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近日.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布了2016年广西县级、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名单,其中45个水果产业示范获评为广西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58个水果产业示范获评为广西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合计103个水果示范,占总数的65%。

  • 标签: 农业示范区 水果产业 广西 特色农业 乡级 名录
  • 简介:第八次中南五省()桑蚕育种协作会于1999年4月22~24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广东省农科院蚕研所、广东省丝绸公司蚕种繁育试验所、广东茂名市化州蚕种场、华南农大蚕桑系、湖南省蚕研所、湖北省农科院蚕研所、河南省云阳蚕业试验场、广西区农业厅经...

  • 标签: 桑蚕育种协作会 南宁市 生产经营 市场导向
  • 简介:5月12日,由凉山州蚕业协会主办、宁南县南丝路集团公司承办的2017年川滇蚕蚕业经济协作第一次会议在四川省宁南县召开,此次会议旨在深化川滇蚕蚕业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川滇蚕蚕业健康发展。凉山州宁南县、攀枝花市盐边县、云南省巧家县等11个县市蚕业管理部门、茧丝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蚕桑生产副职,凉山州蚕种场、西昌市蚕种场及宁南银鸿丝业、谊兴丝业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宁南县人大主任杜刚双,县委常委、县政法委书记洪开明,凉山州蚕业管理局局长王其明,攀枝花市农牧局经作站站长黄朝举,凉山州商务投促局市运科科长杨旭等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 标签: 蚕业经济 经济协作 宁南县 四川省 蚕区 攀枝花市
  • 简介:中南四省()第五次桑树育种与栽培技术协作会议,于1998年9月8日至10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广西蚕业指导所、湖南省蚕桑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湖北省农业厅、广东省丝绸集

  • 标签: 桑树育种 蚕桑研究 广东省 栽培技术 广西蚕业 协作会
  • 简介:文章以扎陵湖乡河源新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从社区治理的视阈出发,对河源新村生态移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分析,与此同时,深刻剖析了导致河源新村生态移民问题的主客观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和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社区治理中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真正做到迁入地"落地生根"。

  • 标签: 藏区 生态移民 民族社区 社会治理
  • 简介:广西,地处我国南部,全区有人口约4890万,其中农业人口3400万;陆地面积23.67km^2,耕地面积264.87万hm^2,人均耕地面积0.08hm^2(1.2亩);全区有沿江、沿边、沿海的区位优势。然而,就这样一个“三沿”大省区,农业厅2000年12月在河池召开了全区蚕桑生产工作会议,提出了广西桑蚕业的“十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广西建设成为全国桑蚕强省区的目标,重点发展河池、南宁、柳州等石山地区和贫困地区。“十五”期间,全区把桑蚕业确定为农业的“第一产业”。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广西桑蚕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0年,全区仅有桑园面积2万hm^2,年产鲜茧2.95万t,蚕茧产量在全国排名第六;2005年全区桑园面积发展到9.4万hm。,蚕茧产量14.86万t,跃居全国第一名。5年时间增加了近5倍,平均年增长率38%以上。2006年发放蚕种约500万张,产茧18.5万t。是什么原因使广西蚕业在5年内突飞猛进地增长呢?2006年10月下旬,我们随由市蚕桑站牵头部分蚕种场同仁组成的考察团,深入广西重点蚕和部分蚕种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深感广西蚕业生产发展经验值得重庆学习和借鉴。

  • 标签: 考察学习 蚕业发展 广西 发展经验 蚕区 人均耕地面积
  • 简介:由广西壮族自治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牵头组织,自治农业厅等有关部门参与起草提请的《广西壮族自治蚕种管理条例》(下简称《条例》)于2016年3月31日获得自治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当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自治农业厅谢东副厅长出席会议并回答记者提问。

  • 标签: 自治区农业厅 管理条例 农村委员会 十二次 副厅长 人大常务委员
  • 简介: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的眉山市东坡,一个传统的柑桔种植区域,通过勤劳好学的一代又一代东坡人的不懈努力,不仅发展成为我国储备品种丰富、技术成熟配套、果品特色鲜明、规模效益突出的重点杂柑产区,而且利用冬无严寒的独特气候和成熟配套的生产技术全力打造中国晚熟柑桔优势产区,引得众多业内外人士前往考察与学习。

  • 标签: 眉山市 东坡 产区 柑桔 晚熟 中国
  • 简介:渝北区目前是重庆主城九的优质蚕茧基地区,历史最高年养蚕量达到14万张,蚕农茧款收入达4800万元。近10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蚕桑生产逐年滑坡。但渝北的自然气候适合栽桑养蚕,桑树抗旱抗寒,养蚕周期短、见效快,蚕茧商品率高,蚕桑副产物利用价值大,分季分批养蚕又可适当避灾抗灾,故栽桑养蚕仍然是我农村一项短、平、快的致富门路。2006年虽然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在许多农作物绝收或严重减产的情况下,全区养蚕仍然达3.1万张,蚕农茧款收入1700万元,比上年增加22%,在大灾之年为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因此,我应当立足优势,顺应市场,因势利导,坚持发展蚕桑不动摇。这是提升我传统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促进我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 标签: 重庆市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经营模式 立体农业 栽桑养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