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减少误诊,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肺栓塞临床资料。结果年龄≥40岁、吸烟、原发性高血压、长期卧床(>15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是肺栓塞的常见危险因素;临床多表现为心悸、活动后气促、呼吸困难、咯血、胸痛;心电图、胸部X片、血气分析等检查缺乏特异性。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CT肺动脉造影或肺动脉造影可以确诊,溶栓治疗后继续抗凝治疗或抗凝治疗疗效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种刮痧疗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方法运用特种刮痧疗法治疗落枕。结果治愈率100%,一次治愈者27例,两次治愈者3例。结论特种刮痧疗法治疗落枕简、便、廉、验,值得推广。

  • 标签: 刮痧 落枕
  • 简介:P-选择素是反映血小板活化的最特异性的标志物,本文综述了P-选择素的分子结构、配基、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及其在血液透析中的作用。

  • 标签: P-选择素 血液透析 血小板活化
  • 简介:人类p53基因定位于17P13,具有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野生型为抑癌基因,编码蛋白p53,具有“分子警察”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控制DNA损伤细胞的生长:①启动下游p21基因;②转录启动生长抑制和DNA损伤诱导家族45(growtharestandDNAdamageinductiongene45,GADD45);

  • 标签: 蛋白P53 肾细胞癌 DNA损伤 生长抑制 17P13 P21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特殊面容合并多发畸形患儿的遗传学病因并分析其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4日因"孕妇胎膜早破、双胎妊娠(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妊娠期糖尿病"于孕34+6周自然分娩出生的1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常规G显带方法分析患儿的染色体核型,再用高通量测序法分析患儿拷贝数变异(CNVs)的情况。结果患儿为男性,顺产出生,表现为特殊面容、尿道下裂、隐睾、四肢肌张力低等。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XY,del(3)(p26),高通量测序结果提示染色体3p26.3-p25.3 (60 000-9 860 000)存在约9.80 Mb的缺失,共涉及33个蛋白编码基因。结论3p26.3p25.3缺失可能是患儿的致病原因,需对其进行持续随访,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3p26.3p25.3缺失 SETD5基因 拷贝数变异 特殊面容 多发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集肿瘤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探讨照射对人外周血血清miR-150-5p、miR-23a-3p表达的影响,以期为寻找辐射生物标志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63例行放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血清miR-150-5p与miR-23a-3p的相对表达水平。比较两种miRNAs放疗前后在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的差异表达变化,分析其与肿瘤类型等因素的关系。结果放疗后,患者外周血血清miR-150-5p与miR-23a-3p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放疗前(t=4.97,Z=-2.77,P<0.05)。不同的肿瘤类型中,乳腺癌、食管癌和其他消化道肿瘤患者放疗后miR-150-5p的相对表达量降低(t=3.47、2.47、2.87,P<0.05),消化道肿瘤患者放疗后miR-23a-3p相对表达量下降(Z=-1.99,P<0.05)。在放疗前、后miR-150-5p的表达改变均不受性别、年龄、化疗和肿瘤类型等因素影响(P>0.05),而miR-23a-3p的表达改变在放疗后受性别、年龄和化疗等因素影响(t=2.04、-3.34、-2.29,P<0.05)。结论放疗可影响肿瘤患者血清中miR-150-5p的表达,其有作为辐射生物学标志物的潜力。

  • 标签: 放疗 血清 miR-150-5p miR-23a-3p 生物标志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基因组光学图谱技术诊断染色体结构异常,为染色体结构异常导致的疾病提供可靠、实用的诊断方法。方法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基因组光学图谱技术和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技术对1例患者染色体异常进行诊断与验证。结果患者核型分析结果为16号染色体可能为未知结构异常或16号染色体与其他染色体相互易位,基因组光学图谱技术和CNV-seq分别诊断和验证为染色体16p11.2-p12.2区杂合性缺失。结论基因组光学图谱技术可以作为染色体结构变异检测与诊断的新型技术。

  • 标签: 染色体结构异常 基因组光学图谱 微缺失/重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UVB)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早衰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0、20、50、80和100 mJ/cm2UVB分别照射HaCaT细胞,于照射后72 h采用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早衰细胞比例,利用溶酶体红色荧光探针Lyso-Tracker Red检测照射后24、48、72 h细胞内溶酶体数量变化,划痕实验检测照射后24、48 h细胞迁移能力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早衰相关蛋白P53和P16的表达变化。结果20、50、80和100 mJ/cm2UVB照射后,HaCaT细胞出现早衰相关表型,照后72 h细胞体积增大(F=115.18,P<0.05),增殖能力降低(F=410.32,P<0.05),β-半乳糖苷酶活性增高(F=16.31,P<0.05),照后24、48、72 h溶酶体数量增多(F=17.65、38.36、13.66,P<0.05),照后24、48 h迁移能力降低(F=8.21、11.48,P<0.05)。照后72 h早衰相关蛋白P53和P16表达增加。结论UVB照射可诱导HaCaT细胞发生早衰,其机制可能通过引起HaCaT细胞P53和P16蛋白表达增加实现。

  • 标签: 中波紫外线 早衰 角质形成细胞 P53 P1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16蛋白和p27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宫颈癌组织,5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16蛋白和p2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p16的阳性表达率(96.72%)明显高于CIN组(43.13%)和正常宫颈组(26.6%),P<0.01;表达水平与间质浸润、组织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组织类型无关(P>0.05)。p27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4.59%)明显低于CIN组(65.1%)和正常宫颈组(89.7%),P<0.01;其表达水平与组织病理分级、间质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p16蛋白过表达、p27蛋白低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p16与p27蛋白对于早期诊断宫颈癌以及判断其侵袭转移潜能及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p16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p27蛋白 子宫颈癌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补体3(C3)-补体3a受体(C3aR)通路是经典补体激活的重要通路之一。大量研究显示C3-C3aR通路可以介导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轴相互作用于神经元,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C3-C3aR通路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卒中、癫痫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围绕C3-C3aR通路在几种重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讨论C3-C3aR通路在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从而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标签: 神经退行性疾病 补体3-补体3a受体通路 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R-520c-3p对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肾脏病患者(DKD组,4例)和糖耐量正常肾脏肿瘤手术者(正常对照组,4例)的肾脏组织。HE染色、过碘酸-希夫染色(PAS)和透射电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取生长状态良好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HK-2)细胞传代至培养板内,并分成如下8组:正常葡萄糖组(NG,5.6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30.0 mmol/L葡萄糖)、抑制物组(正常葡萄糖+转染miR-520c-3p抑制物)、抑制物对照组(正常葡萄糖+转染miR-520c-3p抑制物阴性对照物)、模拟物组(高糖+转染miR-520c-3p模拟物)、模拟物对照组(高糖+转染miR-520c-3p模拟物阴性对照物)、模拟物+TXNIP共转染组(高糖+共转染miR-520c-3p模拟物+TXNIP)、共转染阴性对照组(高糖+共转染miR-520c-3p模拟物+TXNIP阴性对照物)。活细胞动态实时监测细胞活性,碘化丙啶(PI)染色检测细胞焦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荧光原位杂交、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iR-520c-3p、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和细胞焦亡分子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1(cl-caspase-1)、消皮素D(GSDM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明确miR-520c-3p和TXNIP之间的相互作用。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KD组肾脏组织肾小管炎性细胞增多,伴随miR-520c-3p表达水平下降,TXNIP表达升高(均P<0.05);肾小管特异性标志物水通道蛋白1(AQP1)与NLRP3和GSDMD焦亡蛋白共定位均增加。在HK-2细胞中,与NG组相比,HG组焦亡细胞增多,伴随miR-520c-3p表达水平下降,TXNIP、NLRP3、cl-caspase-1、GSDMD的蛋白水平和细胞上清液IL-1β浓度升高(均P<0.05);与模拟物对照组相比,模拟物组中miR-520c-3p表达量更高,TXNIP mRNA表达量更低,TXNIP、NLRP3、cl-caspase-1、GSDMD的蛋白水平和IL-1β浓度更低(均P<0.01),TXNIP和NLRP3共表达定位减少(P<0.05);与抑制物对照组相比,抑制物组中miR-520c-3p表达量更低,TXNIP mRNA表达量更高,TXNIP、NLRP3、cl-caspase-1、GSDMD的蛋白水平和IL-1β浓度更高(均P<0.01)。与共转染阴性对照组相比,模拟物+TXNIP共转染组的TXNIP和NLRP3共表达定位增加,TXNIP、NLRP3、cl-caspase-1、GSDMD的蛋白水平更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表明,TXNIP是miR-520c-3p直接作用靶点,miR-520c-3p通过靶向调节TXNIP表达,抑制高糖诱导的细胞焦亡。结论miR-520c-3p通过抑制TXNIP/NLRP3途径减轻高糖诱导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焦亡 miR-520c-3p 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ncRNA-C21orF96调控miRNA-875-5p和USF2基因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机制。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胃癌细胞中与lncRNA-C21orF96相关的miRNA的含量;胃癌细胞KATO-Ⅲ经pcDNA3.1质粒过表达lncRNA-C21orF96,SGC-7901细胞经siRNA干扰lncRNA-C21orF96表达后,采用RT-PCR技术检测胃癌细胞中miR-875-5p和USF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胃癌细胞MKN45过表达lncRNA-C21orF96后,采用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在胃癌细胞中,lncRNA-C21orF96与miR-875-5p值呈显著的相反关系,两者之间相对定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GC-7901细胞:21.19 ±1.09比3.28 ±0.06,P<0.01;SNU-16细胞:24.76±2.09比8.16 ±0.07,P<0.01);转染lncRNA-C21orF96表达载体的KATO-Ⅲ细胞中miR-875-5p表达显著下降而USF2基因表达升高(P<0.01);转染lncRNA-C21orF96干扰载体的SGC-7901细胞中miR-875-5p表达显著升高而USF2基因表达降低(P<0.05); lncRNA-C21orF96过表达后,实验组穿过人工基底膜的平均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迁移实验:(216.19 ± 2.30)个比(89.19 ± 4.60)个,P<0.001;侵袭实验:(146.18 ±5.3)个比(59.18 ± 2.60)个,P<0.001]。结论LncRNA-C21orF96的过表达能显著调控miR-875-5p表达同时促进USF2基因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 标签: 胃肿瘤 基因表达调控 肿瘤转移 肿瘤浸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中p16及p53基因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已确诊人脑胶质瘤中p16及p53的表达。结果p16表达缺失率为60.5%,p53阳性率为48.8%。P16表达缺失在Ⅲ级(43.6%)、Ⅳ级(85.7%)脑胶质瘤中显著高于Ⅰ-Ⅱ级(22.2%)(P<0.05)。p53表达阳性在Ⅲ级(62.5%)、Ⅳ级(64.3%)脑胶质瘤中显著高于Ⅰ-Ⅱ级(15.4%)(P<0.05)。p16阳性且p53阴性(即正常)者在Ⅱ级中为18.2%(2/11),在Ⅲ、Ⅳ级病例中均为0;pl6缺失表达伴P53突变(均异常)者在Ⅱ级肿瘤中仅为16.7%(1/6),而在Ⅲ、Ⅳ级病例中两者复合改变者为40.0%(8/20)。两种基因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及发病部位无相关性。结论P16、P53基因异常对脑胶质瘤的形成及其发展有重要作用,p16、p53在脑胶质瘤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

  • 标签: 胶质瘤 p53 p16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