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在既往的胃癌蛋白质组研究中我们已发现hnRNPA2/B1具有较高表达,本试验进一步探讨hnRNPA2/B1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2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胃粘膜中hnRNPA2/B1蛋白的表达。结果:hnRNPA2/B1在胃癌组织中核表达的阳性率为92.6%(113/122),其中伴有胞浆表达的阳性率为7.3%(9/122)。在癌旁非瘤组织中核表达阳性率为87.7%(107/122),未见胞浆表达。hnRNPA2/B1的表达状态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无关联。结论:在胃癌及癌旁非瘤组织中均可发现hnRNPA2/B1核表达,hnRNPA2/B1不能作为肿瘤相关的分子标志物。

  • 标签: 胃肿瘤 HNRNP A2/B1 肿瘤标志物
  • 简介:目的;了解启东肝癌患者血清中HBV2感染的情况及与肝癌的关系,方法;对672例肝癌患者血清HBVM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672例肝癌血清中HBV2感染率为4.02%(27/672),占HB2Ag阳性者的5.29%(27/5100);(2)HBV1与HBV2混合感染率为1.93%(13/672).占HB2Ag阳性者的2.55%(13/510),结论:启东肝癌患者血清中存在HBV2感染,将来研制乙肝疫苗时应包含有HBV2之表面抗原。

  • 标签: 血清HBV 肝癌患者 血清 感染 阳性 标志物
  • 简介:客观尽管翻斗车上的许多临床的研究在非小的房间肺癌症的淋巴的转移被报导了,为淋巴的转移仍然是的翻斗车的风险因素争吵并且可争辩。这研究调查了,由multivariate逻辑回归分析,到在非小的房间肺癌症(NSCLC)的mediastinal淋巴节点(N2)的翻斗车转移的临床的特征病人。我们收集了在福建医药大学联合医院里加全身的淋巴节点解剖经历了叶切除术的256个pN2-NSCLC病人的clinicopathological数据的方法。在现在的学习的案例被划分成二个组:翻斗车转移(N2skip+)并且非--翻斗车转移(N2翻斗车)。二个组的临床的病理学的特征的回顾的分析被执行。决定一个独立因素,multivariate逻辑回归分析被用来识别可能的风险因素。256个pN2-NSCLC病人全部的结果A被招募。分析结果证明那性,病理学的类型,手术,肋膜的参与,吸烟历史,年龄,肿瘤阶段,和区别不是在pN2-NSCLC影响翻斗车转移的统计重要因素(P>0.05),而肿瘤尺寸是为翻斗车转移(P=0.02)的一个独立因素。结论淋巴的转移在pN2-NSCLC病人增加的翻斗车的率,在里面与一种增加的肿瘤尺寸伴随。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影响因素 淋巴结 LOGISTIC回归分析 跳跃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对bcl-2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Ambion公司提供的设计软件和试剂盒,设计合成以bcl-2基因为靶标的siRNA,通过脂质体将合成的siRNA转入A549和NCI—H460细胞株,以未转染细胞和转染bcl-2的反义药物G3139为对照,经MTF法检测siRNA对细胞生长的抑制,RT-PCR检测bcl-2mRNA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和bcl-2蛋白表达,反应siRNA对bcl-2表达的抑制效应。结果siRNA组与对照组细胞存活率各时间点均有显著差异(P<0.05):

  • 标签: SIRNA 肺癌 细胞株 BCL-2 基因表达 细胞存活率
  • 简介:目的探讨上调microRNA-7(miR-7)表达对喉鳞癌Hep-2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miR-7模拟物(miR-7mimics)及随机序列(miR-Scramble),将喉鳞癌Hep-2细胞分成miR-7组、Scramble组和空白对照(Mock)组,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转染48h后各组细胞中miR-7表达,CCK-8法检测转染48h后的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Transwell试验观察转染24h后细胞迁移能力,qPCR及Westernblotting检测PI3K(p110)、AKT及pAKT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iR-7组Hep-2细胞转染miR-7mimics后miR-7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cramble组和Mock组相比,miR-7组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升高,迁移能力降低,且PI3K、AKT及pAKT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上调喉鳞癌Hep-2细胞中miR-7表达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miR-7 喉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PI3K/AKT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脑多形性黄色瘤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xanthoastrocytoma,PXA)的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左侧海马脑PXA进行头颅MRI检查、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头颅MRI在左侧海马发现直径约0.8mm的斑片状异常信号影,T1W1稍低信号,T2W1稍高信号,部分囊影呈现高信号,边界不清楚,未见明显占位效应。其余脑组织的信号均匀,异常信号影未见。光镜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组织含较多砂粒体、似黄色瘤样,与正常脑实质的界限欠清,细胞形态多样,由梭形、单核样及椭圆形等形态细胞组成,多核瘤巨细胞也散在可见,瘤细胞胞浆有的含脂滴,瘤细胞间质可见嗜酸性颗粒小体,灶区附近可见散在淋巴粒细胞浸润。对PXA患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化学特染发现,肿瘤细胞表达中GFAP、CD34、S-100、Vimenin为阳性,EMA、CD163、NF、NeuN染色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小于2%;对其进行网状纤维染色,可发现网状纤维网将瘤细胞分割包绕于其中。结论:脑PXA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正确认识其特征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脑多形性 黄色 星形细胞瘤 病理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nVision两步法检测64例SCLC组织、20例癌旁组织中FGF-2和ToPoⅡ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ting、RT-PCR法检测外源性FGF-2对人SCLC细胞株NCL-H446中ToPo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SCLC组织中FGF-2和ToPo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75%(44/64)和79.69%(51/6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5.0%和10.0%(P〈0.01);FGF-2和ToPo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和吸烟情况无关(P〉0.05);两者表达在SCLC中呈正相关(r=0.497,P〈0.01)。FGF-2可以上调NCL-H446细胞中ToPoⅡ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论FGF-2和ToPoⅡ之间可能存在共同作用通路,FGF-2可能通过ToPoⅡ促进SCLC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FGF-2 ToPoⅡ NCL-H446细胞株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患者HER-2的过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共540例。IHC法检测胃腺癌患者中HER-2的表达,以改良HercepTest评分标准进行HER-2免疫组化结果判读,用卡方检验分析HER-2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540例患者平均年龄56.5岁,男女比例3.5:1。HER-2蛋白过表达(IHC3+)共88例,总过表达率为16.3%。胃癌患者HER-2蛋白的过表达与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否有神经血管侵犯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有无远处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患者HER-2蛋白总过表达率为16.3%。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的过表达与肿瘤发生部位、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否有神经血管侵犯相关。

  • 标签: 胃癌 HER-2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参数
  • 简介: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8例HCC组织中COX-2mRNA和HIF-1αmRNA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sP法,用抗CD3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COX-2mRNA在HC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并与肿瘤数目、血管侵袭、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HIF-1αmRNA在HCC中的表达亦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并与肿瘤分化程度、包膜形成、血管侵袭、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COX-2mRNA、HIF-1αmRNA的表达均与MVD呈正相关(P〈0.05);COX-2mRNA与HIF-1αmRNA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COX-2和HIF-1α在HCC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了血管生成,且两者具有协同效应。

  • 标签: 肝细胞癌 环氧化酶-2 缺氧诱导因子-1Α 微血管密度
  • 简介: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肺腺癌(PA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9例PAC组织中COX-2和EGFR的蛋白表达。结果COX-2、EGFR蛋白在PA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92%、53.85%。在PAC中COX-2、EGFR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与癌旁增生肺组织、正常肺组织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COX-2的蛋白表达与病人吸烟、肺腺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P〈0.05)。而EGFR的蛋白表达仅与PAC病人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密切相关(P〈0.05)。在39例人肺腺癌中,COX-2、EGFR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06,r=0.470)。结论COX-2和EGFR在人PAC中呈高表达,二者可能协同促进PAC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和转移。

  • 标签: 肺腺癌 COX-2 EGFR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大体标本为红色胶状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2例临床发现的特殊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治情况,并回顾肾癌相关文献。结果临床2例肾透明细胞癌大体标本表现为均一红色,质软,胶状的特殊特点,其影像学及病理表现为典型肾透明细胞癌。结论在肾透明细胞癌大体标本可以表现为特殊的均一红色特点,其影像学为典型肾癌,大体标本与病理分期关系不明显。

  • 标签: 肾癌 透明细胞癌 胶状
  • 简介: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乳腺外科精确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2例女性患者均是经查体、B超检查发现右侧乳腺有占位性病变,疑为恶性,要求手术切除。行多排CT胸部平扫、乳腺3.0TMR平扫+增强检查获得CT和MRI的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立体模拟建模,而后打印,据此精准定位后手术。结果3D重建模型能清晰地显示乳腺解剖结构、肿瘤所在的三维空间及周围血供。精准定位后完整切除肿瘤,最大限度地保全腺体组织,手术时间大为减少。结论3D打印技术应用于乳腺肿瘤的手术治疗,能够清晰显示出解剖结构,辨识肿瘤毗邻血管,避免遗漏病灶,更有效地辅助术前规划,对提升乳腺复杂手术的安全性、加快手术速度,提高手术精确性有益,在乳腺外科精确手术治疗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 标签: 3D打印 精确手术 乳腺肿瘤
  • 简介:目的研究C02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CDK9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在癌细胞生长与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将宫颈癌Hela细胞株随机分为3组:A组Hela细胞株在压力为8mmHg的纯C02下通气4h,培养24h;B组Hela细胞株在压力为8mmHg的纯C02下通气4h,培养120h;C组Hela细胞株未进行C02处理,细胞株置于常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120h。采用RT-PCR法检测A、B、C组宫颈癌Hela细胞CDK9mRNA的表达。结果A、B组与C组比较,A、B组CDK9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B组与A组比较,B组CDK9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A组下调更显著(P〈0.01)。结论宫颈癌Hela细胞CDK9基因在C02作用下受抑制出现表达下调,且随C02作用时间越长,CDK9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越明显。

  • 标签: RT-PCR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9 宫颈癌细胞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复发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6例Her-2过表达乳腺癌复发转移患者,分析总结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复发相关因素及分子生物学行为。结果2例为胸壁局部复发,2例为锁骨上区域淋巴结转移,2例为远处器官转移;所有Her-2过表达复发患者术后病理均提示存在淋巴结转移:1-3枚淋巴结阳性2例;4-9枚淋巴结阳性2例;≥10枚淋巴结阳性2例;Ki-67表达〈15%0例;15%-50%3例,〉50%3例。结论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及Ki-67表达强度是Her-2过表达乳腺癌复发的重要因素,影响其预后。

  • 标签: HER-2过表达 乳腺癌复发 腋窝淋巴结 KI-67
  • 简介:目的检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Bcl-2及Bax的表达,探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凋亡调控因子的作用,进一步明确这些指标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并与乳腺癌常用的检测指标ER、PR进行比较分析,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中Bcl-2、Bax、ER及PR的表达,研究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乳腺癌组织中Bcl-2及Bax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55.0%。②Bcl-2与组织学分级呈显著负相关(x^2=9.6774,P=0.0097),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4.423l,P=0.0355)。而且在转移淋巴结个数为l~3个和〉/4个之间Bcl-2的表达有差异(x^2=5.1074,P=0.0238).③随着组织学分级的提高,Bax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各组间差异显著(P=0.0149);淋巴结转移组癌组织中Bax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446)。④Bax阴性表达病人的生存期明显长于阳性表达病人(p=0.0063,P=0.0009),而Bcl-2的阳性表达病人的生存期却明显长于阴性表达病人(P=0.0049),Bcl-2/Bax〉1组病人的生存期优于Bcl-2/Bax≤1组(B=0.0488)。③Bcl-2与Bax呈负相关,Bel-2与ER、PR呈正相关,Bcl-2/Bax比值与Eli呈正相关,Bax与Eli、PR之间均不具有相关性。结论Bcl-2的高表达与分化程度较低、无淋巴结转移或转移个数少以及较长的生存期有关,与Eli、PR呈明显正相关,是预后好的因素之一。Bax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呈负相关,Bax的高表达促进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乳腺癌组织中Bcl-2基因的高表达及Bax基因的低表达使Bcl-2/Bax比值高者恶性程度低,淋巴结转移少,ER的阳性率高,生存期长,低凋亡易感性与好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关。bcl-2与bax呈明显负相关,bcl

  • 标签: 乳腺癌 BCL-2 BAX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环氧化酶-2催化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的反应,在组织中呈诱导性表达,与肿瘤、炎症及疼痛等病理过程密切相关。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可降低肿瘤组织E-钙黏素表达,降低癌细胞的侵}袭性,减少癌细胞的浸润与转移。塞来昔布治疗胃癌的临床前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讨论近年来该领域的一些重要进展。

  • 标签: 环氧化酶-2 胃癌 塞来昔布
  • 简介:C-erbB-2是近年发现的与细胞增殖有密切关系的基因,它的表达状况与多种肿瘤的临床意义有关,C-erbB-2基因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已倍受关注,但该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价值还有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贲门癌组织中C-erbB-2基因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临床资料了解C-erbB-2基因蛋白表达的预后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104例贲门癌组织中C-erbB-2基因蛋白表达的状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贲门癌组织中C-erbB-2基因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及细胞膜,其癌组织的阳性率为55.8%(58/104),其中弱阳性率为20.2%(21/104),强阳性率为35.6%(37/104)。C-erbB-2基因蛋白过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PTNM分期密切相关。结合随访资料分析表明C-erbB-2基因蛋白的表达与预后有关,C-erbB-2基因蛋白强阳性表达者预后差。C-erbB-2基因蛋白表达阴性及弱阳性组1、3、5a的生存率分别为83.2%、35.5%、24.5%,而C-erbB-2基因蛋白表达强阳性组1、3、5a的生存率分别为50.0%、31.7%、21.4%。两组生存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erbB-2基因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浆膜是否受累及食管是否受累均无关。C-erbB-2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也无关。结论:C-erbB-2基因蛋白强阳性表达者与病变的进展及预后呈负相关。认为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C-erbB-2基因蛋白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可能有助预测贲门癌患者的预后。

  • 标签: C-ERBB-2基因蛋白 贲门癌 基因表达 细胞增殖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neu浓度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6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血清Her-2/neu的浓度,并与组织Her-2/neu表达比较,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和对化疗疗效、疾病进展时间(TTP)的影响。结果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血清Her-2/neu浓度与肿瘤组织中Her-2/neu表达有一致性(P〈0.001)。治疗前血清Her-2/neu水平与化疗疗效无关(P〉0.05)。化疗有效的患者血清Her-2/neu浓度从治疗前平均33.97ng/ml降低至化疗后22.11ng/ml,明显与患者化疗的反应率相关(P〈0.001)。结论晚期乳癌者在治疗过程中血清Her-2/neu浓度的变化可作为判断化疗疗效的指标。

  • 标签: 血清HER-2/NEU 晚期乳腺癌 化疗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骨盆良性肿瘤的流行学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骨盆良性肿瘤的认识及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北京积水潭医院肿瘤科1958年7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201例骨盆良性肿瘤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分析骨盆肿瘤的好发年龄、性别比例;回顾病理资料,确定肿瘤的病理类型;影像资料由两位高年资骨肿瘤专科医生阅片,确定肿瘤的解剖部位、影像学特点;综合上述资料按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发生部位、影像学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各骨盆良性肿瘤的流行学特点。结果男114例,女87例,男∶女为1.31∶1;发病年龄5~72岁,中位年龄28.0岁,平均30.1岁。20岁以下病例58例(28.86%),21~30岁52例(25.87%),31~40岁54例(26.87%),41~50岁21例(10.45%),50岁以上16例(7.96%)。较多见的有骨巨细胞瘤59例,骨软骨瘤53例,单纯性骨囊肿17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5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4例,软骨母细胞瘤13例。髋臼周围为肿瘤好发部位,骨巨细胞瘤及动脉瘤样骨囊肿具有较强侵袭性,易累及多个分区。结论骨盆良性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下人群,好发于髋臼周围。综合流行学情况及影像学研究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标签: 骨盆 盆腔肿瘤 流行病学研究 病理状态 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