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从西医学角度阐述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心理行为的形成原因、机制、评估量表及目前的治疗进展,同时也从中医角度阐述其病因、病机及其中医辨证论治,指出积极探索治疗ICPP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性。

  • 标签: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心理行为 综述
  • 简介:通过对近10年来应用外治法预防新生儿黄疽的文献研究,对目前外治法预防新生儿黄疸作一系统回顾,旨在发现更适合并易于小儿接受、不良反应小、刺激小、疗效好的预防方法。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外治法 综述
  • 简介:阐述了中医、西医对“预防医学”的不同观点,并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两方面论述了小儿中医预防保健的具体措施。

  • 标签: 小儿 预防保健 辨证论治 中医
  • 简介:目的观察音乐疗法辅助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住院的60例早产儿脑损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早产儿管理指南》中的相关内容规范治疗,如每周监测颅脑彩超,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于出生后1周的患儿辅助音乐疗法。治疗1周、2周、3周后,比较2组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周、2周、3周后NBNA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2周、3周后增长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音乐疗法辅助治疗早产儿脑损伤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神经系统功能,减轻脑损伤,方便实用,且治疗时间越长,临床疗效越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损伤 早产儿 音乐疗法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羚珠散预防性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儿科门急诊就诊的热性惊厥患儿12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9例予以西医常规退热和原发病治疗,羚珠散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羚珠散,地西泮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地西泮片口服。观察3组患儿在发热72h内的再发惊厥例数。结果羚珠散组再发惊厥4例(10.00%),地西泮组4例(9.76%),对照组10例(25.64%),羚珠散组和地西泮组再发惊厥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羚珠散组和地西泮组再发惊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羚珠散预防性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再发临床疗效满意,虽与西药地西泮片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热性惊厥再发 小儿 羚珠散 临床观察
  • 作者: 陈文清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品
  • 创建时间:2022-08-16
  • 出处: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用药;安全性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分析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及用药安全性。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月12月在西药房高危药品实施安全管理干预,期间随机选择使用高危药品治疗患者50例,分析总结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状况、患者用药安全性状况。结果:120次检查中发现药品摆放零乱不集中1例(2%),标识不清1例(2%),未出现存储不当、药品近效期状况。患者用药中未出现用药错误、用药不合理状况,出现用药不良反应2例(4%)。结论:西药房高危药品实施安全管理干预效果良好,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低,可提升用药安全性。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