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凸翻修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在我院行脊柱凸翻修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6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患者平均翻修的次数为(1.10±0.19)次,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59%,所有患者均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00%。结论对脊柱凸翻修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及患者平均翻修的次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 脊柱侧凸翻修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脊柱弯手术后的患者发生呕吐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式。方法从2015年7月期间至2016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的脊柱弯患者中选取60例,针对其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弯改善情况、弯类型、禁食时间等进行分析,探讨和术后呕吐的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弯改善情况和术后呕吐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组内患者的呕吐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弯类型、禁食时间与呕吐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2.05)。结论在脊柱弯手术后影响患者发生呕吐的因素,因此做好术前的临床观察以及护理对于预防患者术后呕吐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术后呕吐 脊柱侧弯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双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外冲击波碎石技术进行治疗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双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治疗时间、碎石成功率以及并发症人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显示实验组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其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优于气压弹道碎石78%(P<0.05)。使用体外冲击波碎石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显著少于气压弹道碎石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治疗双输尿管结石可使结石粉碎后排出体外,疗效显著且对输尿管不造成损伤,不伤及周围软组织。治疗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预后情况有促进作用并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双侧输尿管结石 临床疗效与意义
  • 简介: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股骨干骨折合并同股骨颈骨折17例,其中首诊漏诊8例,漏诊率47.1%。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5例,年龄22~74(平均45.5)岁。受伤原因:车祸伤5例,坠落伤2例,重物砸伤1例,自行摔伤1例。合并腰椎骨折1例、头部外伤2例、骨盆骨折1例。

  • 标签: 股骨骨折/诊断 股骨颈骨折/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青光眼对眼青光眼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6例恶性青光眼对眼青光眼患者。参照组对患眼实施复合小梁切除加透明角膜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观察组对患眼实施复合小梁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37%,比参照组81.58要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低于参照组的13.16%(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37%,比参照组81.57%要高(P<0.05)。结论对恶性青光眼对眼进行治疗,复合小梁切除术联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置入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视力,在临床中应用价值高,对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对侧眼青光眼 恶性青光眼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会阴切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会阴切分娩初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剖宫产初产妇200作为对照组。完善相关检查,并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对比两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会阴疼痛等情况,同时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盆底电生理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9.50%、盆腔器官脱垂Ⅱ期19.50%、会阴疼痛6.50%,均与对照组产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Ⅰ类肌纤维肌力异常21.00%、Ⅰ类肌纤维疲劳度异常93.00%、阴道动态压力异常76.00%,均与对照组产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初产妇分娩中行会阴切,会对产妇盆底功能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在临床实践当中,必须严格把握阴道切指征,充分结合产妇会阴条件,对各项相关指标严密监测,以减少不良影响。

  • 标签: 会阴侧切 初产妇 产后 盆底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愈来愈多的正畸医师和患者开始关注隐形矫治。无托槽隐形矫治与个性化舌矫治是隐形矫治的两种主要方式,两种矫治方式各有其特点。其中,无托槽隐形矫治相比于个性化舌矫治更适合对美观要求不高的患者;而个性化舌矫治则更适合于对牙齿外观有着特殊需求的患者。为方便患者对两种不同的隐形矫治方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两种隐形矫治方法的不同之处,方便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矫治方式。

  • 标签: 无托槽矫正 舌侧矫正 牙周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47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剖析并总结本组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通过胃镜确诊,包括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2例(46.8%)、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13例(27.6%)、消化性溃疡出血7例(14.8%)、急性胃黏膜出血5例(10.6%)。在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5.5%,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胃镜可有效诊断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缩肝丸治疗慢性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收集肝硬化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西医治疗对照组,缩肝丸治疗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成药缩肝丸治疗,治疗三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缩肝丸治疗慢性肝炎后肝硬化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缩肝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3月-2017年6月对我院接收的肝炎肝硬化62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看作研究组;同期另选取62例行健康体检者为参照组。经采取肝功能检验,比较观察检验结果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胆汁酸指标情况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血清胆固醇等指标情况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肝功能检验,可有效评定患者的肝组织受损情况,有助于临床对肝硬化发展情况予以深入了解,对治疗方案予以合理调整,加快患者机体恢复。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检验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肝硬化合并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肝胆管结石患者52例作为样本,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方法治疗,治疗组行腹腔镜下左肝切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330.30±10.48)min、术中出血量(310.69±20.04)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10±0.09)d、住院时间(9.00±1.10)d、治疗有效率96.15%、并发症发生率3.85%,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左肝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胆管结石,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肝硬化 肝胆管结石 腹腔镜下左肝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回归性分析本院2018年收取的120例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分别给予临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和个性化因人而异的合适手术方案治疗,对比2组患者之间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个性化适宜的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是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临床中出现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患者,给予个性化因人而异的适应手术方案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每个人的身体结构都是相同的,可肿瘤的大小却不相同,因此,不能够只选择单一化的手术形式。

  • 标签: 手术治疗 胃肠肿瘤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疾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全部的临床资料,其均接受生化检验项目检查。观察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如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直接胆红素(D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丙氨酸转氨酶(ALT)等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TP、CHE、ALB等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DBIL、γ-GT、AST、ALP、TBIL、ALT等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诊断肝硬化疾病时应用生化检验项目具有重要价值,其能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肝硬化疾病 诊断 生化检验项目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利尿剂和中医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利尿剂以及联合中医治疗,回顾性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腹水消退有效率、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85%、87.8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4%、69.70%(P<0.05)。结论联合使用中医和利尿剂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总体效果。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利尿剂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腹水使用中医治疗和利尿剂联合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2013年至2014年我院对5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7例患者接受利尿剂和保肝药物治疗,观察组29例患者接受对照组治疗内容,并增加中医辩证治疗。两组均治疗三个月,对患者的肝功能改善和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共有89.7%的患者治疗有效,对照组患者共有81.5%的患者治疗有效,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TBIL、ALT、ALB等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恢复速度和程度均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利尿剂和中医治疗联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效果比单纯的利尿剂治疗优秀,临床中可以考虑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中医治疗 利尿剂 肝硬化腹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钠对肝硬化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肝硬化患者,收取例数为120例,(收取时间-2016年1.20日至2017年1.20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按照血清钠水平分为血清钠正常组、低钠血症重度组、低钠血症中度组、低钠血症轻度组,分析各组患者并发症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低钠血症越严重,肝硬化患者并发症呈上升趋势,低钠血症重度组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血清钠正常组、低钠血症中度组、低钠血症轻度组等三组,P值<0.05,患者低钠血症越严重,病死率就越高,患者的预后就越差,低钠血症重度组病死率26.67%与其他三组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值<0.05。结论血清钠对肝硬化患者的并发症(肝肾综合征、低钾血症、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以及预后具有十分显著影响,患者程度越严重其预后就越差。

  • 标签: 血清钠 肝硬化 并发症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肝硬化疾病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项目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1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员1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时间是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检验并分析两组的生化项目。结果与对照组ALB、TP指标比较,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DBL、TBL、AST、ALP、ALT、TBA指标比较,观察组较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生化项目的检验可为肝硬化患者病情的诊断提供科学、准确的临床依据,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标签: 肝硬化 生化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2月到2014年7月期间,我院共收治了98例脾切除术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重视营养支持,严格肠道管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疼痛管理,重视健康指导,合理检查用药。对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后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患者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人均费用支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平均住院天数,人均费用支出明显下降(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加快病床周转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脾切除 门静脉高压 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