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药多糖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的作用,这成为中药多糖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改变线粒体膜电位、阻滞细胞周期、影响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调节Caspase蛋白酶的表达和活性、抑制端粒酶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标签: 中药多糖 细胞凋亡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检验科生化室相关内容的质量控制研究,找出加强生化室质控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检验科生化室质量控制水平。方法利用血清检验的方法,通过对医院里临床检验中心的冻干质控血清的各项指标进行检验,并总结分析。结果本院生化室各项VIS<80,质量标准为优秀。结论加强检验科生化室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积极采取措施找出影响生化室质量控制的因素,不断加强对生化室的质量控制,提高质量控制的水平,从而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

  • 标签: 检验科 生化室 质量控制 方法研究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治疗相对困难,因此其被称为心脏病防治研究领域的“歌德巴赫猜想”。心房颤动的治疗方面,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从Williams设计的左房隔离术到Cox报道的迷宫术,再到随后的迷宫术Ⅰ型到Ⅲ型的改进。后来随着人们从心脏电生理方向对房颤发生机制更深入的研究,改良迷宫术逐渐取代了经典迷宫术,成为治疗心房颤动的经典术式;后来出现的射频消融、经导管左心耳封闭等亦可用于房颤的治疗,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心房颤动 外科治疗 迷宫手术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接骨药丸治疗家兔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随机将150只家兔分为接骨药丸组(治疗组)、伤科接骨片组(对照组)、空白组,每组各50只骨折后给药,进行为期2个月的对照观察。结果骨痂生长情况、骨密度检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明显优于空白组;骨痂组织学观察,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接骨药丸能显著加速骨折愈合。

  • 标签: 接骨药丸 骨折 骨愈合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PICC因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导管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封管技术是确保中心静脉导管通畅、预防血栓形成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封管液的选择、封管液的浓度、剂量等方面综述近年来的进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PICC 封管技术 肝素稀释液
  • 简介: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婴幼儿童常见的一种病症,可通过患者传播感染或六邪入侵感染致病,且并发病症较多,可采取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方式诊断病症,使用呼吸道隔离治疗、对症治疗等几种方案进行治疗,并注意后期养护。

  • 标签: 小儿支原体 病因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心悸病人的动态心电图变化,研究其相关因素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心悸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并设60例健康的老年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动态心电图变化,分析心悸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SDNN(24h内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及SDANN(24h内每5min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值降低(P<0.05),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时域测值关系显示rMSSD(24h内全部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增高,SDNN、SDANN降低(p<0.01或P<0.05)。结论DCG检查能连续反映心电变化,分析其结果能对老年心悸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老年 心悸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分析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真菌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3月~2012年12月延安市某医院270例确诊为深部真菌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药敏试验严格按照2006年CLSIM272A2规则及标准进行AmB、FCZ、5-FC、ICZ4种抗真菌药敏检测。结果真菌感染标本主要来源于咽拭子,白假丝酵母菌的分离率最高(61.1%),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假丝酵母菌对AmB、5-FC的敏感性较高。结论儿科患者中分离的真菌中以假丝酵母菌属最多,并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AmB、5-FC均有较高的抗真菌活性。应加强对临床真菌感染与耐药性情况的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儿科 真菌感染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临床营养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40例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的患者单纯的给予药物上的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再加以配合医学营养的治疗。在治疗后,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其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病患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理应配合医学营养治疗,这样的治疗效果会更为显著,十分值得临床推广并将其应用实施。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临床营养 治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发病的有关环境危险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某县人民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就诊的新发肺结核病人102例作为病例组,对照组用频数配比的方法按照年龄(±3岁)、相同性别、相似学历和职业配比了98例健康人对照。两组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上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卡介苗接种史、结核病接触史、居室通风情况、5年前吃蔬菜水果及动物类食品情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调整了年龄、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后发现吸烟量(支/d)越多、缺乏体育锻炼、5年前摄入水果越少、结核病接触史是影响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5年前摄人动物类食品比较少、居室通风环境差、无卡介苗接种史有增加肺结核的发病风险的趋势,接近于统计学水平。结论吸烟、体育锻炼、水果摄入、卡介苗接种史、居室通风及动物性食品摄入等环境危险因素与肺结核的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肺结核 环境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ICU护理质量的效果和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ICU重症患者为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分值以及SDS分值改善幅度相比对照组更大,满意度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增加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护理质量 作用研究
  • 简介:摘要靶向药物作为当代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深入发展的高科技产物,已在临床抗肿瘤治疗中崭露头角。而关于抗肿瘤靶向药物的新药开发和新靶点也一直是最近的研究热点。

  • 标签: 肿瘤治疗 靶向药物 靶点 研究进展
  • 简介:糖尿病已成为高发的三大慢性病之一,目前对其的相关研究不断取得明显进展,人们对糖尿病的治疗策略及药物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糖尿病的临床治疗现状与相关进展的研究做一讨论。

  • 标签: 糖尿病 胰高糖素样肽1 药物治疗 给药途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能较好监测大脑皮质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对预测体动,术中知晓以及意识的消失和恢复都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同时还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已成为麻醉深度监测的重要手段。本文对BIS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深度监测
  • 简介:摘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慢性支气管肺疾病、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目前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发现,肺心病发病具有逐年上升趋势,为此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肺心病的治疗做一综述。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急性期 缓解期
  • 简介:摘要糖尿病作为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除使用药物外,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目前国内外都在探索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最佳模式。以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主体的糖尿病教育者,在糖尿病专业护理、健康教育和管理方面承担着大量任务,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需求、作用、模式、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与分析,明确了其发展更注重以患者为中心,强调行为改变方和加强自我管理。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介入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血管瘤疾病患者87例,所有患者按其是否为海绵状血管瘤分为两组,海绵状血管瘤者为A组,非海绵状血管瘤者为B组。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有效率。结果大部分肝血管瘤患者经治疗后典型临床症状绝大多数消失,CT复诊评价A组的总有效率为79.6%,B组总有效率为71.1%,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较有差异(P小于0.05)。结论即在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过程中,常见海绵型血管瘤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治疗,所以治疗肝血管瘤中常见类型海绵型肝肿瘤时应联合明胶海绵颗粒,增加了临床的治疗效果,此方案在肝病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

  • 标签: 介入治疗 肝血管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镇痛陪伴导乐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院内符合纳入标本的100例产妇随机的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全程陪伴导乐分娩方法,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无创伤分娩镇痛的设备导乐仪GT-4A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措施。结果在两组产程的比较上观察组的第一、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O.05),2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在两组产妇妊娠结局的比较上观察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产后出血量、产后发生尿潴留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新生儿窒息率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统计样本量较少有关,下次将增大临床样本进行观察。结论导乐分娩可以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改善了产妇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导乐分娩 GT-4A 产程 妊娠结局 镇痛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