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出院病人年龄分布和疾病构成变化,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地区儿童专科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149318例出院病例采用回顾性分析,首先按年龄分组对不同年龄段的疾病构成进行分析;再以2015年疾病构成为基准,按单病种排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医院出院病人不同年龄段疾病构成不同,排名前三的在新生儿期依次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早产儿;婴儿期和幼儿期相同,依次为肺炎、小儿肠炎、急性支气管炎;学龄前期依次为肺炎、急性支气管炎、鼾症;学龄期依次为肺炎、过敏性紫癜、癫痫。不同时间段疾病构成比也不同,以呼吸系统疾病占比最大,其中肺炎最多,急性支气管炎、新生儿肺炎、急性扁桃体炎发病率均较高;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第二,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最高,其次是早产儿;消化系统疾病排名第三,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结论 儿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重点应放在呼吸系统疾病和起源于围生期疾病中,应针对疾病构成变化特点开展医疗服务项目和内容,提高技术水平,拓展医疗市场。

  • 标签: 住院病人 疾病构成 医疗市场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我国对各行各业都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与发展、医疗是一个国家重点发展和建设的行业之一。我国医疗在新世纪、新科技的推动下逐渐的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将会介绍在医学行业中,病理切片技术系统及其发展。希望大家有所了解。

  • 标签: 病理切片技术 医疗发展 技术改革
  • 简介:从架构管理、择优准入、动态管理、综合奖励等方面全面构建较为科学完善的医疗技术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医疗技术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速学科建设,扩大医院辐射能力,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同时还可以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切实体现医院公益性的同时又赢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 标签: 医疗技术 准入标准 分级管理 应用管理 规范化管理 临床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泌尿系统X线造影技术与应用。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有临床症状并行泌尿系X射线扫描的病例。结论采用适当的造影方法和重建方法,泌尿系统成像有明显的优势能满足临床应用。

  • 标签: 泌尿系统 X线 造影技术
  • 简介:摘要消化系统常见的诊疗技术有腹腔穿刺术;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术;三腔二囊管压迫术。本文将就这些诊疗及护理技术进行说明。

  • 标签: 消化 腹腔穿刺 纤维胃 肠镜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供电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人们的经济条件得到巨大改善,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用电量和社会生产用电需求急剧增加,这给发电站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面对这一现状,各种用电系统的节能技术在发电厂的运行过程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少电厂为了节约发电成本,普遍采用节能技术以减少电厂自身用电消耗,然而,由于种种因素,这类技术的应用并没有获得明显的效果。因此,发电厂需要寻找合理的节能技术管理措施来解决当下的问题。本文简要分析电厂厂用电率高的原因以及节能技术的相关内容。其次对电厂如何应用节电技术到用电系统当中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讨论,并对此提出针对性意见。

  • 标签: 火力发电站 厂用电 节能技术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制药工业的快速发展,药品的生产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空气质量的控制。在制药厂内,空气中的细菌和灰尘会对药品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药品的污染。因此,净化空调系统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将空气中的细菌、灰尘等有害物质控制在规定的安全范围内,保证制药过程的环境卫生。设计和安装净化空调系统是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对于相关技术要点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净化空调 系统设计 安装 技术要点
  • 简介:摘要:ISOLATOR隔离器适用范围广、安装背景级别低、完全隔离密闭、内部压力可正负压调节、独立自循环回风形式、操作简易、能耗降低、管控成本减少、无菌污染风险低。经隔离器VHP CDCV后,隔离器VHP灭菌效果可行、有效。

  • 标签: ISOLATOR隔离器  αβ阀  RTPs  CDCV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医院信息系统中PACS系统影像存储技术现状分析与进展。方法:对PACS系统进行阐述,分析目前医院内信息系统内的PACS系统影像存储技术发展的现状,从而针对性的提出对策。结果:将数字化的管理特征引入其中,编出适合的、针对性较强的管理软件。结论:运用医院信息系统中PACS系统影像存储技术,可以有效的压缩医院工作量,提升各个环节工作的精准度,保障影像科室的高效运转。

  • 标签: 医院信息系统 PACS系统 影像存储技术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就诊的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的病种构成及特点,为建立和优化基于社区的老年人多病共存慢性病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4月13日,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静安区北、中、南各选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从其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导出2017年1月2日至2018年12月29日全部门诊诊疗数据,依据多病共存纳入排除标准,获取研究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多病共存单病种疾病谱和组合疾病谱分析,通过χ2检验描述组间差异。结果(1)就诊的68 147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者43 953例,多病共存占64.5%。(2)总患病人数前5位的慢性疾病是高血压、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脑血管病,也是多病共存核心构成病种。(3)男性与女性多病共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276,P<0.01),女性多病共存发生率更高(Ref=男性,OR=1.152,P<0.01)。(4)不同年龄组人群多病共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8.547,P=0.001),年龄越高具有2种及以上多病共存情形的发生率越高(Ref=60~69岁组,70~79岁组OR=1.629,P<0.01;≥80岁组OR=2.686,P<0.01)。(5)4种慢性病共存时,男性泌尿系统疾病和女性关节疾病进入前5序位,5种慢性病共存时,女性睡眠障碍进入前5序位。≥80岁患者5种慢性病共存时,前5序位组合病种中不再有糖尿病。结论上海市静安区老年患者中,女性和高龄患者多病共存情况显著,高血压仍是社区老年人慢性疾病管理的重点,不同特征人群具有差异性的多病共存特征;建议提高多病共存组合外的病种处置能力,建立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精准防控机制。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病 多病共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就诊的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的病种构成及特点,为建立和优化基于社区的老年人多病共存慢性病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4月13日,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静安区北、中、南各选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从其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导出2017年1月2日至2018年12月29日全部门诊诊疗数据,依据多病共存纳入排除标准,获取研究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多病共存单病种疾病谱和组合疾病谱分析,通过χ2检验描述组间差异。结果(1)就诊的68 147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者43 953例,多病共存占64.5%。(2)总患病人数前5位的慢性疾病是高血压、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脑血管病,也是多病共存核心构成病种。(3)男性与女性多病共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276,P<0.01),女性多病共存发生率更高(Ref=男性,OR=1.152,P<0.01)。(4)不同年龄组人群多病共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8.547,P=0.001),年龄越高具有2种及以上多病共存情形的发生率越高(Ref=60~69岁组,70~79岁组OR=1.629,P<0.01;≥80岁组OR=2.686,P<0.01)。(5)4种慢性病共存时,男性泌尿系统疾病和女性关节疾病进入前5序位,5种慢性病共存时,女性睡眠障碍进入前5序位。≥80岁患者5种慢性病共存时,前5序位组合病种中不再有糖尿病。结论上海市静安区老年患者中,女性和高龄患者多病共存情况显著,高血压仍是社区老年人慢性疾病管理的重点,不同特征人群具有差异性的多病共存特征;建议提高多病共存组合外的病种处置能力,建立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精准防控机制。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病 多病共存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引发新疆伊犁县地区不同民族及不同年龄段女性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及其感染率与季节的关系,为该地区临床预防及治疗阴道炎提供依据。方法直接涂片刘氏染色镜检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结果600例引发新疆伊犁县地区各族女性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和加德纳菌,且多为二者的重叠感染。重叠感染的病原体在不同民族间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31~40岁为该地区女性阴道炎高发年龄段,秋冬季发病率(58.5%)略高于春夏季(41.5%)。结论新疆伊犁县地区女性阴道炎多由白假丝酵母菌和加德纳菌的重叠感染引发,因此临床医师应结合症状、体征,充分利用实验室检查对阴道炎进行病因诊断,提高当地疾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阴道炎 病原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深圳市宝安区社会急救培训导师团的人员构成情况。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参加深圳市宝安区社会急救培训导师遴选学员为研究对象,学员依序参加导师初选班和强化班,考核合格经综合认证后成为正式导师,收集学员的学历、职称、所属医院及科室等信息;学员为院前急救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的分入急诊组,属其他科室的分为非急诊组。结果7期初选班共1 270人参训,经27期强化班后共有1 131人获正式导师资格,440人属于急诊组(38.90%)和691人属于非急诊组(61.10%);其中213人(18.83%)来自三级医院,525人(46.42%)来自二级医院,254人(22.46%)来自专科医院,139人(12.29%)来自社康中心。非急诊组导师中来自内科(15.77%)、外科(10.14%)、儿科(8.11%)、妇产科(7.96%)、五官科(2.62%)、社康中心(20.11%)、医疗辅助科室(24.29%)、行政后勤(11.00%)等不同科室。导师团中护士(64.13%)是培训主力,学士(71.02%)为学历主体,初级(53.18%)和中级(30.47%)为职称主体。结论深圳市宝安区以医务人员为主体建立的社会急救培训导师队伍,具有良好学历背景及人才梯队,其中急诊人有能力且应主导并动员医疗机构不同部门的医护人员参与社会急救技能培训事业。

  • 标签: 社会急救 急救培训 导师团队 构成比 医务人员 急诊科组 非急诊科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南平市病媒生物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规律,为科学制定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监测鼠密度,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粘捕法监测蜚蠊密度。结果鼠类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92.06%;蚊类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占80.50%;蝇类以大头金蝇和家蝇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蝇总数的40.09%和33.77%;蜚蠊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99.57%。各种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均有明显的季节性,鼠类、蝇类和蜚蠊全年均有活动,蚊类3月份开始活动,鼠类、蝇类活动以4~6月为高峰期,蚊类以5~7月为高峰期,蜚蠊以7月为最高。结论应根据病媒生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生态环境采取科学办法综合防治。

  • 标签: 病媒生物 密度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及变化趋势,为医院改革发展及重点特色科室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某院2001--2010年出院病人疾病分类报表,对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进行分析。结果前10位疾病分别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消化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结论需要加强疾病的防治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1,增强群众的健康保健意识。

  • 标签: 住院病人 疾病构成 统计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青海高原地区老年患者住院病种构成特点和患病现状,分析原因,为高原地区老年病疾病的预防保健及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现状调查分析方法,以患者出院主要诊断为诊断依据,所有诊断以国际ICD-10(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北京临床版的疾病分类编码为疾病分类标准。结果老年病科住院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1.4∶1;≥70岁患者占比大,占63.68%;住院病种类型前5位是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疾病;前10位疾病是阻塞性肺气肿、高血压、心力衰竭、呼吸道感染、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炎、胆道疾病、糖尿病、心律失常;患者人均患病种数为(5.29±1.56)种,≥70岁患者患5种及以上比例达69.29%,平均住院时间(11.99±4.294)d。结论在高原缺氧、寒冷、干旱等因素影响下,老年人高原性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应加强高原老年慢性病的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做好高原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医院老年病科建设,提高对老年病的正确诊断和规范治疗水平,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 标签: 高原 老年病 病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成药不合理应用情况和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择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600张中成药处方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并记录每张处方中药物的使用情况,计算不合理性的构成比。结果共发现52张处方有中成药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占处方总数的8.6%;不合理情况共包含药品剂型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无中医诊断,联合用药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和重复给药等几种情况,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的所占的比例最大,为36.54%。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成药使用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现象,所以,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中成药使用的管理,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中成药 不合理应用 预防措施
  • 简介:了解某院2002-2006年间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性变化趋势。采用常规方法或MicroScanWalkAway96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分离出的细菌,以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NCCLS/CLSI)标准进行判断。结果显示,2002-2006年,铜绿假单胞菌每年在临床分离菌株中的构成比均上升,且2006年(22.86%)显著高于2002年(15.20%),两者比较,x^2=20.61,P=0.00。铜绿假单胞菌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每年均在F降,2006年的敏感率均明显低于2002年(均P=0.00),同时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也在下降,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下降不明显。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抗药性 微生物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