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反应和显微镜镜检红细胞(RBC)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对200份门诊患者留取的随机尿液立即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尿液分析仪检验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镜检有红细胞的有83例,镜检无红细胞的有12例。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阴性镜检有红细胞的有6例,镜检无红细胞的有99例。两种方法结果出现差异。结论临床工作中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应联合进行,尤其是显微镜检查至关重要,不可忽视。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潜血反应 镜检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能否对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漏尿产生好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00位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一组各有50人。对于干预组的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只进行常规的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发生漏尿的概率是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干预组患者对于系统护理的满意程度得分为4.7,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一般护理满意程度的分数3.1。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对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漏尿产生好的预防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留置尿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尿管拔除法对减轻停留尿管患者尿道损伤的护理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停留尿管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拔尿管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尿管拔除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尿道损伤、尿潴留的发生、患者的不适症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发生尿潴留的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停留尿管患者,采用改良尿管拔除法,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尿道损伤程度、尿潴留的发生及不适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 标签: 改良尿管拔除法 减轻 停留尿管 尿道损伤
  • 简介:目的分析遗尿患儿在初始尿意和强烈尿意两种不同情况下尿流率和残余尿测定结果的差异,为临床应用尿流率测定来判断遗尿患儿膀胱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对来本院就诊的102例原发性遗尿症患儿(男性60例,女性42例),在初始尿意和强烈尿意时分别进行尿流率和残余尿测定,比较两种情况下尿流率参数(排尿量、排尿时间、最大尿流率)及每次残余尿量检查结果。结果初始尿意时测得患儿最大尿流率为(15.5±8.2)mL/s,残余尿量为(2.9±5.9)mL;强烈尿意时测得患儿最大尿流率为(19.9±9.7)mL/s,残余尿量为(5.2±6.9)mL;初始尿意与强烈尿意下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尿流率随尿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尿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最大尿流率反而有下降趋势。男性与女性在初始尿意时的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强烈尿意时,男性的最大尿流率显著低于女性,(18.5±8.2)mL/svs(24.2±12.5)mL/s(P〈0.05),而残余尿量没有差异。结论遗尿患儿在初始尿意和强烈尿意下尿流率-残余尿测定结果有显著差异,遗尿患儿进行自由尿流率测定时不宜过度憋尿,临床上分析尿流率及残余尿测定结果时要考虑尿意状态和排尿量对尿流测定参数的影响。

  • 标签: 遗尿 初始尿意 强烈尿意 尿流率 残余尿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结果。方法对740例门诊患者留取的随机尿液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及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结果740例患者中尿分析仪尿隐血阳性324例,显微镜检测有红细胞202例,无红细胞122例;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阴性416例,显微镜检测无红细胞408例,有红细胞8例;尿隐血阴性符合率98.1%,尿隐血阳性符合率为62.3%,尿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检测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临床工作中尿常规检查时,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将尿液分析检查及显微镜检查联合使用。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 尿隐血 红细胞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长期留置尿管尿道口溢尿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长期留置尿管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并总结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患者的SDS 评分为35.74±4.68分,护理前为45.17±4.36分,P

  • 标签: 老年患者 长期留置尿管 溢尿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漏尿的主要原因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在本科留置导尿的老年患者60人,统计出现漏尿的人数,分析其原因,并研究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在此期间本科老年患者留置导尿出现漏尿者共11人,分别为尿管纺织操作不当4例(36.36%)、生理性病变5例(45.45%)、尿管留置引发并发症2例(18.18%)。结论:在对留置导尿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根据老年患者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漏尿现象的发生。

  • 标签: 急诊老年患者 留置导尿管 漏尿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电生理技术早期干预恢复尿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1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5例前列腺癌患者接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3 d采用电生理技术早期干预,年龄(63.20±6.14)岁。术式均为筋膜间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术中膀胱尿道无张力吻合后,行膀胱颈前壁与耻骨前列腺韧带缝合。术后第3天进行可视化电生理诊断与治疗。治疗后对5例患者进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及24 h尿垫使用量。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92±1.35)h,出血(42.00±10.95)ml,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4.20±1.10)d,1例术后出现发热,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2周拔除尿管,5例患者均大力咳嗽时出现少许漏尿,1例患者拔尿管当天使用了1片尿垫,24 h尿垫使用量≤1片,4例未使用尿垫,评估为术后早期恢复尿功能。治疗周期(7.40±1.52)d,治疗后ICI-Q-SF评分(2.80±1.64)分,I-QOL评分(94.00±3.08)分。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电生理技术早期干预恢复尿功能安全有效,有望在未来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恢复尿功能治疗中成为标准的辅助疗法。

  • 标签: 电生理适宜技术 可视化个体化治疗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早期尿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尿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一共106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日—2017年2月10日,将老年前列腺癌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3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53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老年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前列腺癌患者的尿失禁发生率7.55%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0.24±2.15)分、生活质量评分(89.45±2.11)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尿失禁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前列腺癌患者 术后控尿功能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了解采用盆底筋膜保护与重建法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同一术者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资料,其中采用盆底筋膜保护与重建技术的前列腺癌患者17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腹腔镜下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23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BMI、术前前列腺体积、术前临床分期、术前Gleason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吻合口漏尿率、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率、术后病理分期、术后Gleason评分及早期尿功能恢复的情况等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均经腹膜外完成,术中无中转开放,无术中输血病例,术后吻合口无漏尿,两组均有1例术后病理切缘阳性。两组在年龄、术前BMI、术前前列腺体积、术前临床分期、术前Gleason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分期及术后Gleason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均在术后12~16d拔除尿管,治疗组拔除尿管后3d内、1个月内和3个月内的累积完全尿比例分别为52.9%、64.7%和82.4%,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7%、26.1%和3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使用盆底筋膜保护与重建技术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早期的尿能力。

  • 标签: 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盆底筋膜保护 盆底筋膜重建 控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应用尿技术联合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价值。 方法 抽取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诊治时间是2018年1月~2021年12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联合尿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 结果 对照组的术后6个月、术后1年尿率分别是53.00%、73.00%,观察组分别是80.00%、96.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控尿技术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早期前列腺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尿功能及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以前列腺癌根治术者为进行研究,共计60例,30例是参照组,30例是研究组,其中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与住院时间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前列腺癌根治术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控尿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在泌尿外科医护门诊一体化护理模式中尿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22年8月-2023年6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泌尿外科180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患者共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年份分为2022年组为对照组30例,2023年组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的治疗和康复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医护门诊一体化护理模式术后康复管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尿能力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尿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应用医护门诊一体化护理模式不仅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还能提高患者尿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加速术后康复。

  • 标签: 医护门诊一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膀胱测压检查时的尿流率与自由尿流率的比值在尿道狭窄诊断中的意义。方法80例患者行自由尿流率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非梗阻38例患者自由最大尿流率和测压检查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7.4±8.1ml/s和16.7±5.5ml/s(P>0.05);BPO患者分别为9.4±3.4ml/s和8.5±2.7ml/s(P>0.05);而尿道狭窄患者则为11.0±4.5ml/s和5.0±2.8ml/s(p<0.001),即尿道狭窄患者的测压检查的最大尿流率仅为自由最大尿流率的45%。结论当尿动力学检查时尿流率值明显低于自由尿流率值时应考虑尿道狭窄的可能。并且在梗阻判断时应结合参考自由尿流率。

  • 标签: 尿动力学 尿流率 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留置尿管是妇科常见的护理工作之一,由于患者自身疾病、护理人员操作不当或者留置尿管时间过长等原因,会造成导尿管周围漏尿的现象,本文将对留置尿管患者的尿管周围漏尿原因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 标签: 漏尿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尿NAG和MAlb联合检验方法对患有2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45例患有2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定义为A组;再抽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病例45例,将其定义为B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尿NAG和MAlb水平进行检测。结果A组研究对象的尿NAG和MAlb水平明显高于B组。结论应用尿NAG和MAlb联合检验方法对患有2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非常高。

  • 标签: 尿NAG 尿MAlb 2型糖尿病 早期肾功能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留置尿管患者泌尿系统的感染情况和护理状况。方法 选取在 2017年到 2018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4万多名患者,并且对他们进行系统性的护理,还有干预,观察留置导尿阶段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的状况。结果 在这 4万多名患者中,有 36名留置尿管患者在留置阶段发生了泌尿系统的感染现象。通过采取更加系统化的干预,还有护理,这些患者的症状均有好转现象。结论 通过采取综合性的护理,还有干预策略,能够更好的降低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概率的发生。 关键词 :留置尿管,泌尿系统感染,护理 在目前临床医学上,留置尿管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护理措施,如果实施盆腔手术时,就需要排空膀胱,使膀胱保持一个空虚的状态,避免在手术中会出现误伤的现象,会阴部有伤口的患者要保持阴部的清洁,还有干燥,妇产科手术在进行手术之前会进行常规留置尿管,这些手术都会需要留置尿管的处理。留置尿管,这是一种侵入性的操作,手术不但可以造成尿道或者膀胱粘膜的损伤,也会增强细菌的逆行感染。如果一旦留置尿管的处理不够恰当,那么妇产科的病人可能会由于这些操作,发生泌尿系统的感染,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危害到自身的生命,从而影响患者的健康,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巨大的影响和痛苦。近些年来,由于我国护理技术的不断提升和进步,更有效地采取护理措施,被广泛的应用在泌尿系统的感染过程中,更好的利用留置尿管,对留置尿管进行进一步的认识,有效的采取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主要针对在 2017年到 2018年收治的 4万多名患者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以结果表明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很好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尿碘浓度(UIC)/尿肌酐(UCr)比值评价妊娠早期妇女碘营养状况的参考区间。方法在5 609名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无影响甲状腺功能的疾病和药物应用史的妊娠早期妇女中,确定UIC/UCr比值的参考区间,然后在7 514名妊娠早期妇女中验证该参考区间的可靠性。结果以UIC/UCr比值在75~149 μg/g作为参考区间,在参考区间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Tg)的水平均较低,整体呈现近似U型分布。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抗体阳性率和Tg>40 μg/L的比例在参考区间内最低,在该区间两侧则较高。结论碘充足地区妊娠早期妇女UIC/UCr比值的参考区间为75~149 μg/g,是合理的碘营养状态。

  • 标签: 妊娠早期 碘营养 尿碘/尿肌酐比值 尿碘 尿肌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