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俄罗斯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国家。当前,俄罗斯有l900个国家和地方博物馆(其中包括联邦直属博物馆58个),藏品达5000万件。其中32个博物馆属于俄罗斯联邦各民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82000多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联邦级(全俄级)文物保护单位达25000个,被列为俄罗斯各民族的重点保护文物单位达100多个,这其中有部分文物单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标签: 俄罗斯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立法保障 文化领域 文物保护
  • 简介:近代中国城市化运动的突出特点是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孙中山先生是中国现代城市化运动最早的倡导者和设计师,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发展和市政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并上升为中央政府的决策意志,中国现代城市化蹒跚起步。然而由于时代和认知的局限,国家层面对城市化的推力总体有限,领导人对城市化发展缺乏战略意识,国家决策层面亦无此一方面的顶层设计,有关城市问题的法律、政策模糊不清,措施、行动摇摆不定,20世纪前半叶中国城市化长期在低水平上波动起伏,徘徊不前。

  • 标签: 孙中山 南京国民政府 城市化发展战略 政策抉择
  • 简介:20世纪上半叶,西藏地区的交通建设非常落后。为维护国家统一、巩固西南边疆,国内有识之士一再呼吁在西藏发展近代交通事业,并提出一系列的建议和构想,包括修建铁路、公路和机场,发展邮政、电信,开辟邮路和航线等。这些建议和构想对于20世纪上叶西藏交通建设的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届中央政府的决策,又促使西藏地方政府为此几度努力,引入邮政、电信等近代交通设施。这些建议与构想在当时西藏的影响又有差异,邮政、电信进展较大,铁路、公路始终未能修通。

  • 标签: 西藏地区 20世纪 交通建设 近代化 上半叶 实践
  • 简介:民族民俗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联系,在“非遗”的立法保护过程中,应注意它的载体——民族民俗文物的法律保护。为此,建议将民族民俗文物的立法保护纳入法制化建设轨道,及时进行民族民俗文物大普查,紧抓“非遗”立法中民族民俗文物应保护的机遇,改变民族民俗文物法律保障体系真空,修订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在条件趋于成熟时制定独立的《民族民俗文物保护法》或《民族民俗文物保护条例》,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中的民族民俗文物法律保护。

  • 标签: 非遗 立法 文物 保护
  • 简介:本文以广西为例分析自治区自治条例出台的障碍,主要包括国家处于探索和转型期、中央与地方权力难以划分和民族特色、地方特色难以突出和立法技巧欠缺等四个障碍,并从党和国家的重视、广西改革发展事业的迫切需要、长期立法实践已经积累的经验等三个方面论证了自治条例出台面临的机遇。最后,文章提出加快出台自治条例的7条原则、对策和措施。

  • 标签: 自治条例 立法 困境 突破
  • 简介:民族教育立法是我国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我国少数民族受教育权利,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纵观我国现行民族教育立法,已不能满足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完善民族教育立法是当前发展我国民族教育的当务之急。

  • 标签: 民族教育 民族教育立法 完善
  • 简介:<正>2010年8月20日上午,省政府法制办邀请省内部分法律专家和省地方志专家召开了《山西省地方志工作条例(草案)》立法论证会。会议由省政府法制办傅平副巡视员主持。会议首先由省地方志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刘益龄向专家们介绍修订《条例》的重要意义、目的、背景及主要内容,法制办有关负责同志向专家们介绍了起草内容中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

  • 标签: 地方志办公室 刘益 副主任 主要法律 省图书馆 山西财经大学
  • 简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近10年之际,1965年8月25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根据国务院提请审议的议案,通过决议,批准成立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1日~9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隆重举行,庄严宣告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尽管自治区成立后不久,就遇到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浩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但是她终于经受住了这场严峻的考验,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把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

  • 标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立法特点 成立 立法权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自治地方
  • 简介:我国西藏自治区有关藏语文的立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的最后3年历经了两个阶段,进入21世纪的头一年,有关藏语文立法则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并对西藏的语言保护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集中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立法与科学实践的特点。

  • 标签: 西藏自治区 藏语文立法 语言立法
  • 简介:空竹曾是北京这个千年古都的优雅之音。但今天,这些老北京风情渐已消逝,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街道依托抖空竹在本地源远流长的历史,创造性地将空竹打造成本街道的一张文化名片,规划着产业化的空竹世界。

  • 标签: 北京市宣武区 老北京 产业化 街道 广安 发祥地
  • 简介:通过秦汉简牍和《周礼》中相关记载的比较研究表明,战国时期官营畜牧业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从中央到地方存在着4级管理体制,牧场的设置维护,官吏及饲养人员的选拔,饲料的征收、储备与发放,兽医机构的健全,经营业绩的考核等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在中国畜牧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 标签: 畜牧业立法 秦汉简牍 《周礼》
  • 简介:从1984年以来,费孝通12次到甘肃考察,2次到青海考察。在西部大开发的适当时机,他进一步思考和研究西部民族社会的发展路径,通过对甘青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详细考察和理性认识与思考,提出了有别于苏南、温州、珠江等内地社会发展模式的多种甘青民族社会发展模式。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费孝通对甘青民族社会发展的考察与构想的理论基石,探讨其对甘青民族社会的研究理路,从而整理出费孝通研究甘青民族社会发展的思想脉络和学术贡献。

  • 标签: 费孝通 甘青民族社会 考察 构想
  • 简介:'自由与平等'是法国大革命的一个基本原则。大革命中受新的人权思想的影响,妇女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在近年的研究中,从属与自由,男性与女性,家庭与国家,传统秩序与革命原则等相应概念常常被归结在'私人空间'和'公共领域'这一结构中讨论。以家事法庭为代表的革命立法机构试图打破旧制度下传统的社会结构,但客观上却促进了妇女对自身地位和权益的反思,启蒙了妇女的女权意识。同样,大革命的政治舞台也为妇女进入公共领域创造了条件,促成了妇女的革命实践和女权思想的产生,为日后女权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立法改革的稍纵即逝,荒谬的公民划分,'女公民'称号的授予与实权的限令,'共和母性'的道德约束,都将大革命的原则大打折扣。革命资产阶级的理想在现实政治中不过是一场'自由与平等的幻梦'。

  • 标签: 女公民 女权思想 自由与平等 女权运动 家事法庭 革命实践
  • 简介:<正>(2010年8月20日)同志们:本次立法论证会的主要目的是就《山西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制定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条例的重要内容和相关概念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各位专家分别从各个角度对《山西省地方志工作条例》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意见,特别是山西大学和财经大学的专家还提出了系统的书面论证意见,这对我们修改、制定好条例,是个很好的指导和帮助。

  • 标签: 地方志工作条例 证会 财经大学 立法论 山西大学 立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