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弥漫肺间质性病变在胸片上和在胸部CT上的影像表现差别较大,常规胸片鉴别肺泡病变和肺间质病变比较困难。影像学检查特别是HRCT能清晰显示肺组织的细微结构,故可用于弥漫肺间质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诊断弥漫肺间质性病变的重要手段,从而提高弥漫肺间质性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水平。

  • 标签: 肺弥漫性间质性病变 影像表现 分析
  • 简介:摘要颅脑损伤后急性弥漫脑肿胀是临床危急重症,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病情发展快。影像学技术进步为临床诊断患者提供了科学参考,诸多颅脑损伤后急性弥漫脑肿胀治疗方法的出现也为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死亡率和致残率大大降低。本文就颅脑损伤后急性弥漫脑肿胀研究进行综述,重点对疾病发病机制、CT诊断及常用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颅脑损伤 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急性弥漫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4月~2012年7月收治的35例产科急性弥漫血管内凝血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后进行相关护理,比如说补充凝血物质与血容量等,而对某些进行了引产术的病患或者死胎剖宫产术后治疗的病患进行适时终止妊娠,而一些流血不止的病患则进行肝素治疗,同时采用纱布将宫腔堵塞。结果本研究35例病患经过我院精心的护理之后,病情得以良好纠正,效果良好;对病患治疗与护理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可知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为了使得产科急性弥漫血管内凝血病患早日康复,就应做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同时给予精心的护理,必要时可以采用子宫切除术对病患进行抢救。

  • 标签: 产科 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临床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对于产科急性弥漫血管内凝血病人的护理,提升护理质量。方法本文收集了2007年1月-2011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急性弥漫血管内凝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详细研究。对上述患者进行询问病史、静脉通道建立、静脉通道持续、快速开放、掌握产科急性弥漫血管内凝血疾病的临床症状、保持尿管畅通等抢救和护理措施。结果上述45患者,28例患者输入新鲜血液,21例患者使用肝素,14例患者输入纤维蛋白原,18例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37例患者抢救成功,成功率为82.2%,1例患者未愈出院,7例患者死亡,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0天。结论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产科急性弥漫血管内凝血疾病的诱因,提高警惕,进行积极的护理配合,这是抢救产科急性弥漫血管内凝血病人的关键。

  • 标签: 产科 急性弥漫血管内凝血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漫泛细支气管炎(DPB)的临床诊疗。方法分析弥漫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预防和展望。

  • 标签: 弥漫性 泛细支气管炎 临床诊断
  • 简介:弥漫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panbronchiolitis,DPB)是一种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细支气管区域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引起严重呼吸障碍的疾患。由于炎症病变弥漫地分布并累及呼吸细支气管壁的全层,故称之为弥漫泛细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活动时气短。由于进行慢性气道感染,常引起呼吸衰竭,多数预后不良,但随着红霉素疗法的应用,DPB的预后有了划时代的变化。笔者复习了有关文献,对本病及其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治疗进展 呼吸性细支气管 慢性炎症 预后不良 呼吸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TI在DA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DAI患者40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比较正常人与患者FA、ADC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的相关。结果正常人与DAI患者各个大脑部位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A值与GCS呈明显负相关(r=0.729,P=0.015)。结论DAI患者FA值更能准确反轴索损伤程度,与患者GCS评分具有良好相关,能有效反应病情程度。

  • 标签: 弥散张量成像 弥漫性轴索损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弥漫血管内凝血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回顾分析的方式,将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住的64例突发产科弥漫血管内凝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整个急救护理流程中所实施的策略展开深入分析。结果:针对弥漫血管内凝血患者展开急救护理方法,获得较高护理满意度,且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相对较高。结论:产科弥漫血管内凝血患者的急救护理,必须基于早发现、早诊断,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帮助患者急取抢救时间,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利保障。

  • 标签: 产科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急救护理方法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超声检查在弥漫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特定时间段内收治的58例弥漫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超声检查,分析弥漫甲状腺疾病的声像图特点及诊断效果。结果:不同弥漫甲状腺疾病的声像图特点及STA血流测值各不相同;各种疾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单纯甲状腺肿100.00%(16/16),桥本甲状腺炎91.67%(11/12),毒性弥漫甲状腺肿93.75%(15/16),亚急性甲状腺炎100.00%(14/14),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96.55%。结论:超声检查在弥漫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精确地诊断出弥漫甲状腺疾病,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超声检查 弥漫性甲状腺疾病 单纯甲状腺肿 桥本甲状腺炎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亚急性甲状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外伤弥漫脑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调查对象主要为2005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亚低温治疗外伤弥漫脑肿胀的患者共45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22例,治疗组患者在入院后确诊需要手术治疗后应立即进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23例,主要采用常温组进行外伤弥漫脑肿胀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3.46%,X2=11.3834,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外伤弥漫脑肿胀较为理想的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亚低温治疗 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遗传弥漫脑白质病变合并球状轴索(HDL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白质病。目前,国内对该病鲜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以言语不利、行动缓慢起病,头颅核磁显示脑白质病变、胼胝体变薄,基因送检回报CSF1R基因:c.2463G>C(p.W821C)的年轻女性HDLS患者,并随访9个月。

  • 标签: 受体,集落刺激因子 遗传性弥漫性脑白质病变合并球状轴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剂量肝素在弥漫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0例弥漫血管内凝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每天采用微剂量肝素12-25mg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中小剂量肝素进行治疗,两组其他治疗相同,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第5天的临床疗效以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D-D二聚体(D-Diner)等,并计算DIC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剂量肝素对弥漫血管内凝血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 标签: 微剂量肝素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例表现为弥漫肺浸润的肺结核患者的致病因素、影像学特征、临床特点与诊断要点,以便于加深临床医生对表现为弥漫肺浸润的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例表现为弥漫肺浸润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致病因素、影像学特征、临床特点与诊断要点。结果6例患者年龄22~62岁,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与胸闷气短等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既往有基础疾病(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糖尿病)。弥漫肺浸润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各不相同,有3例患者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弥漫毛玻璃影,以中、内肺野为主,其内可见粟粒样结节影。有2例患者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发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以中上肺野为主。有1例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发片状高密度影,边缘不清,以双下肺为主。其中有3例患者经查痰抗酸染色被确诊为肺结核,有3例患者经肺活检确诊肺结核。结论经CT检查表现为弥漫肺浸润的肺结核患者十分罕见,同时其影像学表现各不相同,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针对常规诊疗临床效果不理想的肺炎患者,要努力寻找造成患者肺炎的主要因素,如有需要可进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 标签: 弥漫性肺浸润 肺结核 肺炎
  • 简介:[ 摘要 ] 报告 1 例原发性皮肤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腿型。患者男, 69 岁,司机,右小腿肿物半年,泛发四肢 3 周,伴溃烂 1 周。皮肤组织病理活检:真皮及皮下组织可见广泛的肿瘤细胞浸润。肿瘤细胞核大、嗜碱、异性,呈圆、椭圆、多角、腰果状多种形态。可见核仁,胞浆少,分裂像多见。免疫组化: CD20 ( + ), CD79a ( + ), AE1 /AE3(—) , S100(—) , HMB-45(—) , CD34(—) , CD3(—) , CD5(—) , PAX-5(+) , Bcl-6(—) , CD10(—) , HUM-1(—) , Ki-67 (约 70% )。

  • 标签: [ ] 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皮肤
  • 简介:摘要脑白质弥漫过度高信号(diffusive extensive high signal intensity,DEHSI)是指在T2加权磁共振影像(T2-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T2WI)上,双侧脑室周围及皮层下白质的信号异常。DEHSI在早产儿校正胎龄足月时T2WI上很常见,特别是极早产儿,目前,DEHSI的临床意义及与早产儿远期神经预后的关系备受关注。现就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婴儿,早产 磁共振成像 脑白质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弥漫轴索损伤法医学鉴定中CT、MRI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6月~2019年1月具有MRI与CT影像资料的疑似弥漫轴索损伤者48例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经开展不同检查后疾病的检查情况,并对法医学鉴定结果和疾病检出数量间的关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CT检查发现,有DAI病灶41例;经MRI检查结果显示均呈阳性。MRI检查非出血性、出血性DAI病灶检出情况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CT检查,对DAI病灶行MRI检查的检出率更高,能在法医学鉴定中数据支持。

  • 标签: MRI CT 弥漫性轴索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