭、一年炭及三年炭,考察臭氧投加量及炭龄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投加量为1.0mg/L时,三种炭龄活性炭在工艺运行过程中对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新炭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一年炭和三年炭,CODMn和UV254去除率分别达54%和69%;一年炭去除效果略高于三年炭;三种炭对于NH4+-N的去除效果都很好,新炭处理效果最优;出水中污染物浓度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

  • 标签: 炭龄 臭氧 活性炭 饮用水
  • 简介:以月桂酰氯、乙二胺与丁二酸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羧酸盐型双子(gemini)表面活性剂。采用IR、1HNMR对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考察了合成所得羧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即为目标产物。合成产物的临界胶柬浓度为0.027mmol/L,比普通单链表面活性剂低2~3个数量级,表面张力最低可降至29.5mN/m。

  • 标签: 羧酸盐 GEMINI表面活性剂 合成 性能
  • 简介: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法)对高浓度1-4丁二醇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实验测定了污泥沉降性能,测试了最佳曝气时间、最佳pH值范围以及SBR处理系统耐污染的负荷。实验结果表明:SBR法的污泥沉降比为15%~30%,完全符合活性污泥正常运行时的沉降标准。处理污水的最佳曝气时间为5h,最佳pH值范围为7~8。该处理系统耐冲击,能承受较高的污染负荷,对水质的波动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利用SBR法可以处理1-4丁二醇、聚丙烯酰胺和顺丁烯二酸酐三套装置.排放的混合污水。

  • 标签: 污泥处理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污泥沉降比 曝气时间 实验研究
  • 简介:A/O生化池首次启动时的生物培养至关重要。大连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场二期工程采用生物接种、微生物的培养和驯化,得出:开始接种后,A、B两个系列A/O池的污泥浓度呈连续上升的趋势,污泥浓度增加到2000-3000mg/L,可以进入培养驯化阶段;控制好A/O池的pH值、碱度、无机盐、氮源、泥龄、污泥指数等运行参数,可以较好地调整控制微生物的生物氧化方向,尽快达到驯化目的。

  • 标签: 大连石化公司 A/O生化池 生物接种 微生物培养和驯化
  • 简介:采用油水自组装法在多孔氮化硼(BN)表面负载具有等离子效应的Ag@AgCl纳米颗粒,制备了具有可见光响应的Ag@AgCl/BN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SEM、UV-Vis等对其晶型结构、表面形貌以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通过降解亚曱基蓝研究了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Ag@AgCl/BN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活性和可见光催化活性,吸附平衡后经80min模拟可见光照射,对亚曱基蓝的降解率达93%,高活性归因于吸附-光催化的协同作用.同时利用淬灭实验探讨了增强光催化活性的机制.

  • 标签: Ag@AgCl 多孔氮化硼 吸附 光催化
  • 简介:固定化细胞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废水处理技术.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技术保持了原有的多酶系统,对于需要多酶顺序作用的反应更具优势,且不需要辅酶再生.其缺点是必须使用胞内酶,且难以去除细胞内的"副作用"酶.介绍了目前常见的四类固定化方法(即吸附法、包埋法、共价结合法和交联法)、三类固定化细胞载体材料(即有机高分子载体、无机载体和复合载体)以及该方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在应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固定化细胞技术 废水处理技术 吸附法 交联法 去除 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