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试析产前超声心脏切面检查对室间隔缺损胎儿的检出价值。方法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从来我院进行接收产前检查的孕妇中选取了3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整理这些孕妇的病历资料,做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300例孕妇中有8例检查出了胎儿存在室间隔缺损问题,具体类型有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大动脉转位、合并其他系统畸形,分别有3例、1例、1例、1例、2例。结论产前超声心脏切面检查对室间隔缺损胎儿,有着一定检出价值,但是要注意检查方式的科学应用。

  • 标签: 超声心脏切面 产前检查 胎儿室间隔缺损 检出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儿系统型超声检测运用到生产以前胎儿畸形检测期间的成效。方法抽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孕产妇72例,给全部孕产妇予以胎儿系统型超声检测,并探究全部胎儿的畸形诊治检测状况。结果通过引产或是分娩就证明了,所有72例孕产妇内,总共出现了11例畸形胎儿,畸形胎儿的检出率即15.28%(11/72);生产以前系统超声型检测总共检测出10例畸形胎儿,畸形胎儿的检出率即90.91%(10/11);有1例胎儿出现了漏诊,漏诊率即9.09%(1/11)。结论借助生产以前系统超声型检测,可以对胎儿发生的畸形加以检测,极大地减少不健康胎儿出现的概率。

  • 标签: 产前胎儿畸形筛查 胎儿系统超声检查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和超声检查在泌尿系结石检查中的诊断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疑似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诊断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检查方式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X线对患者尿道、膀胱以及输尿管中下部分的诊断有效率明显优于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对输尿管上端及肾脏结石的诊断准确度明显优于X线检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与超声检查这两种方式对于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各具优势,二者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临床上诊断泌尿系结石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X线 超声检查 泌尿系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静脉脉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筛查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5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静脉脉彩进行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具体诊断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颅内血管狭窄检出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以低回声斑块为主,其余多为强回声斑块。结论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静脉脉彩等技术联合应用,可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筛查提供可靠的依据,且该方法具有价格低廉、快捷有效和连续监测等优点。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静脉脉彩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超声(TAS)与经阴道超声(TVS)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先后行TAS、TVS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TVS准确率明显高于TAS,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查后,子宫直肠窝积液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AS相比,TVS在宫外似孕囊影、宫外是否有混合性团块、外孕囊影中可见胚芽及胎心等方面显示更为清晰,两种检查方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TVS准确率高于TAS,且声像图显示更加清晰,但TAS仍是其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 标签: 经腹部 经阴道 彩色多普勒超声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腹部超声和腹部X线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表现,分析腹部彩超检查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将60例来我院就诊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分为腹部超声检查组(A组)和X线检查组(B组),分别采用对应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下患儿门静脉、肠壁积气等检查表现,对比肠壁积气的阳性率。结果经检查,腹部超声组对患儿门静脉诊断有效率、肠壁积气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X线检查组,两组数据差异较大,数据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严重影响新生儿健康,甚至会危及患儿生命。本文通过对比腹部超声和腹部X线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表现及阳性诊出率,发现腹部超声检查在NEC诊断中要优于腹部X线检查,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彩超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超声和CT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25日-2017年5月30日,其均同时接受超声检查和CT检查,对其疾病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T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其诊断的准确率与病理诊断相比,差异较小(P>0.05);CT诊断的准确率(97.00%)明显高于超声诊断的确诊率(86.00%),P<0.05。结论超声和CT在小儿阑尾炎患者诊断中应用,均具有较高的价值,其中CT诊断的准确率更高,但是其会对小儿的机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应首先为小儿实施超声诊断,在存疑的状态下可为患者实施CT检查

  • 标签: 超声 CT 小儿患者 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川崎病患儿与正常患儿心功能对比,从而为川崎病患儿早期明确诊断积极干预可减少心血管的受损,改善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02月至2018年02月在邵阳市中心医院诊断为川崎病的36例行心脏彩超检查的患儿,其中有冠状动脉扩张的15例与冠状动脉未扩张的31例使用高频探头获得左室射血分数;采集左冠状动脉内径、右冠状动脉内径、左室射血分数、Tei指数,川崎病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36例川崎病患儿中,Tei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左右冠状动脉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受损。结论1、临床诊断为川崎病儿童,冠状动脉未扩张,虽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改变,但是冠状动脉均提示存在受损。2、川崎病患儿心功能受损与冠状动脉扩张与否无关。

  • 标签: 高频探头 川崎病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应用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诊断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间我院收治的38例EH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入院做健康体检的3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皆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两组检查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平均值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发生斑块的概率是68.42%,对照组是21.05%,两组区别明显(P<0.05)。结论通过超声检查对EH患者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可获取显著的应用效果,其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检查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检查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接收的20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CT检查以及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检出诊断情况。结果20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确诊25例患者出现肝纤维化,超声检出22例,CT检出19例。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超声检查敏感度以及准确性均明显优于CT检查超声检查显示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个体患者门静脉内径、肝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以及肝静脉频谱变化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肝纤维化临床检出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慢性病毒性肝炎 肝纤维化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儿系统二维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在孕中期单胎妊娠诊断胎儿手足畸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来本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70例给予系统二维超声检查,实验组70例给予胎儿二维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对胎儿手足畸形进行筛查,观察两组检出率与诊断符合率。结果对照组孕妇检查后,胎儿手部、足部、脚趾显示率分别为94.29%、95.71%、92.86%;实验组孕妇检查后,胎儿手部、足部、脚趾显示率分别为98.57%、98.57%、97.14%,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胎儿手足畸形检出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中期单胎妊娠孕妇产检中,胎儿畸形筛查是主要检查项目,而应用胎儿系统二维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的检出率较高,能够为胎儿手足畸形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二维超声 实时三维超声 胎儿手足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应用在胎儿主动脉缩窄诊断中的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一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孕妇,随机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孕妇给予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组40例孕妇给予产前超声系统超声检查,比较分析两组诊断准确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0%,对照组为6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检查用于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能够提高诊断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

  • 标签: 产前超声检查 胎儿主动脉缩窄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金牛区2015-2016年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超声检查结果。方法入选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的已婚育龄妇女免费生殖健康检查3106例,均进行超声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育龄期妇女超声检查患病率为12.6%,其中子宫肌瘤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年龄为30-40岁的患病率为16.6%,明显高于年龄为23-29岁的患病率9.3%,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金牛区2015-2016年已婚育龄妇女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以子宫肌瘤为主,年龄偏大的育龄妇女的患病率更高,定期对育龄妇女进行免费生殖健康超声检查很有必要,通过超声检查,及早发现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方面的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育龄妇女 生殖健康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多层螺旋CT与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肥厚型心肌病诊断的对比评价。方法选取我院4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与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出25例肥厚型心肌病,阳性率为52.08%;多层螺旋CT诊断出48例肥厚型心肌病,阳性率为100%。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X2=30.247),P<0.05。结论心脏超声心动图对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多层螺旋CT心脏检查的范围广,图像清晰,整体效果优于心脏超声心动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 肥厚型心肌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索产前超声检查对早期筛查11~14孕周胎儿畸形特异性、敏感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检查的550例孕11~14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接受早期超声诊断筛查。观察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所有孕妇产前超声检查胎儿畸形检出情况,以及孕11~14周胎儿超声诊断特异性、敏感性及应用价值。结果胎儿产前超声检查胎儿畸形检出率为39.13%,孕11~14周胎儿超声诊断的特异度为92.24%,敏感度为88.89%,准确度则为92.18%,整体水平均相对较高。结论对11~14孕周胎儿畸形进行产前超声早期筛查,具有一定检出率,且产前超声检查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等均比较高,代表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可以作为一种相对有效的早期胎儿畸形筛查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早期筛查 胎儿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并分析超声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给予超声诊断,分析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价值及超声特点。结果100例患者,经超声诊断,93例诊断为子宫肌瘤,诊断准确率为93%(93/100),误诊率为7%(7/100)。其中,肌壁间肌瘤30例,浆膜下肌瘤34例,黏膜下肌瘤29例。关于超声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不均质回声、旋涡状不均质回声型,衰减回声型、肌瘤变性。结论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准确率高,清晰显示子宫肌瘤声像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子宫肌瘤 价值 超声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前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的应用意义研究。方法选取100例计划妊娠的妇女予以常规的甲状腺功能测定、疾病检查,并观察、统计检查的结果。结果本文研究中,检出妇科疾病发病率较高,排名首位,甲状腺疾病排名第二,且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的患者中,绝大部分为亚临床型甲减患者。结论因育龄期妇女的甲状腺的发病率较高,如不予以及时的治疗,将导致发生不良的妊娠结局,采取孕前检查甲状腺疾病,可促进产妇顺利妊娠。

  • 标签: 孕前检查 甲状腺功能 意义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诊断早期宫外孕时采用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的效果。方法利用抽签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明确诊断的82例早期宫外孕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阴道超声及腹部超声进行诊断,观察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宫外孕确诊率高于且漏诊率低于对照组(确诊率90.24%>68.29%;漏诊率9.76%<31.71%),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阴道超声在诊断早期宫外孕时的确诊率、漏诊率均优于腹部超声,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早期宫外孕诊断手段,有临床推广应用之价值。

  • 标签: 早期宫外孕 阴道超声 腹部超声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型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应用与超声检查特征。方法选2016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B型超声检查诊断,观察B型超声在子宫肌瘤病症诊断当中的临床价值。结果100例患者通过B型超声检查发现患者的子宫底部均有强回声团的存在,周围边界限相对清晰。横切面、斜切面检查发现子宫左侧角位置有直径大小相近强回声光团的患者有78例,发现子宫右侧角位置大小接近的强光团回声患者有22例。经B超检查诊断肌瘤的直径小于5厘米的患者有50例,子宫肌瘤直径5至9厘米的有20例。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B超诊断准确率为86.0%。结论B型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病症的诊断准确度较高,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应用价值,B型超声检查具备操作简便、无痛、无创与重复性较好、诊断准确度较高。

  • 标签: B型超声 子宫肌瘤 超声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在儿童偏头痛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偏头痛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象,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显示正常的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两组儿童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对比健康儿童与偏头痛患儿的脑血流速度情况。结果偏头痛患儿在发作期的MCA、ACA、PCA、VA、B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出现频率为从低到高依次为PCA<VA<BA<ACA<MCA;偏头痛患儿在间歇期的ACA、VA、B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频率为从低到高依次为MCA<ACA<PCA<BA<VA。结论偏头痛患儿在间歇期与发作期的脑血流动力学水平均异于健康儿童,经经颅多普勒能够准确判断脑血管功能状态,提高偏头痛的诊断准确率,为患儿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偏头痛 脑血流速度 颅多普勒检测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