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清中叶著名诗人舒位的大型民族风物组诗《黔苗竹枝》五十四首,从族源、民居、语言文字、饮食、歌舞乐器、服饰、婚配、丧葬祭祀、商业工艺、社会结构等内容,对黔苗的民族风物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和抒写,在艺术风格上典雅清丽而充满趣味,具有珍贵的民族史料价值和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黔苗竹枝》的规模、内容和艺术特点,可勘媲美刘禹锡竹枝,产生了很大影响.

  • 标签: 黔苗竹枝词 民族史料 典雅清丽
  • 简介:十日的台湾行,其中有四天是在各座山之间穿行,不管是哪座山都美得如梦如幻,真是娱目娱心。话说台湾小小的一个岛,就有五大山脉: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和海岸山脉。其中3000米以上的高山就有几百座,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有的高山密集区,其中最高的山峰是玉山3900多米。当我听到这些数字时,着实被惊倒了,心想:"宝岛台湾"的称号真是名副其实。如果你不信,那咱就走着瞧!

  • 标签: 台湾地区 世界范围 山脉 阿里山 玉山 高山
  • 简介:社会经济史本来是中国历史学界的显学,自二三十年代便为学者重视,著作如林,大家辈出,然而学科范围广阔,仍然有许多疑难,有待深入探讨。不少专家有鉴于此,或作断代的研究,或行分区的考察,都促进了经济史这一学科的前进发展。薛瑞泽博士的这部书,专注于汉唐之间的河洛地区,断代、分区兼而有之,可说反映了经济史研究进一步深化的新趋向,值得大家注意。

  • 标签: 《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 河洛市 地方志 书评
  • 简介:经过检阅多种总集、别集、选本、方志、馆藏目录及目录学著作,可以考录出至少一百七十九家历代湖北词人的集馆藏情况及零散之什的具体来源。为力求其全,于仅知其有集而暂未之见者,亦酌情予以著录。

  • 标签: 湖北词人 知见词集 简明目录
  • 简介:是轻灵要眇的诗体。词人在沉吟之际,常取细雨轻云一类轻柔流动的物象。在晚唐五代中,"雨"发挥过较大的文学功能,给体以微妙的影响。晚唐以前的诗人或借雨之动态抒发个人的感慨,或表现多方面的社会生活,这对词中"雨"之意象,是有影响的。不过时至晚唐,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比如,细雨在李

  • 标签: 晚唐五代词 文学功能 词体 意象 轻灵 社会生活
  • 简介:《下女夫》是唐时敦煌地区民众在举行婚礼时所唱的歌词。敦煌遗书有《下女夫》八件,记载了当时婚仪的“下女夫”之俗。女夫即“女之夫”,通称女婿。但是对“下”的含义,学术界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见解:

  • 标签: 敦煌地区 婚姻习俗 《下女夫词》 中国 门第观念 甘肃
  • 简介:唐高宗朝中书令许敬宗奉敕编撰的大型文学总集《文馆林》,宋初已经散佚。1969年,日本古典研究会出版了《影弘仁本》。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蒐罗《文馆林》卷帙和佚文最多的一个本子。罗国威先生即以此本为底本,再事整理,於2001年10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了《日藏弘仁本文馆林校证》一书。

  • 标签: 《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 2001年10月 《文馆词林》 1969年 文学总集 中华书局
  • 简介: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呈现危机意识,研究者立足方法论的反思,重新定位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本文将方法论的反思切进关键层面的反思,包含三组关键的梳理:"女性意识"与"性别意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女性文学"与"男性文学"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古代女性文学"与"现代女性文学"之间的隔离与传承,表征在跨文化视野之下的本土化思考,意图融合本土的文学与文化传统,突破封闭性的理论内涵,摆脱"再度边缘化"的学科危机。

  • 标签: 女性意识 性别意识 女性文学 男性文学 古代女性文学 现代女性文学
  • 简介:苯教研究是现代藏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古藏文文献中出现的""(苯)一成为苯教学者论证苯教渊源及其早期历史的基本证据之一。但是古藏文中"苯"与苯教典籍中"苯"的含义却相去甚远,与现代藏语中的"苯"也不是一回事。与之相类似,""(辛)也是藏文典籍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词汇,且与"苯"关系密切。作为西藏早期历史研究之一,笔者梳理和对比敦煌藏文文献与苯教典籍中的""和""的不同含义,通过其词汇意义的历史变迁,结合苯教典籍、教义教理和僧伽组织及寺院的形成时间,结果证明:吐蕃时期的"苯"还只是西藏本土的巫术仪式之一,并非苯教;作为一种系统化的宗教,苯教应是在吐蕃王朝结束之后才正式形成。苯教虽然以西藏本地的原始信仰为基础,且名称也源于古代,但是苯教的"苯"不等于古藏文文献中的"苯"。

  • 标签: 古藏文文献 苯教
  • 简介:滇西北的旅游圣地中甸,为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距昆明709公里,系当今人们来云南探奇访胜的热区。中甸原名大旦当,亦称晏当、吉当,藏语称为建塘。从历史沿革上讲,汉代属牦牛羌地。唐初属吐蕃铁桥节度使。宋为吐蕃边官所占据,称旦当,为藏语建塘之转音。元称大当县,意为“胜利坝”或“王子之地”,后改称且当、节达木或加塘。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藏区属宣政院辖地之吐蕃等路宣慰司;金沙江沿岸则属丽江路之巨津州和宝山州,改称忠甸。明称中甸,按纳西语意为“酋长居住的地方”。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置镇道、扬塘二安抚司,先隶属金齿军民府,后改属永昌府。清

  • 标签: 竹枝词 中甸地区 中国 云南 文学研究 诗歌
  • 简介:<正>2008年,张宏生教授所主编的《清研究丛书》一套八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展示了清这一新的学术增长点的研究实绩。这八部著作,每一部都是极为扎实厚重的学术专著,而当它们汇成一套"丛书",以集体的面貌出现在学界时,其为学研究另辟康庄的意义就彰显得更加突出。最早对清代词学进行系统研究的要属清末民初的徐珂,他的《清代词学概论》1926年

  • 标签: 清词研究 清代词学 考索 词学研究 学术增长点 词史
  • 简介:况周颐和王国维都是中国清末民初的重要论家,二者的论主张集中体现在《人间词话》和《蕙风词话》中。多年来对于二者论的研究,《人间词话》取得的成果相对多,《蕙风词话》则少给人留有鲜明的印象。而况氏所属的临桂派系,有多人发表论辩驳批判王氏论,两者论整体感受也是对抗多,融汇少。笔者希望通过这篇小文,对二位论的异同稍做整理,对中国论的研究提出一点自己的微末见解。

  • 标签: 况周颐 王国维 《人间词话》 《蕙风词话》
  • 简介:《北京文博》2000年第一期所载《南岗洼石桥为明万历永安桥》一文,以历史资料与历史文物论证1991年4月京石高速公路施工中于丰台区南岗洼所发现古代石桥乃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之永安桥,从而“北京文博界十年未解”之“谜团”或“悬案”得解,且在否定《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工作通报》所谓“‘无定河’实物见证”说后,提出永安桥下是“哑叭河”。笔者不敢苟同其论。

  • 标签: 南岗洼石桥 古代石桥 通济桥 清朝 文物保护
  • 简介:<正>陶桂林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外商以为他是一位留学回国的博士,有的报纸以为他是留学英美的建筑专家,陶桂林如实相告:“我是小木匠出身”。广州中山纪念堂、南京中山陵碑亭牌楼、上海国际饭店、江西南昌大桥、苏北导淮工程等浩大、雄伟的建筑,都是陶桂林创办的馥记公司创下的不朽业绩,也是他毕生献身于中国建筑事业的生动写照。

  • 标签: 桂林 中山陵 建筑专家 苏北 纪念堂 江西
  • 简介: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整理旧志、编纂书目与撰写提要时,对于嘉靖归德志的纂修与版本情况,由于当时藏本分散,编撰者未能尽见,便依据明清以来书目中的信息做出推断,或将著录各异的嘉靖所纂归德志视为一种志书,或将后纂者视作前修者的增补本。实际上,明嘉靖纂修了两部归德志:一部纂于嘉靖二十年代的归德州时期,纂者为黄钧;另一部纂于嘉靖四十年代的归德府时期,纂者为李嵩。前后所纂不仅存在州志与府志的性质差别,而且其目录结构和载录范围等也各有不同。

  • 标签: 明代 嘉靖朝 《归德志》 《归德府志》 黄钧 李嵩
  • 简介:学术界对于突厥、回鹘文中的‘娑匐-S?big’一是否为官号存在很大争议。蒙古草原早期游牧民族高层贵族之官号通常以当事人的经济特点、历史功勋,传统习俗以及其外貌特征来表现。北方游牧民族官职名号的研究,对于理解和还原蒙古中古时期游牧部落的发展、政权交替特点、社会结构及各个阶层之间的关系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突厥文 回鹘文 娑匐 官称 官号 考释
  • 简介:突厥语的《忏悔》是见于吐鲁番的摩尼教文书,供俗家信徒“听者”使用。全文共分十五个部分,分述听者所需忏悔的十五个方面。二十余年前,曾有主要依据俄文版的汉译文;本文则主要依据英文版,做出新的翻译和更详细、合理的注释,以期提供更高质量的汉译文。

  • 标签: 明尊 宽恕 五明神
  • 简介:本文将敦煌文献中所存的十七件《下女夫》分为三个系统,并对其文本情况和写本本身反映的信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考察,对学界长期存在分歧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看法。

  • 标签: 《下女夫词》 敦煌 婚礼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