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四种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胸前区部位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被确诊为AMI的6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排除AMI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行四种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比两组检测效果。结果观察组CK-MB、CK、cTnI及MY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发作3~6h后CK-MB、CK水平明显升高,6~12h达到峰值。治疗2~4d后,两项指标恢复正常。在症状发作后1~2h,MYO发生改变,5~12h到达峰值。CK-MB与cTnI在24h内变化基本一致,但是cTnl升高的持续时间更久,跨度更大,半衰期更长,7~10d后恢复正常。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四种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率,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心肌标志物 急性心肌梗死 检测
  • 简介:摘要:探究动机性访谈干预如何进行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改善自我管理能力。方法:采用随机法将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接诊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基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取动机性访谈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动机性访谈干预 血糖控制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患者的最佳康复方案,分析采取持续被动运动机联合早期康复指导方式的作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康复科于2020年3月-2022年4月诊治的8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患者回顾研究,40例对照组成员实施常规康复功能锻炼,其余40例研究组成员实施持续被动运动机联合早期康复指导,观察患者康复效果。结果:经康复锻炼后,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均有所改善,生存质量均有所提升,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优势更显著,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更大,功能恢复情况Lysholm评分提升更明显,生存质量SF-36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各项指标差异典型(P<0.05)。结论:持续被动运动机联合早期康复指导对患者康复影响较大,可促进膝关节活动度提升,更快恢复膝关节功能,确保患者较高的生存质量,针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患者的康复方案,可广泛应用。

  • 标签: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持续被动运动机 早期康复指导 影响
  • 简介:随着基因组序列的分析完成,当前基因领域的研究重点转向如何系统地解读并研究基因功能、构成与遗传性疾病间的联系。大多数复杂性状疾病均是在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下由不同数量的基因控制的疾病。一些复杂的航空航天疾病,如运动病、偏头痛、良性位置性眩晕等均属于复杂疾病。当前有学者认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及其相应的组合可能是导致上述复杂疾病的机制之一。

  • 标签: 单核苷酸多态性 人类基因组 航空航天医学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以信息-动机-行为模式作为康复护理手段,分析其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产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PFD治疗的83例产妇,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n=41,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n=42;信息-动机-行为康复护理),对比临床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PFD产妇GRRUG分级显著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信息-动机-行为模式 康复护理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妊娠期糖尿病女性应用动机保护理论后的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方法 随机选择了我院在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收治的 140例妊娠期糖尿病女性作为对象进行分析,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应用了动机保护理论,然后对其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 动机保护理论应用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 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羊水过多、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泌尿系统感染、剖宫产、窒息巨大儿、早产新生儿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研究所得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对妊娠期糖尿病女性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应用动机保护理论,不仅可以实现对血糖的有效控制,而且还可以改善其妊娠结局,进而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动机保护理论 妊娠期糖尿病女性 血糖控制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在高血压病患身上采取新型护理模式,该项模式主要基于动机行为转化模式,以探究其应用优势。方法:接受130例患者的时间段为2020年03月至2020年06月,分组操作为抽签,拆分成两组,各65例,分别采取常规、动机行为转化护理模式,对比其在血压、依从性、知晓率、生活品质上的应用差异。结果:试验组在SBP、DBP上的数值偏低,其依从性、知晓率均相对更高,其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更优(P

  • 标签: 高血压 遵医行为 动机转化 生活水平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结合降压保健操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预防保健中的实施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收治72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各36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降压保健操、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降压保健操。对两组血压水平、健康行为、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SP)对比(P<0.05);观察组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理职能、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对比(P<0.05)。结论 联合护理方案用于高血压预防保健,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动机行为 康复护理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以跨理论模型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12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计90例,按双盲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以跨理论模型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护理,比对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和自我效能评分相比对照组患者均更高,肠镜Baron评分相比对照组患者更低,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跨理论模型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干预价值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跨理论模型 动机性访谈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了详细研究基于互联网医疗与保护动机理论指导下的医联体对脑卒中患者全程康复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在2022年1月-12月所收治的8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非干预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则是实施基于互联网医疗与保护动机理论指导下的医联体全程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疲劳情况以及神级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干预组的FSS评分比非干预组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互联网医疗 保护动机理论 医联体 脑卒中患者 全程康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针对银屑病患者采用信息-动机-行为模型为指导的护理效果以及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银屑病患者(共92例),作为参考对象。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46例,试验组4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信息-动机-行为模型为指导的护理模式,根据所得数据,对比两组患者负性面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采用信息-动机-行为模型为指导的护理模式后,试验组患者负面情绪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银屑病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机行为转化为指导下的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与认知能力所产生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6例患者接受动机行为转化为指导下的康复护理,对照组46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患者的血压水平、护理依从性、知识知晓率与自我护理能力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SBP水平与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自我护理能力指标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动机行为转化为指导的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在对患者血压水平施加有效控制的同时,也能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对高血压的认知能力,从而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带来显著提升。

  • 标签: 动机行为转化 康复护理 老年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以保护动机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研究时间起于2022年10月,止于2024年1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数为76,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38;其中,常规护理干预用于对照组,以保护动机为理论的护理干预用于实验组,就2组护理效果展开比较。结果:急救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比较,实验组各项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心功能指标分析,实验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指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心脏不良事件情况分析,实验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以保护动机为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稳定患者状态,以较高的安全性保障机制,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 保护动机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个体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录2022.3——2023.3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合计收录样本量为60例,将其应用摸球法进行分组并开展不同临床护理手段,比较组间护理效果差异。纳入对照组、观察组样本量均有30例,所对应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个体化护理。结果:于护理前后测定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指标均以观察组更低,P<0.05。入组时组间自护能力差异较小,护理后ESCA评分值各维度均以观察组更高,P<0.05。SF-36评分以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个体化护理,对于促进患者血压水平降低,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价值显著。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保护动机理论 个体化护理 血压水平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尿毒症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PMT)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改善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价值。方法:本研究信息采集时间段控制在2021.11~2023.11,80例我院收治的MHD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1:1)的形式分配为对照和研究2组,对照:N=40例,常规护理;研究:N=40例,基于PMT的综合性护理模式;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例数远比对照组数据要低(P<0.05)。结论:将基于PMT的综合性护理应用于MHD尿毒症患者的护理服务中,有助于控制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 标签: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性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尿毒症 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