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99例植入心脏起搏器可疑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为植入心脏起搏器不良事件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99例植入心脏起搏器可疑不良事件报告及其质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不良事件表现以电池提前耗竭和死亡为主;报告表填写存在缺项现象,质量有待提高。结论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报告质量;建立产品跟踪制度,加强不良事件后续调查,保障公众用械安全。

  • 标签: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 不良事件 报告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对36例子宫及宫颈病变患者行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结果36例手术时间60~140min,平均86min,术后肠功能恢复1~2d,体温恢复正常1~3d,出血量100~300mL,平均118mL。结论改良非脱垂子宫阴切除术安全有效。

  • 标签: 改良阴式 非脱垂子宫切除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38例(42条患肢)ASO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A组18例(20条患肢)和B组20例(22条患肢)。A组采用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均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踝/肱指数(ABI)、术后30d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动脉通畅率和保肢率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动脉通畅率和保肢率及术后30d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足背动脉、胫动脉ABI均较治疗前升高,术后6、12个月B组QOL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球囊成形术与球囊成形术联合支架植入术在ASO治疗中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后者对ASO患者QOL改善明显。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球囊扩张术 血管支架植入术
  • 简介:目的分析并评价袋鼠护理方法在小儿急性肠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有小儿急性肠炎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化护理方法,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结合袋鼠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以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应用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为96.00%,而对照组为78.00%。并且实验组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小儿急性肠炎的患者治疗期间使用袋鼠护理方法,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袋鼠式护理方法 小儿急性肠炎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改良低张、加压静脉肾盂造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取采用低张、加压静脉肾盂造影术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单纯加压静脉肾盂造影术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显影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显影满意比率为93/120对52/120(77.5%对43.3%)。不满意比率为9/120对29/120(7.5%对24.2%),雨率差异99%可信区间分别为8.3-60.1和3.4-30.0(均为P<0.01),诊断符合要求比率为111/120对91/120(92.5%对75.8%,X^2=12.50,P<0.001);结论与单纯加压法相比,改良低张、加压静脉肾盂造影术显像显影清晰,显影成功率显著增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肾盂造影术 低张 加压 山莨菪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一键分诊在突发事件处理中的效果以及影响。方法选取近一年急诊突发事件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的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试验组10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分诊,试验组实行一键分诊,对两组患者就医平均候诊时间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平均候诊时间为20.3分钟、满意度为68%,试验组平均候诊时间为8分钟、满意度为92%,试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一键分诊,最大限度利用了医疗资源,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保障了医疗安全,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一键式分诊 突发事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鸟巢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2例新生儿,将其按双盲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鸟巢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新生儿出暖箱时间、睡眠时间、血氧饱和度、体温、体质量增长、胃肠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观察组出暖箱时间、体温波动均小于对照组,睡眠时间、血氧饱和度、体质量增长均高于对照组。(2)观察组呼吸暂停次数、喂养不耐受、硬肿、皮肤溃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观察组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短于对照组,排便次数、进奶量增加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鸟巢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价值较高,可将新生儿出暖箱时间缩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鸟巢式护理 新生儿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将动脉取栓术、介入溶栓术两种治疗方案应用于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两种方案的治疗总体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市中心医院中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收入的所有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6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中分别录入30例患者开展研究。对照组组应用单纯动脉取栓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介入溶栓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效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动脉狭窄残余为6(20.00%),实验组患者的动脉狭窄残余为1(3.30%),并且实验组患者发生血管再闭的情况较对照组而言更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介入溶栓术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降低患者的病变狭窄程度,并且也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血管再闭塞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动脉取栓术 动静脉溶栓 介入溶栓术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鸟巢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两年内我院收入的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来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鸟巢护理方式。结果:采用鸟巢护理的研究组新生儿在睡眠量、进食量、出保暖箱时长、呼吸变化幅度以及大小便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鸟巢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鸟巢式 护理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的植入静脉输液港的常见问题及医学认识。19恶性肿瘤在植入静脉输液港使用药物观察疫情的临床效果。19例患者成功穿刺率100%,并发感染2例,10.5%。1例堵塞5.3%,应用溶栓尿激酶;没有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植入静脉输液港为患者提供静脉持续接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简化日常维护,方便应用,医疗费用降低,医务人员工作量降低。

  • 标签: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肿瘤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对我院骨科骨折患者在临床中运用可拆卸轮椅下肢抬高架的效果实施分析。方法:研究实施时间段是2021年3月-2022年3月,研究对象是来到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骨折患者90例,患者可以通过抽签形式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患者运用可拆卸轮椅下肢抬高架,参照组患者运用常规下肢抬高垫,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肿胀消失时间、下滑次数与舒适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低于参照组,肿胀消失时间与下滑次数少于参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骨科骨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可拆卸轮椅下肢抬高架,能够增加患者的护理舒适度。

  • 标签: 骨科骨折 可拆卸式轮椅下肢抬高架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明原因晕厥采取穿戴心电监测产生的实际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接收的2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20例患者均进行穿戴心电监测,并将心内电生理检查作为最终诊断结果,分析穿戴心电监测准确率,漏诊率。结果:穿戴心电监测漏诊1例,漏诊率5%,准确率95%。穿戴心电监测准确率和漏诊率较高,和最终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诊断不明原因晕厥采取穿戴心电监测能够减少漏诊率 增加心率失常的捕捉率,值得临床重视并采纳。

  • 标签: 穿戴式心电监测 不明原因晕厥 诊断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护理中呼唤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于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对本院纳入的50例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其中常规组25例辅以常规护理,研究组25例辅以呼唤护理。结果:研究组NIHSS评分、GC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昏迷 呼唤式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明原因晕厥采取穿戴心电监测产生的实际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接收的2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20例患者均进行穿戴心电监测,并将心内电生理检查作为最终诊断结果,分析穿戴心电监测准确率,漏诊率。结果:穿戴心电监测漏诊1例,漏诊率5%,准确率95%。穿戴心电监测准确率和漏诊率较高,和最终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诊断不明原因晕厥采取穿戴心电监测能够减少漏诊率 增加心率失常的捕捉率,值得临床重视并采纳。

  • 标签: 穿戴式心电监测 不明原因晕厥 诊断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研究在PICC维护贴的固定当中使用等号固定法的效果以及具体的应用情况。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2019年1月到9月在我院肿瘤住院部PICC进行导管维护的患者一共选择了3065名,根据患者使用的固定方法进行分组处理,其中使用传统方法需要固定PICC患者一共613名,将其作为对照组,使用创新固定的方法一共2452名,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出现皮肤损伤,松脱等情况以及舒适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医用黏胶出现皮肤损伤,贴膜松脱以及感觉舒适的情况都是明显超过对照组的,差异明显,P

  • 标签: 等号式固定法 PICC维护 贴膜固定 应用
  • 简介:目的:比较孟鲁斯特钠与布地奈德对应性鼻炎和鼻窦炎伴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应性鼻炎和鼻窦炎伴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刑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孟鲁斯特钠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血清ECP(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值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82.50%(P〈0.05);血清ECP值为(13.2±3.2)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17.3±3.8)μg/L(P〈O.05)。结论:采用孟鲁斯特钠治疗应性鼻炎和鼻窦炎伴轻度持续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布地奈德,前者可显著改善了患者血清ECP值,应性鼻炎和鼻窭炎伴轻度支气管哮喘症状显著得以改善。

  • 标签: 孟鲁斯特钠 变应性鼻炎 鼻窦炎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穿孔微创术对患者临床疗效及胃肠动力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胃穿孔患者80例,按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胃穿孔微创术治疗(观察组),另40例接受开放修补术治疗(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如围术期指标、胃肠动力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