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截至2013年6月中旬,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基础油的炼油能力已经突破100万b/d标记。在另一方面,APII基础油已滑落到占全球总量的不到一半。这是Lubes’n’Greases杂志"2013全球基础油精制"指南发布的见解,指南列出了全球超过160座基础油炼油厂,确定了他们的业主、地点和

  • 标签: 基础油 炼油能力 环烷基油 雪佛龙公司 总能力 油占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亚叶酸钙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凝胶法对亚叶酸钙进行实验。结果通过干扰试验证明将亚叶酸钙稀释成0.5mg·ml-1后对试验无干扰作用,用灵敏度为0.25EU·ml-1的鲎试剂检查细菌内毒素方法可行,有效。结论浓度低于0.5mg·ml-1的亚叶酸钙其菌内毒素检查法可以代替家兔法来控制亚叶酸钙注射液的质量

  • 标签: 亚叶酸钙 干扰试验 细菌内毒素 热源检查
  • 简介:海带抗辐射:海带素有“海中蔬菜”之称,它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蛋白质等,且含有大量的碘,被誉为“碘的仓库”,海带的提取物海带多糖能抑制免疫细胞凋亡,从而对辐射引起的免疫功能的损伤起保护作用。

  • 标签: 毒素 食物 天然 免疫功能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细菌内毒素检测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保证注射制剂的质量安全。方法搜索、查阅、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总结了明确细菌内毒素检测试验过程中影响试验结果的各种因素,细菌内毒素检查是药品临床应用前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国外已普遍用于注射剂(包括放射性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最终产品的质量鉴定。

  • 标签: 细菌内毒素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卡巴他赛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四部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凝胶检查法的要求,采用两个厂家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干扰试验,并对样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卡巴他赛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和无水乙醇及吐温80溶解成6mg·ml-1的溶液,再稀释至24倍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结论:可采用此法对卡巴他赛的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查。

  • 标签: 卡巴他赛 细菌内毒素 凝胶法 干扰试验
  • 简介:本文建立了一种利用IC-ELISA法测定尿液中的鬼臼毒素的方法。尿液样经离心沉淀,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IC-ELISA)测定。鬼臼毒素的添加浓度在0.5mg/L-10mg/L时,回收率范围为78.3%-99.3%,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3%-11.5%之间。方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012μg/mL,检测范围为0.025-19.59μg/mL。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残留分析要求。方法操作简捷,结果可靠稳定,比仪器方法检测成本低。

  • 标签: 鬼臼毒素 尿液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内毒素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怀疑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420例患者分别进行血浆内毒素和相应部位细菌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浆内毒素阳性312例,细菌培养阳性296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毒素阳性B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91.89%,大于阳性A组。结论血浆内毒素监测可以作为临床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诊断指标,为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指导价值,且随着内毒素水平的增高,细菌培养阳性率也增高。

  • 标签: 内毒素 培养 临床应用
  • 简介:κ-银环蛇毒素(κ-bungarotoxin,κ-BGT)属于突触后神经毒素,能选择性的识别α3β2亚型的神经元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可作为药理学研究的工具药。由于κ—BGT分离提取比较困难,难于从自然界中大量获取,无法满足各项研究的需要,所以本文探讨在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表达体系中表达κ—BGT及其在实验室规模生产的可行性。

  • 标签: 表达 银环蛇毒素 乙酰胆碱受体 药理学研究 亚型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乌拉地尔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检验方法,用鲎试剂对乌拉地尔注射液进行干扰实验,确立乌拉地尔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乌拉地尔注射液稀释浓度至0.2mg•ml-1后对鲎试剂无干扰作用,用标示灵敏度0.5EU•mL-1的鲎试剂检查实验有效。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用于检查乌拉地尔注射液中的内毒素

  • 标签: 乌拉地尔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干扰实验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58岁。因肺癌并发脑转移,误服外用'速效止痛拔癌膏'7.5g,该药的主要成分为蜈蚣及蝎毒素。服后出现频繁呕吐,吐物为非血性的胃内容物,躁动不安。四肢抽搐,流涎,继而意识不清,大便失禁。入院时查体:体温35℃,脉搏触不清,血压测不出,呼吸深大,20/min时而呈下颌呼吸,神志不清,躁动,口唇发绀。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67/min,节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急

  • 标签: 蜈蚣毒 蝎毒素 药物中毒 抗癌药物 抢救
  • 简介:为探讨淀山湖、东湖、鄱阳湖水系浮游藻类和藻类毒素的污染及鱼体内微囊藻毒素的富集情况,于2000年7月和10月,采集了上述湖泊的水样和鱼样,用ELISA方法对样品的微囊藻毒素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蓝藻已经成为上述三大湖泊的优势藻种.发生水华的同一湖泊中,10月份水中的微囊藻毒素(MC)含量,显著高于7月份水中MC含量(P<0.05).淀山湖水中MC含量,显著高于鄱阳湖水中的MC含量(P<0.05),后者又显著高于东湖水中的MC含量(P<0.05).东湖鱼体中的MC含量,显著低于鄱阳湖和淀山湖鱼体中的MC含量(P<0.05).鱼样肌肉中MC含量,均显著低于肝脏中MC含量(P<0.05).本研究为制定水及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安全限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淡水湖泊 浮游藻类 微囊藻毒素 污染 测定 ELISA方法
  • 简介:目的与方法:为阐明已报道的5种水母溶血毒素的氨基酸组成和序列、信号肽、跨膜结构域、疏水性,亲水性、二级结构、保守区域、分子进化关系等,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与结论:不同水母溶血毒素的氨基酸组成和理化性质相类似;水母溶血毒素存在跨膜结构域和疏水区域;在20-21位点最有可能存在信号肽切割位点;口螺旋、不规则卷曲是二级结构中最大量的结构元件,卢折叠散布于整个蛋白质中;在其中3种水母毒素蛋白中存在4个保守区;以MP法和NJ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基本一致。

  • 标签: 水母 溶血毒素 生物信息学
  • 简介:目的建立用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测定鲜鱼中河豚毒素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粉碎、酸性水溶液提取、蛋白酶解、石油醚脱脂、有机溶剂甲醇沉淀、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以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鱼肉和鱼肝中河豚毒素在0.10~10mg/k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和0.9991,平均回收率为94.6%~10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6%,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3m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为饮用水及水产品中河豚毒素的检测、相关的司法鉴定等提供了准确有效的科学依据。

  • 标签: 河豚毒素 三氟乙酸 液相色谱-质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型肉毒素治疗斜视的疗效。方法35例患者在不同的时间内,通过电话回访或就医了解到的情况。结果35例患者斜视不同程度减轻,其中5例患者暂时出现眼睑下垂,2例患者出现短暂的重症肌无力。结论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斜视的同时,配合严密的护理观察,能使治疗安全有效的进行。

  • 标签: A型肉毒素 斜视 注射治疗
  • 简介: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是一种相对分子量小但毒性极高的非蛋白毒素,其存在于多种生物体中,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河豚毒素快速检测方法是防止受污染河豚毒素食品进入百姓餐桌有效手段,其中免疫检测技术由于其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及操作简便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通过对国内外河豚毒素免疫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与目前已有的各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河豚毒素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河豚毒素 免疫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 简介:枯否细胞在LPS引致肝损害中具有双重作用[1,  1 内毒素(LPS)和GET,  3.2 肝脏枯否细胞功能失调 ①经肠粘膜吸收的LPS进入门脉血流

  • 标签: 内毒素血症 肝病肠源性 肠源性内毒素
  • 简介:摘要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精确度高、检测范围宽、重复性好优势,本文就其方法对水体中的微囊藻进行检测。

  • 标签: 荧光定量PCR 微囊藻毒素 检测
  • 简介:芋螺是生长于热带海域的软体动物,全球约有500多种,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我国近海的芋螺科约有70多种。芋螺毒素是芋螺毒液中的一些小分子多肽组分,据估计每一种芋螺的毒液中约含有i00余种不同的药理活性组分,且不同种的芋螺毒液组成不同,所有自然界生存的芋螺,毒液中含有的药理活性组分可达到50000种之多,可谓是一个庞大的天然多肽库。

  • 标签: 芋螺毒素 毒液 药理活性 肽类 肽库 二硫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