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动机性访谈干预联合体位护理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运动医学科接收治疗的8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动机性访谈干预联合体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分、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及活动度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动机性访谈 体位护理 踝关节骨折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CRF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行常规性健康教育,研究组基于IMB模式对患者实施微信健康宣教,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评分及疾病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透析操作技术、饮食管理、服药管理、运动锻炼、情绪管理及自我管理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肾脏病负担、肾脏疾病症状、肾脏疾病影响、生理领域健康、心理领域健康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IMB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提高CRF患者疾病知识及治疗依从性,能明显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健康教育 慢性肾衰竭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认知行为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认知行为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肢体功能恢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护理 脑卒中偏瘫 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动机式访谈联合下肢负重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下肢负重振动训练,研究组应用动机式访谈联合下肢负重振动训练。比较两组下肢运动功能、痉挛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MAS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动机式访谈 下肢负重振动训练 脑卒中 下肢功能康复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认知行为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认知行为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肢体功能恢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护理 脑卒中偏瘫 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口腔正崎患者临床采用动机性访谈联合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作具体阐述,并以患者负性情绪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作为数据支持。方法:挑选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口腔正崎的100例患者为实验样本,将21年6月前就诊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临床运用常规护理,同时将7月后就诊的50例患者为研究组,并采用动机性访谈联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负性情绪明显得到有效改善,自我管理能力数据显优势,相较于另一组,组间差异(P<0.05),体现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机性访谈联合循证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同时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说明此模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动机性访谈 循证护理 口腔正崎 负性情绪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联合动机性访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临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院外干预期间,对照组失访3例、自动退出2例,观察组自动退出2例,最终对照组纳入55例脑卒中患者,观察组纳入58例脑卒中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脑卒中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积极心理学联合动机性访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状态自尊量表(SSES)、SWB单项人脸表情问卷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SES各维度得分、SWB单项人脸问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积极心理学联合动机性访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自尊水平和主观幸福感。

  • 标签: 卒中 积极心理学 动机性访谈 延续性护理 自尊 幸福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PMT)的护理干预对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轻中度OSAS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利用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PMT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自我管理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得分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轻中度OSAS患者采取基于PMT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微觉醒指数等睡眠质量,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及预后。

  • 标签: 保护动机理论 轻中度OSAS 自我管理水平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在高血压病患身上采取新型护理模式,该项模式主要基于动机行为转化模式,以探究其应用优势。方法:接受130例患者的时间段为2020年03月至2020年06月,分组操作为抽签,拆分成两组,各65例,分别采取常规、动机行为转化护理模式,对比其在血压、依从性、知晓率、生活品质上的应用差异。结果:试验组在SBP、DBP上的数值偏低,其依从性、知晓率均相对更高,其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更优(P

  • 标签: 高血压 遵医行为 动机转化 生活水平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结合降压保健操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预防保健中的实施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收治72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各36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降压保健操、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降压保健操。对两组血压水平、健康行为、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SP)对比(P<0.05);观察组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理职能、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对比(P<0.05)。结论 联合护理方案用于高血压预防保健,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动机行为 康复护理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运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意义。方法:我院接诊66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选取为研究样本,研究时间段2019.07-2021.12设置为样本收录区间,对照组的33例患者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的33例患者运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统计纳入人员:(1)生活质量预测值;(2)用药依从性。结果:施行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后,纳入人员各项研究数据均有积极改善趋势,较之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研究数据状态改善趋势较为积极(P

  • 标签: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护理 老年帕金森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信息-动机-行为(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IMB)技巧模型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以及对HAMA、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以随机原则将80例结直肠癌患者分成40例/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IMB模型护理,对比HAMA、HAMD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IMB模型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 标签: 结直肠癌 IMB模型护理 HAMA评分 HAMD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机行为转化为指导下的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与认知能力所产生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6例患者接受动机行为转化为指导下的康复护理,对照组46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患者的血压水平、护理依从性、知识知晓率与自我护理能力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SBP水平与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自我护理能力指标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动机行为转化为指导的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在对患者血压水平施加有效控制的同时,也能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对高血压的认知能力,从而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带来显著提升。

  • 标签: 动机行为转化 康复护理 老年高血压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采用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措施后,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情况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方式进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各50例,分贝采取常规护理以及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CSMS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情况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理后的CSMS评分情况当中,日常生活管理、情绪管理、疾病医学管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各项评分情况(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的人数为49例,占比98.00%,对照组治疗依从性的患者为40例,占比80.00%,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采取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具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当中。

  • 标签: 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 冠脉支架植入术 治疗依从性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产褥期应用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母婴结局、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1年10月对本院收治的9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对照组45例产褥期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产褥期实施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母婴结局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综合护理 母婴结局 保护动机理论
  • 作者: 陈玉和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8-08
  • 出处:《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21年第13期
  • 机构:江门新会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广东 江门 529100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护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2例,根据干预方案分组,对照组46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给予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护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ESCA评分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自护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SBAR沟通模式;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心理状态;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带管出院患者自护能力、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带管出院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63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并行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评分为(48.36±4.18)分、自我概念评分为(27.19±4.15)分、自我责任感评分为(26.41±5.02)分、自护技能评分为(29.53±5.82)分,总分为(132.19±18.06)分,显著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4.76%,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SF-36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的护理模式针对干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带管出院患者,能够有效提升其自护能力,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信息-动机-行为模型护理模式 宫颈癌术后尿潴留 带管出院 自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