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人工道患者道抽吸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研究其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ICU收治的2653名建立人工道患者中,在道抽吸时发生并发症的70例病人,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出现的并发症有(1)呼吸道粘膜损伤出血,(2)气管导管移位滑脱,(3)低氧血症,(4)心律失常,(5)心脏骤停,(6)肺不张。吸痰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时机、合适的吸痰管、适当的吸力、掌握气囊充气量、正确地固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以及监测生命指征等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人工道患者在道抽吸时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进而危及生命,熟练地掌握道抽吸技术是人工道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措施。

  • 标签: 人工气道 抽吸 并发症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道护理核查单在成批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日昆山爆炸事故患者35例为实验组,采用自行设计烧伤患者人工道护理核查单,记录患者道护理的过程,核查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道评估、道护理措施、道护理评价4部分,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采取针对性地气道护理干预措施.另选取于2012年1月—2014年7月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气管套管意外脱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气管套管意外脱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设计的人工道护理核查单能够更为完整、准确记录患者道相关病情变化,显著降低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关键词成批;烧伤;人工道;核查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2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面积烧伤合并道损伤患者伤情重,死亡率高,其中早期上呼吸道梗阻是直接威胁患者。患者一经确诊为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应立即在6h内水肿不明显时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后,由于呼吸道黏膜受到损伤,防御功能下降,从而增加感染的机会。因此,必须重视道护理,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 标签: 大面积烧伤 气道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水平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确诊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79例,随机分2组,35例常规予以吸氧、利尿、强心及扩血管等治疗纳入对照组;44例联合双水平道正压通气治疗纳入观察组。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PaO2、S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2.86%,组间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道正压通气用于急性心源性肺气肿治疗可有效促进低氧血症改善,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应用在ICU人工道患者中的效果,讨论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ICU人工道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效果较好,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24.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人工道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不仅能够提高机械通气的疗效,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ICU 人工气道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人工道建立、胃管置入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诊的78例建立人工道患儿,均行胃管置入,观察置入情况,探讨护理体会。结果78例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达91.1%(71/78)。结论建立人工道患儿,抬高床头30度,采用边插边注的方式,行胃管置入,配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人工气道 胃管置入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五运六气学说是一门主要研究天时气候变化与人体生命规律的学说,而冬季瘙痒症作为一种顽固性疾病,恰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常发生于秋末及冬季,多因气候骤冷所诱发,根据这一规律,结合每年的运气特点,运用五运六理论治疗冬季瘙痒症会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 标签: 五运六气 冬季瘙痒症 气候变化 病因病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重症哮喘PICU机械通气治疗中气道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2月-2019年4月本院PICU接诊且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哮喘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原理将之分成试验和对照2组(n=30),对2组都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加用道护理。分析2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采取道护理法对PICU接诊且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哮喘患儿进行干预,可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重症哮喘 应用价值 PICU 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中医益气健脾法为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主要辨证施治法,综合《内经》及历代医家论著并结合个人临床总结阐明益气健脾兼活血行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必要性,为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提供了合理的参考。

  • 标签: 小儿厌食症 益气健脾 兼活血行气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道分级管理的效果研究。方法:采取分组比较的方式,选取80例近期在本院ICU病房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80例患者均分两组,组别设置为:观察组n=40例,实施道分级管理护理干预,对照组n=40例,实施常规呼吸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气血指标、肺功能指标、预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给予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道分级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及呼吸动力学指标,提高病人机械通气治疗中氧合状态,减少病人机械通气并发症,有利于改善病人预后,护理效果显著,可以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气道分级管理 呼吸动力学指标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人工道护理。方法:选取ICU机械通气患者共42例,回顾性分析人工道护理措施。结果:31例完全脱机,10例拔管后呼吸急促,再次插管,1例因全身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科学护理将促进患者的康复过程。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病人在人工道上的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从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40名病人中,选取其中70名病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他们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对两组病人的疗效、并发症及病人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使用机械通气的时间、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人工气道 护理体会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48例气管切开患者行持续道内湿化的临床分析。方法  对呼吸道不畅的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即使用输液泵持续缓慢的将湿化液泵入道内。结果  解除了呼吸道的梗阻,稀释痰液,保护呼吸道内纤毛系统的功能,保持呼吸道的通常。结论  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持续道内湿化,促进了呼吸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持续气道内湿化 气管切开 呼吸道不畅
  • 简介:摘要:道管理是急诊和重症医学科医生面临的重要任务,是治疗和挽救生命的关键。目前临床上主要依靠声门上道分析(TTNA)评估道阻力、利用声门插管和气管导管评估道壁阻力,但其不能用于道病变的诊断和分期,也无法客观反映患者的道情况。因此,对急诊和重症患者进行道评估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道超声技术在气管内插管和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 标签: 患者 气道超声 评估 应用 急危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