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α-糜蛋白单纯液化引流与应用尿激酶冲洗抽吸引流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的54例颅内血肿患者分为对照组(应用尿激酶冲洗抽吸引流)20例及观察组(应用α-糜蛋白单纯液化引流)34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死亡率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死亡率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肿清除率、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第3d、5d、7d各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血肿治疗中应用α-糜蛋白单纯液化引流取得的效果优于应用尿激酶冲洗抽吸引流,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引流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alpha -糜蛋白酶 尿激酶 颅内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水腺苷脱氨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腹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46例经腹腔镜探查活检确诊的结核性腹膜炎和25例经腹腔镜探查活检确诊的腹膜癌,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理化检查等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腹水ADA和血T-SPOT.TB表现出显著差异性。结论腹水ADA及血T-SPOT.TB联合检测,对于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 标签: 结核性腹膜炎 腹水腺苷脱氨酶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脂(HL)的基因启动子514C/T多态性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03例高HDL-C患者和156名HDL-C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HL基因启动子514C/T多态性及其基因型,并探讨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高HDL-C组HL基因启动子514C/T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按TG与TC水平将高HDL-C组再分成2组进行观察,高HDL-C组1[TG≥1.70mmol/L和(或)TC≥5.72mmol/L]的等位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HDL-C组2(TG〈1.70mmol/L且TC〈5.72mmol/L)的等位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HDL-C组1中CC型者除载脂蛋白A1(ApoA1)及ApoA1/ApoB100外,其他血脂指标均明显高于同基因型的对照组(P〈0.05)。经过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与高HDL-C的发生有关(P〈0.05),而载脂蛋白B100(ApoB100)则与高HDL-C的发生呈负相关。结论:HL基因启动子514C/T多态性可能与脂质代谢有关。

  • 标签: 肝脂酶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治疗中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分析对患者心肌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在我院患者中随机入组56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选取时间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根据数字表法均分,纳入实验组的28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纳入对照组的28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不同时间段CK-MB、cTnI、呼吸机使用天数(2.1±0.4)d、入住ICU时间(3.3±1.1)d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明显更优(P<0.05)。2组患者心律失常及心衰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治疗中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心肌学指标。

  • 标签: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血液灌流 血液滤过 心肌酶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纯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现象,分析比较恩替卡韦(ETV)和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其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CHB或其他合并NAFLD患者,共有66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CHB合并NAFLD患者,对照组为单纯CHB患者;且两组患者都已服用(0.5mg/d)恩替卡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4、28周过程中的疗效,并作比较。结果两组转阴率在2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p<0.05),48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P>0.05);24,48周两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72,4.72,P<0.05),HBeAg转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9,0.52,P>0.05),在HBeAg血清转换率无显著性差异(X2=0.53,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因素的组合,显著降低患者的生化和ETV初始病毒学应答率和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学应答率无显著影响。

  • 标签: 单纯慢性乙肝肝炎 恩替卡韦 非酒精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奥曲肽联合凝血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止血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10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奥曲肽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凝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止血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是98.00%,比对照组高18.00%,止血时间需要(19.28±2.1)小时,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止血时间(27.85±2.5)小时,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奥曲肽联合凝血的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也会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奥曲肽联合凝血酶 临床疗效 止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NSE)和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肺癌与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1-2018.1收治的肺结核与肺癌患者各100例,及100例正常体检者,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NSE、CEA表达水平,比较不同患者NSE、CEA表达水平。结果肺癌患者在CEA、NSE水平上与肺结核及正常体检者相比显著较高(P<0.05),而肺结核患者与正常体检者在CEA、NSE水平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NSE、CEA应用于鉴别肺癌与肺结核时,能帮助临床区分肺癌与肺结核患者,为早期诊断肺癌提供重要依据,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肺结核 肺癌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癌胚抗原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血浆脂蛋白磷脂A2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方法选取83例急性脑梗死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组;另选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轻度、中度与重度组的血浆脂蛋白磷脂A2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浆脂蛋白磷脂A2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组间的血浆脂蛋白磷脂A2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显著(P<0.05),血浆脂蛋白磷脂A2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随着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增大而提高;血浆脂蛋白磷脂A2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41,0.493,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高水平的血浆脂蛋白磷脂A2和高敏C反应蛋白,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通过监测血浆脂蛋白磷脂A2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于指导治疗、评估预后、疗效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脂蛋白磷脂酶A2 高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9(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PubMed、Cochrane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与高血压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通过Stata12.0软件对各研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2142例患者和1041例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等位基因(TvsC);共显性模型(TTvsCC)、(CTvsCC);显性模型(TT+CTvsCC)合并OR分别为OR=1.363,95%CI(1.168,1.591),P<0.05、OR=1.675,95%CI(1.105,2.538),P<0.05、OR=1.298,95%CI(1.076,1.566),P<0.05及OR=1.364,95%CI(1.143,1.627),P<0.05。结论MMP-9基因1562C/T多个基因型与高血压间有明显相关性,但仍需多中心,不同的种族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多态性 高血压 Meta分析
  • 简介:人端粒RNA组分(humantelomeraseRNAcomponent,hTERC)基因是端粒的组成成分之一,其作用是作为端粒延长的RNA模板。鳞状上皮内瘤变是指鳞状上皮结构和细胞的异常,属于癌前病变,而子宫颈和食管是发生鳞状上皮内瘤变最常见的部位。子宫颈癌是全球第二大妇科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年轻化的趋势[1],其中鳞状细胞癌占80%~85%。食管鳞状细胞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

  • 标签: 人端粒酶RNA基因 人端粒酶RNA基因 鳞状上皮 子宫颈 食管 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消化并双歧三联活菌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22例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61例患者,观察组6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观察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复方消化并双歧三联活菌。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排便时间、排便次数及腹痛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的排便时间、排便次数及腹痛次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排便时间、排便次数及腹痛次数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采用复方消化并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术后胃肠功能,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普外科 围手术期 复方消化酶 双歧三联活菌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瑞替普院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87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87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患者)、对照组(44例患者),分别实施瑞替普院前静脉溶栓治疗以及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SOD、CK指标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瑞替普院前静脉溶栓治疗,取得显著的效果,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瑞替普酶院前静脉溶栓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替普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和GCS评分和血管再通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给予观察组阿替普溶栓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管再通率及GC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均较高,组间数据结果差异不具备可比性(P>0.05)。结论针对心源性脑栓塞患者采用阿替普溶栓治疗,其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意识障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替普酶 溶栓治疗 心源性脑栓塞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尿激酶、阿替普、尿激酶原急性ST-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我院2013.6-2016.6期间我院收治157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尿激酶(UK)组43例,阿替普(r-PA)组50例以及尿激酶原(Pro-UK)组64例。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阿替普组和尿激酶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尿激酶组(P<0.05),但是阿替普组和尿激酶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这表明在对急性ST-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阿替普和尿激酶原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相比尿激酶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尿激酶 阿替普酶 尿激酶原 心肌梗塞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双氯芬酸钠对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行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曲肽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奥曲肽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24h血淀粉水平及并发症(胰腺炎、高血淀粉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24h两组血淀粉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后检测值均略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双氯芬酸钠在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胰腺炎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 标签: 胰腺炎 ERCP 高淀粉酶血症 奥曲肽 双氯芬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冻干粉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及纤维蛋白原变化。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2018年2月9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凝血冻干粉治疗。比较两组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效果;止血平均耗时;治疗前后患者纤维蛋白原;治疗副作用率。结果观察组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平均耗时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纤维蛋白原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副作用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凝血冻干粉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纤维蛋白原,加速纤维蛋白原达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凝血酶冻干粉 奥美拉唑 消化道溃疡出血 临床效果 纤维蛋白原 变化
  • 简介:目的:利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链反应(FQ—RT—PCR)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α)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分析。方法:用PrimerExpressv2.0软件,根据GenBank提供的序列,在人IL-2RαmRNA的第2和第3外显子之间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提取总RNA,加入已优化的一步法FQ—RT—PCR反应体系,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后切胶回收,并与pUCm—T载体连接。制备好的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进行克隆。经测序分析确定为特异性片段后,用T7RNA聚合转录为cRNA,作为FQ—RT—PCR系列浓度标准品。评价FQ—RT—PCR检测IL-2RαmRNA的特异性、线性、精密度和探针稳定性等。定量测定HLA—B27阳性活动组与阴性非活动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RαmRNA基因的表达水平,结合血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探讨与炎症活动的相互关系。结果:成功构建了cRNA标准品。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7~107cells/ml,其批内CV8.4%,批间CV9.6%;扩增产物克隆的双向测序结果经BLAST比较、分析,证实为IL-2RαmRNA特异性片段。对各30例HLA—B27阳性与阴性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测定表明:与正常人对照组结果比较,HLA—B27阳性组与HLA—B27阴性组IL-2RαmRNA和sIL-2R都有明显增加(P<0.01)。IL-2RαmRNA对炎症活动评价的灵敏度为96.7%。结论:FQ—RT—PCR具有灵敏、特异、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IL-2RαmRNA与sIL-2R比较更能反映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免疫状态,可能为免疫药物的疗效评价和药物筛选提供基因表达水平上的信息。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IL-2RΑ 强直性脊柱炎 TaqMan mRNA检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当中,患者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A2的具体水平情况,以便为患者诊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再选择同期内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5名健康人作为参照组对象,两组实验对象都需要接受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A2的检测,对两组实验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对象,两组实验对象的数据在接受相关计算后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其体内血尿酸等主要指标要明显高于健康人,医生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等的时候可以参照相关临床指标,以保证患者诊治的科学性。

  • 标签: 冠心病 血尿酸 高敏C-反应蛋白 磷脂酶 血浆脂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兰索拉唑奥曲肽凝血三联用药在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疗效进行分析以及探讨。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3月到2017年12月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的对象,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试验组予以兰索拉唑奥曲肽凝血三联用药的方法,对照组则给予兰索拉唑凝血的方法。比较两组的结果。结果治疗之后,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偏高,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止血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偏优,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患进行治疗时予以兰索拉唑奥曲肽凝血三联用药的方法,临床取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兰索拉唑 奥曲肽 凝血酶 ICU重症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尾加压素Ⅱ(UST2)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eNOS)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二科的人群,行一般查体、全面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证实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筛查。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用药前行头部磁共振扫描、弥散加权像(DWI)、血管成像(MRA)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4天,于治疗前后评定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测定血清尾加压素Ⅱ及eNOS水平,并分析其尾加压素Ⅱ及eNOS水平的变化情况,同时详细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1.实验组实验者尾加压素Ⅱ表达水平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实验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eNOS)表达水平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3.丁苯酞对脑梗死血管内皮因子尾加压素Ⅱ(UST2)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eNOS)的作用及预后效果起正性改变。

  • 标签: 丁苯酞,急性脑梗死,UST2,eN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