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9 个结果
  • 简介:宫本研(1926—1988)是日本著名的剧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颂扬民主革命家宫崎寅藏的《桃中轩牛右卫门之梦》等剧。1981年9月他作为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的"日本中国文化交流会代表团"成员来华访问,那时中央实验话剧院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正在排演我创作的《孙中山伦敦蒙难记》,我与宫本研有幸相识。

  • 标签: 孙中山 青年毛泽东 中国文化 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代表作
  • 简介: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为争取与国民党合作抗日,声明愿为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而奋斗,取消苏维埃政府,取消红军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在特区内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和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 标签: 三民主义 毛泽东 彭德怀 苏维埃政府 国民革命军 抗日战争
  • 简介:文史研究馆是党和政府礼贤敬士之所。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毛泽东,工作是紧张而繁忙的,可谓日理万机。作为常人的毛泽东,交际也是广泛而多层的,遍及'三教九流'。从现已公布的他的书信中,有些涉及到文史研究馆及其馆员的人和事,现在再看,颇令人顿生感悟。

  • 标签: 文史研究馆 党和国家领导人 多层的 田家英 李淑一 叶恭绰
  • 简介:在江西瑞金城东约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红岩山冈,叫东华山。山顶上建有一座古寺庙,寺庙坐东北朝西南,庙后是陡峭的岩壁,庙周围松柏成荫,枝干挺拔。1932年1月,毛泽东带了十几个警卫战士,来到东华山古庙修养。这里确实是个休养的好地方,白天夜里都很寂静。离开喧嚣的叶坪,摆脱了冗杂的事务,步入这桃源世界般的东华山,毛泽东顿觉轻松了许多。在山上,毛泽东一边组织警卫战士学习文化,一边到附近村子做社会调查。一天,毛泽东在东华山下的岗背村同群众交谈。谈起诗文字画,村里的群众说,在邻近的石松岩村,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画师,他能画大慈大悲的观音,画降龙伏虎的门神,画驱妖斩魔

  • 标签: 毛泽东 画师 《西厢记》 中央苏区 警卫员 老虎
  • 简介:巨人的第一次经历,对社会和历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久远的影响。也许正是他的这些"第一次",才使社会发生了变迁,使历史改变了发展方向。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位巨人。毛泽东一生有许多"第一次",有些"第一次"是中国革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些则是他个人人格和品质使然。而后者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这位一代伟人

  • 标签: 毛泽东 登泰山 韶山毛氏 志愿军 新中国 青年毛泽东
  • 简介:1937年10月,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艾思奇、周扬……一批文化界知名人士离开了上海奔赴延安。到达延安后,延安土墙上贴着一幅幅欢迎的标语,其中一幅这样写道:欢迎青年哲学家艾思奇到延安来!

  • 标签: 艾思奇 毛泽东 毛主席 延安时期 大众哲学 党组织
  • 简介: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中央决定9月11日至17日在人民大会堂让群众吊唁,瞻仰遗容,同时做长期保存遗体的准备。由于瞻仰大厅条件所限,虽然冷风设备已开到最大,在强烈灯光照射下,遗体温度仍达20多摄氏度。江青、张春桥等提出改用照片代替遗体进行瞻仰、吊唁,势必造成不良影响。中国科学院、化工部和医学界技术人员云集大会堂,研究对策,制作了有机玻璃棺罩,棺内充氮气,降低了棺内氧气的含量,还在棺外搞了一个“气幕”,但降温效果不理想,棺内温度降不到15度以下。

  • 标签: 长期保存 遗体 毛泽东 人民大会堂 中国科学院 不良影响
  • 简介:毛泽东逝世后,逮捕"四人帮",为刘少奇等平反昭雪,邓小平再次出山,这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变化,自然影响到对毛泽东的政治评价.当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错误认识:一种是抛出"两个凡是"的观点,坚持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坚持肯定"文化大革命";另一种则是呼应国际上的所谓"非毛化"思潮,颠倒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全面否定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地位.邓小平站在历史的高度,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肯定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作用,维护了党、国家和人民的团结.

  • 标签: 实事求是评价 评价毛泽东 邓小平实事求是
  • 简介:在1949-1976年期间,当代中国外交在毛泽东的战略指导下,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努力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坚持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终于打破了西方列强的封锁和包围,顶住了霸权主义的巨大压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且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中牢牢站稳了脚跟,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这是一项了不起的伟大成就。

  • 标签: 外交政策 当代中国 霸权主义 主权 国际社会 世界和平
  • 简介:众所周知,毛泽东在建国后不久,即于1949年12月首次登上了访苏的专列,前往莫斯科同斯大林会晤.但很少有人知道,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就曾一再要求访苏,并做好了准备,却由于斯大林的婉言拒绝,一直未能实现,直到建国以后才终于成行.

  • 标签: 前夕未能 实现毛泽东 建国前夕
  • 简介:在《毛泽东选集》(1991年版)第一卷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下有这样一段注释:“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1948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林彪的地方作了删改。”注释限于篇幅,并没有让读者完全了解这篇文章历史的来龙去脉。

  • 标签: 《毛泽东选集》 林彪 星星 征求意见 悲观思想 第一版
  • 简介:毛泽东与李济深,从相识相知,到共谋天下事,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统战关系,长达35年。为了追寻毛泽东与李济深这段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笔者广泛披阅关于毛泽东、李济深、柳亚子等人的历史传记、名人回忆录与文史资料,并得到了广西图书馆原馆长麦群忠先生提供珍贵的历史资料。2009年3月及7月,笔者两度专程到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先后采访了李济深的表弟、曾在李济深麾下任军需官、解放后曾任民革梧州市委主委及梧州市政协副主席、现年97岁的周泽棣先生和现年76岁的李济深侄女李燕芬女士,聆听了许多关于李济深的鲜为人知的轶事。追溯起来,毛泽东与李济深的友谊桥梁和革命纽带,却是李济深家乡的六堡茶。本文将其中相关故事钧沉出来,以飨读者。

  • 标签: 李济深 毛泽东 相知 广西图书馆 风雨 历史传记
  • 简介:毛泽东一生勤奋好学,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特别偏爱,从幼年发蒙识字到晚年生命垂危,始终如此。在他最喜欢阅读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有一部是《三国演义》;在他最喜欢读的史书中,有一部是《三国志》。

  • 标签: 《三国志》 史书 诸葛亮 中国历史 晚年 毛泽东
  • 简介:莫道年华随逝水,永存深情在人间。大革命时期,青年毛泽东为了用大量的事实驳斥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种种责难,于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不畏艰苦,风尘仆仆,亲赴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5县城乡考察。

  • 标签: 青年毛泽东 乡情 乡愁 大革命时期 1927年 农民运动
  • 简介: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告别陕北,经晋西北、晋东北挺进河北,准备去与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中央工委会合。4月9日傍晚,因大雪路阻,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一行登上五台山峰巅鸿门岩,当夜就宿于台怀镇塔院寺方丈院。

  • 标签: 五台山僧人 毛泽东五台山
  • 简介:毛泽东说,“我们的军队就在人民中间”群众路线是中冈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什么是群众路线?《党章》里说,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就是党对群众路线的概括。

  • 标签: 群众路线 毛泽东 邓小平 工作路线 《党章》 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