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村级卫生室的消毒质量和现状,为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抽样和细菌检验方法,对该县村级卫生室各种消毒对象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结果在2009-2013年期间,从该县村级卫生室共采样3107份,卫生消毒质量平均总合格率为82.8%;各年度之间监测合格率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不同监测对象中,以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消毒质量合格率较低,平均合格率为68%~76%。结论该县村级卫生室卫生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但室内空气和医务人员卫生质量必须得到加强。

  • 标签: 消毒质量 基层医疗机构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岳池居民食用碘盐含碘情况,评价防制效果,为制定消除碘缺乏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09年中央补助碘缺乏病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碘盐监测》和《四川省碘盐监测方案(2012年-2013年修订)》要求进行抽样,对居民食用碘盐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2013年共检测碘盐1390份,检出合格碘盐1357份,不合格碘盐31份,非碘盐2份,碘盐合格率为97.6%,碘盐覆盖率为99.9%,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4%,非碘盐率为0.1%。结论我县居民基本实现食用合格碘盐的目标,但仍有少部分居民食用非碘盐及不合格碘盐,还应加强宣传教育和食用碘盐的监督监测工作,让居民食用合格碘盐。

  • 标签: 碘盐 检测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杂多气象局1961~2015年逐月日照时数资料,对杂多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5年杂多日照时数的年代际变化具有明显阶段性变化特征;70年代之前,年日照时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从70年代往后到21世纪00年代,年日照时数则逐渐减少;从00年代往后日照时数则逐渐增加;近55年杂多日照时数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7.61h/10a,减少趋势较为显著,平均值为2445.9h,日照时数年际变化波动幅度较大;从杂多四季总日照时数气候变化趋势分析可知,除夏季外,近55年杂多其余三季日照时数均呈逐年减少趋势,同年日照时数减少趋势较为一致,其中秋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小,春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大,说明春季日照时数减少对年日照时数减少贡献最大。

  • 标签: 日照时数 气候变化 特征 杂多县
  • 简介:摘要目的推进我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工作,探索其有效预防途径和策略。方法以2012年邹平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调查资料为基础,进行结果分析。结果男性脑卒中高位个体和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女性,中危个体低于女性;男性吸烟、饮酒人数明显高于女性;同型半胱氨酸异常、血脂异常、颈动脉增厚、有斑块、狭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 标签: 脑卒中 高危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简介:<正>为有效降低结核病疫情,达到项目实施的目的,在实施有效治疗管理基础上,我县对病人发现工作始终予以高度重视。我所的经验是,以宣教开道(本文从略),采取了以下两项得力措施,实现了连续三年病人的高发现。

  • 标签: 结核病防治 高度重视 重点人群 病人发现 病人转诊 项目实施
  • 简介:为了解本县自来水卫生状况,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管理,现对本县十二家水厂1990和1997年水质监测结果作分析对比。这十二家水厂分别为:长江水为水源的水厂(简称长江水厂)3家,河水为水源的水厂(简称河水水厂)5家,塘水为水源的水厂(简称塘水厂)4家。...

  • 标签: 无为县 水质检查 感官指标 理化指标 细菌学指标 毒理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03-2013年新疆焉耆碘盐合格率及居民的碘缺乏病知识知晓情况,为促进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焉耆8个乡(镇),按每个镇(乡)抽取两个村,一个为乡政府所在地村,另一个为距乡政府5公里以外的村,每村随机抽取10户进行入户食盐采样,并对家庭主妇进行碘缺乏病知识问卷调查;使用自治区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生产的加碘盐检测试剂,按照使用说明方法进行碘盐半定量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13年,居民食用碘盐合格率从58.8%到88.8%呈逐渐上升趋势,趋势卡方检验有统计意义﹙P<0.05﹚;居民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从63.1%至90.6%也呈逐渐增长趋势,趋势卡方检验也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居民食用碘盐意识在不断增强,掌握碘缺乏病知识也越来越多,应对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改进,进一步巩固并不断提高防治效果。

  • 标签: 碘缺乏病 碘盐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云南省剑川2017年分离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菌株的生化特性、毒力因子等表型,分析该次新发鼠疫疫情性质及来源。方法收集由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中心实验室保存的2017年分离自云南省大理州剑川金华镇大庆村的鼠疫菌3株(JC109鼠、JC109蚤、JC113),可能关联鼠疫菌2株(丽江市玉龙鼠疫菌LJ01、丽江市古城区鼠疫菌LJ04),对照菌5株(鼠疫菌JC1332、LJ485、BN2636、EV-76,假结核耶尔森菌PST-1)。采用阿拉伯糖、鼠李糖、密二糖、麦芽糖及甘油发酵实验及硝酸盐还原实验对比分析鼠疫菌的生化特性及生态型,结合毒力因子[色素沉着因子(pgm)、毒力抗原(VW)]检测和营养需求实验结果判断鼠疫菌的毒力强弱。结果鼠疫菌JC109鼠、JC109蚤、JC113均发酵阿拉伯糖、麦芽糖、甘油,不发酵鼠李糖、密二糖;且硝酸盐还原实验均为阳性,生态分型属于喜马拉雅旱獭青藏高原型鼠疫菌株。毒力因子pgm、VW检测均为阳性,营养需求类型为苯丙氨酸依赖、谷氨酸不依赖型。与LJ01菌株表型相同、与JC1332菌株表型不同。结论2017年剑川大庆村分离的菌株与丽江玉龙野鼠鼠疫疫源地菌株表型相同,此次疫情来源可能是由丽江玉龙野鼠鼠疫疫源地的向南扩散输入。

  • 标签: 鼠疫(耶尔森氏)杆菌 毒力因子 生化特性 生态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丽江市玉龙黄山镇南溪村、太安乡、石头乡等地区开展鼠疫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鼠疫疫情,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鼠疫疫情的扩散和漫延。方法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鼠蚤监测,以及鼠蚤的鉴定和细菌学、血清学检验。结果全县三个乡为监测点,监测面积为5431.8hm2,全年共布笼夹23250个,捕鼠1569只,鼠密度为0.29%,捕鼠率为6.75%。共梳检蚤64匹,带蚤鼠43只,鼠体染蚤率为2.74%,总蚤指数为4.08。2009年共检验材料1372份,从黄山镇南溪村委会鹿子村自死鼠(齐氏姬鼠)体内分离到鼠疫菌1株。结论玉龙南溪村鼠间鼠疫流行态势一直很活跃,由于防治措施得当,未波及人间,因此鼠疫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

  • 标签: 监测 鼠疫 玉龙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玛纳斯包虫病流行现状及防控效果有关影响因素,确定囊型包虫病的流行态势及主要流行特征。方法采取定点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玛纳斯居民进行B超体检和血清学检测,确定居民囊型包虫病的感染率和患病率;用粪抗原检测法调查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结果B超检查869人,查出包虫病患者11例,患病率为1.27%。结论新疆玛纳斯部分地区囊型包虫病的流行严重,儿童中患病率较高,应当引起卫生部门重视,加强防治工作。

  • 标签: 玛纳斯县 包虫病 流行病学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型副伤寒流行原因,为减少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防控科学依据。方法流行病学调查、社会调查、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结果2014年8-10月砚山报告副伤寒病例556例,发病率为117.0524/十万,发病数超过本地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38倍。结论砚山甲型副伤寒疫情是由于多因素所致外环境受到污染,人群进食污染的食物而发病,早期控制措施不力,导致全县甲型副伤寒流行。

  • 标签: 甲型副伤寒 流行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湖南省湘阴人群中蛔虫感染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卫生部门指导群众防控蛔虫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湘阴4个村1000名居民粪样本,使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处理后镜检,计数样本涂片中受精蛔虫卵数和未受精蛔虫卵数。结果湘阴居民蛔虫感染率8.4%;所调查的4个村落居民感染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女性(8.3%)显著低于男性(8.6%);高年龄组居民感染率低于低年龄组,但是差异不显著;居民受精卵蛔虫平均(15.54±19.48)个,受精蛔虫卵和未受精蛔虫卵数目,两者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结论湘阴群众蛔虫感染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仍不能松懈日常的宣教和预防工作,应采取多种措施继续加强对居民蛔虫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引导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促进身体健康。

  • 标签: 湘阴县 蛔虫感染 现况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县2010-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合理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县2010-2012年的麻疹患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我县2011年确诊的麻疹病例比2010年上升了约160%左右,但2012年和2010、2011年相比明显下降,三年麻疹确诊病例数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县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显著降低了麻疹发生率,麻疹的发病并无明显季节性高峰,1岁及其以下儿童和无免疫史者是主要的发病人群。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平罗居民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平罗居民死亡原因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2015年死因构成顺位男性前五位死因构成顺位依次为循环系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女性前五位死因构成顺位依次为循环系疾病、肿瘤、呼吸系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结论以上结果表明,男性死亡率(627.24/10万)高于女性(468.62/10万),男女性别比1.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今后平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并且应将男性病人放在重点。

  • 标签: 居民死亡率 构成比 死因顺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宁洱糖尿病防控现状,为全县糖尿病全面防治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全县所有现存糖尿病病人档案进行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多项内容的调查汇总综合分析。结果宁洱糖尿病患者1519人中,男性854人,占56.22%,女性665人,占43.78%;哈尼族553人,占36.41%,汉族396人,占26.07%,彝族312人,占20.54%,傣族54人,占3.55%,佤族21人,占1.38%,拉祜族23人,占1.51%,回族36人,占2.37%,其他124人,占8.16%;农民467人,占30.74%,干部543人,占35.75%,居民250人,占16.46%,工人213人,占14.02%,其他46人,占3.03%;35岁以上71人,占4.67%,40岁以上102人,占6.71%,45岁以上154人,占10.14%,50岁以上221人,占14.55%,55岁以上241人,占15.87%,60岁以上321人,占21.13%,65岁以上409人,占26.93%。结论宁洱糖尿病患者以50岁以上居多,占78.47%,在年龄所占比例中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的发病率与年龄有关,年龄增长是糖尿病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

  • 标签: 糖尿病 患病率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