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测定脑灵胶囊中的银杏黄酮含量。方法:用甲醇提取并制成供试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49%,RSD=2.39%。三批样品中银杏黄酮的含量分别为4.47mg/粒,4.66mg/粒和4.81mg/粒。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脑灵胶囊 银杏黄酮 含量测定 分光光度法
  • 简介:目的:筛选陆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比较不同乙醇浓度、溶剂用量及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40min。结论:优选的陆英总黄酮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为制定陆英的质量标准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 标签: 陆英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正交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黑果枸杞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硫氰酸铁法;Fentaon反应;TBA法研究黑果枸杞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黑果枸杞总黄酮在化学本质上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黑果枸杞总黄酮能将Fe3+还原成Fe2+,具有还原能力,能清除Fentaon反应产生?OH,抑制?OH诱发卵磷脂脂质过氧化作用,防止红细胞膜氧化溶血,并显示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黑果枸杞总黄酮具有抗氧化活性。

  • 标签: 黑果枸杞 总黄酮 抗氧化 体外
  • 简介: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方法:兔膝关节腔内注入木瓜蛋白酶造成免膝骨关节炎模型;结扎大鼠双侧股静脉造成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结果:兔和大鼠膝骨关节炎实验模型中,骨碎补总黄酮减轻软骨病变,显著降低Mankin法软骨积分。病理检测结果表明骨碎补总黄酮组形态明显优于模型对照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骨碎补总黄酮组大鼠软骨表面光滑,似覆盖一层无定形物质,较模型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膝骨关节炎作用.

  • 标签: 骨碎补 总黄酮 膝骨关节炎
  • 简介:摘 要:筛选干燥的蒲公英(含叶、茎、根)为原料,方法:采取正交试验研究不同的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蒲公英中总黄酮含量,结果:当乙醇体积分数为90%,超声时间32min,超声温度34℃,超声功率40W,为蒲公英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蒲公英的总黄酮提取率高达1.57%。

  • 标签: 蒲公英 正交试验 总黄酮提取率
  • 简介:摘要: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为中医清热解毒药,具清热解毒,化瘀利尿功效。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半枝莲含有大量黄酮类、二萜类、挥发油类及多糖等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半枝莲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及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本文综述半枝莲的黄酮类化学成分及抗肿瘤药理活性研究概况,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半枝莲 黄酮 抗肿瘤
  • 简介:摘要:丹参具备活血化瘀、清心除烦等效用,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传统中药材。黄酮类化合物在次生代谢中是一种重要的产物且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功能,可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降血脂等作用,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丹参总黄酮不仅是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还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在临床各个领域上具有广泛应用。本文将查阅得到的研究内容进行合理的归纳和总结,对丹参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面研究、应用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以便为对其深入研究提供有力的科学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综合应用于医药和开发新型保健品提供参考。

  • 标签: 丹参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抗氧化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刺老苞根皮常以单味药或与其他药材配伍等方式用于治疗骨折,疗效显著,通过阅读文献可知,历年来人们对老苞根皮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总黄酮、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方面[1,2尤其是刺老苞根皮黄酮对骨科疾病的临床实验和药理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醋柳黄酮片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80例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醋柳黄酮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醋柳黄酮片的应用能够提高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心绞痛发生频率。

  • 标签: 醋柳黄酮片 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芫花根总黄酮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的分泌、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和IL-2生成,以及小鼠Ts细胞亚群等指标评价芫花根总黄酮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剂量为12.5~50mg·kg-1·d-1的芫花根总黄酮,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免疫功能的增强和减弱均有显著的下调和提升作用;浓度为125~500μg·ml-1的芫花根总黄酮,可促进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剂量为3.125~25mg·kg-1·d-1的芫花根总黄酮,可显著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IL-2的分泌,并呈剂量依赖性的量效关系;单独使用25~50mg·kg-1·d-1的芫花根总黄酮,可显著减弱超适量2,4-二硝基氯苯诱导的小鼠的免疫耐受,与环磷酰胺合用能增强超适量2,4-二硝基氯苯引起的小鼠免疫耐受.结论芫花根总黄酮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 标签: 芫花根总黄酮 小鼠 细胞免疫功能 调节作用 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黄酮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降糖、抗炎、抗氧化等。对于黄酮化合物降糖作用,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基于胰岛素存在的情况,通过胰岛素依赖途径进行的。本文主要讨论黄酮化合物通过非胰岛素依赖途径即激活AMPK,SIRT1来发挥降糖作用。

  • 标签: 黄酮化合物 非胰岛素依赖 AMPK SIRT1
  • 简介:建立了HPLC法测定柴葛、粉葛中葛根素及UV法测其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柴葛粉葛葛根素总黄酮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对葛根素和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

  • 标签: 不同品种 中葛根素 含量测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分别从中药活性成分黄酮类磷脂复合物的形成、制备、鉴别、理化性质、生物利用度、药理作用等方面介绍中药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在一定条件下,中药活性成分与磷脂可形成复合物,其理化性质较活性成分本身有一定的改变。其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药理效应明显增强,且其作用时间也有所延长。因此,中药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具有良好的应用研究价值和开发前景。

  • 标签: 中药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 理化性质 生物利用度 药理作用
  • 简介:目的:阐明金雀异黄酮在体内对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3A(CYP3A)活性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双周期交叉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按照两阶段交叉方案进行。第一阶段随机分成的2组受试者随机给予金雀异黄酮片或安慰剂处理14d,第15天给所有受试者米哒唑仑探针药,经过14d洗脱期后交叉重复试验,分别以0~36h血浆中米哒唑仑的血浆曲线下面积、半衰期作为CYP3A的活性指标。HPLC测定其活性。服药后0~36h血中咪达唑仑以及1'-羟基咪达唑仑用HPLC-MS/MS方法测定。结果:经金雀异黄酮处理后,咪达唑仑AUC0-36h明显降低[(144±55)ng.mL-1.hvs(126±40)ng.mL-1.h,P〈0.05],AUC0-∞显著降低[(209±57)vs(181±43)ng.mL-1.h,P〈0.05],Cmax显著降低[(49±20)vs(36±14),P〈0.05]。结论:金雀异黄酮对体内CYP3A酶活性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应当关注经CYP3A代谢的药物与金雀异黄酮合用时可能发生的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 标签: 金雀异黄酮 CYP3A酶活性 药代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陈皮不同炮制品中黄酮类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分别测定陈皮生品经清炒、麸炒、土炒炮制后各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各样品溶液中黄酮类成分和橙皮苷含量。结果:陈皮炮制前后黄酮类成分基本相同,生品黄酮含量最高,而经清炒法、麸炒法、土炒法炮制后各样品含量均有所下降;在橙皮苷含量的测定中发现,土炒陈皮含量反而比生品陈皮高。结论:验证了炒陈皮、麸炒陈皮、土炒陈皮在民间用于治病是有据可依的。

  • 标签: 陈皮 炮制品 黄酮类成分
  • 简介:目的:对桑叶中黄酮类和酚酸类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期为该类化学成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乙醇溶剂提取桑叶中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采用HPLC-DAD方法对其中3个黄酮类化学成分和3个酚酸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各因素对黄酮类成分提取率影响的程度排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各因素对酚酸类成分提取率影响的程度排序为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乙醇浓度。通过HPLC-DAD分析其中6个资源性化学成分的评价结果及方差,黄酮类、酚酸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乙醇浓度为85%,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45min,提取次数为3次。结论:该提取工艺流程简单,提取率高,可为桑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桑叶 黄酮类 酚酸类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