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94年10月~1998年12月经采用牵引、理疗、局封、内服、外敷中药治疗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14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病人共144例;男98例,女46例,年龄25~65岁,病程2d~4年7个月;项部及肩部、双肩胛骨间区一处或多处或广泛性压痛者125例,颈部活动时有弹响声97例,双上臂肌肉酸胀痛48例,单侧上肢到手指患痛、麻木65例,伴双侧上肢串痛麻木15例;头枕和头顶痛51例,夜间疼痛难忍45例。压头转颈试验阳性99例。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43例。本组病人均有X线摄片表现颈椎椎体缘不同程度骨质增生者107例;钩椎关节形成者108例,有1个或2个间隙的

  • 标签: 中西结合 治疗颈椎病 舒筋散痛颗粒冲剂 甲基强的松龙 颈椎牵引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脑卒中患者 12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结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5.166 , P < 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效果显著。

  • 标签: 脑卒中 针灸 康复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胃癌和大多数的实体肿瘤一样,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了大量基因的改变,因此胃癌也同样被认为是一类基因异常的疾病。2003年,我们与斯坦福大学就胃癌基因的表达状况进行了合作研究,采用代表大约30300不同基因的cDNA芯片,发现在胃癌组织中大约5200个基因表达水平至少改变了2.5倍。其中2656个基因的改变在胃癌组织与非癌组织中存在明显不同。多数基因涉及了细胞周期、染色体扩增、

  • 标签: 胃癌基因 临床基础 基因异常 诊治 CDNA芯片 基因表达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利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脑出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脑出血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9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药进行脑出血病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进行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例数为44例,例有效率为72.00%,治疗组的治疗有效例数为55例,有效率为93.0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的患者通过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比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并且对于改善患者的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及促进血液肿块的吸收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中西结合 脑出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中西药对胃溃疡的治疗各有其方法。中医的治疗理念是调整体内气血运行以达阴阳平衡[1],针对不同证型,给予相应方药,可有效治疗脾胃失调。西医根据胃溃疡的不同病因也会选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西医主要使用的药物类型有:抗酸药、保护胃黏膜药和抗菌药。单独采用西药治疗,疾病容易反复发作,且人体会对药物逐渐产生耐受性。为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开始逐渐探索中西药的结合治疗,发挥中西药结合的优势。

  • 标签: 胃溃疡 中药 西药 中西药结合
  • 简介:摘要伴随着近年来我国针灸医疗技术的推广和广泛应用,在国内外都得到了普及和推广,也日益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和接受。针灸推拿和康复理疗结合起来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二者能够相互结合的范围与要点,希望能取得临床上保健与康复的更好疗效。

  • 标签: 中医 针灸 推拿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颅内肿瘤为正虚邪毒内蕴,脑瘤本虚以肝肾亏虚、气血两亏多见,标实以痰浊、淤血、风毒多见。初发邪盛而正虚不显,中晚期则虚实夹杂。治疗基本原则是扶正祛邪。分清虚实主次,辨别邪正盛衰,立足扶正祛邪并施,做到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助邪。只有辨证精确,配伍得当,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瘤要从四个方面入手辨证论治、辨病论治、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参考临床报道和名家经验。做到整体和局部治疗结合,宏观和微观治疗统一,制定有效的抗肿瘤措施,调整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脑瘤 本虚标实 扶正祛邪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结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通过针灸结合逍遥散加减疏肝健脾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PSQI量表分值及中医症状评分在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SQI量表及中医症状评分分值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针灸结合逍遥散加减结合治疗失眠,配合情志疏导,疗效较好。

  • 标签: 针灸 逍遥散 肝郁脾虚 失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外敷熏洗及痛点封闭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中药外敷,熏洗及痛点封闭。结果:总有效率96%。结论:中药外敷,熏洗及痛点封闭是治疗跟痛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足跟痛 熏洗治疗 外敷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