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左西孟旦与左尼汀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参与实验,入选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划入两组,Ⅰ组(n=20)接受左尼汀单药治疗,Ⅱ组(n=20)同时配合左西孟旦治疗,对比评估两组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相比Ⅰ组,Ⅱ组在临床药效(95.0%)上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在LVEF、LVEDd等指标值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Ⅱ组相比Ⅰ组在上述心功能指标上均显著改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左西孟旦配合左尼汀治疗,能够显著提升药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荐。

  • 标签: 顽固性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左卡尼汀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左尼汀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中的治疗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本市某三甲医院接受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治疗的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病毒性心肌炎患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左尼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5.12%,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2.13%,对照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2.14%,患者治疗满意度为80.35%,对比两组治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采取左尼汀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有效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治疗推广价值。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急性期治疗 左卡尼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模式镇痛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因切口浸润在加速康复外科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择期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多模式镇痛复合0.375%的罗哌因切口浸润进行镇痛;观察组患者使用多模式镇痛复合0.5%的罗哌因切口浸润进行镇痛。观察两组患者镇痛疗效。结果对于加速康复外科术后患者进行镇痛措施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要轻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的时间以及剂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选择择期加速康复外科手术的患者使用多模式镇痛复合0.5%罗哌因切口浸润进行镇痛处理,能够明显提升临床镇痛效果,并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有助于患者胃蠕动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多模式镇痛 浓度 罗哌卡因 加速康复外科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分别实施维格列汀和阿波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9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所有受试者均实施常用饮食和运动控制,另分别给予维格列汀和阿多糖治疗。对比不同药物血糖控制效果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血糖调控效果与B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A组总有效率高达92.57%,而B组仅为81.76%,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与B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且A组合计构成比(2.70%)远高于B组(12.16%),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维格列汀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血糖调控效果和安全性均明显优于阿波糖,更具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糖尿病 维格列汀 阿卡多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罗哌因对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影响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分组方法进行研究,调查时间为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进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选择210例患者随机分为低、中、高三个浓度组别,每组患者均为70例,低浓度组选择采用0.45%的甲磺酸罗哌因进行麻醉,中浓度组选择采用0.6%的甲磺酸罗哌因进行麻醉,高浓度组选择采用0.9%的甲磺酸罗哌因进行麻醉,对于不同浓度的罗哌因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从结果而言,本研究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本研究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的低浓度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比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超声引导之下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为患者选择采用低浓度的罗哌因进行麻醉可以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同时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不同浓度 罗哌卡因 神经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西平与其他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45例经癫痫门诊诊治的带有局限性的癫痫患儿,按照用药的先后顺序分成1组和2组,1组33例,2组1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性。结果1组33例患儿,有15例(45.45%)的癫痫发作症状完全被控制,总效率为83.5%,奥拉西的使用总剂量为18.9~42.8mg/(kg·d),平均28.5mg/(kg·d),其中10例完全使用奥西平药物治疗无发作症状;2组患儿使用奥西平加乙拉西坦进行治疗,发作率减少至55%以上,治疗效果极佳。结论将奥西与其他抗癫痫药物结合治疗小儿癫痫更有效、更安全,患儿的耐受性更高,在临床治疗小儿癫痫疾病上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奥卡西平 小儿癫痫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以沙美特罗替松及噻托溴铵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沙美特罗替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联合应用噻托溴铵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为(1.09±0.12)分,对照组为(1.73±0.31)分,(P<0.05)。结论针对中重度稳定期的COPD患者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替松和噻托溴铵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缓解其临床症状,该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中重度 稳定期 沙美特罗特卡松 噻托溴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COPD患者应用泊芬净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泊芬净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泊芬净治疗老年COPD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老年COPD 卡泊芬净 侵袭性真菌感染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后多西他赛联合培他宾化疗及同步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术后采取多西他赛联合培他滨化疗及同步放疗治疗的5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同步化放疗组,同时选取采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和5-氟尿嘧啶单纯化疗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单纯化疗组,并比较两组患者1年、3年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同步化放疗组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与单纯化疗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化放疗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化疗治疗相比,采取多西他赛联合培他宾化疗及同步放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且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容易接受,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进展期胃癌 多西他赛 卡培他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马西平与醒脑静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20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单纯的卡马西平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静联合马西平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累及导联数、癫痫放电指标,患者治疗后的生活指标,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累及导联数、癫痫放电现象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上对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更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治疗后,采用醒脑静联合马西平治疗后,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醒脑静 卡马西平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9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维地洛)和对照组(美托洛尔)各48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P<0.05)。治疗前两组LVEDD、LVEF、E/A和6min步行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F、E/A和6min步行试验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LVEF、E/A和6min步行试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地洛治疗CHF的效果优于美托洛尔,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临床上可优先选用。

  • 标签: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卡维地洛 美托洛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叶洋地黄双苷联合复方托吡胺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有视疲劳症状患者136例(272只眼),所有患者予七叶洋地黄双苷联合复方托吡胺滴眼液治疗,用药期间观察患者眼部症状和全身反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8.2%,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联合复方托吡胺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视疲劳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七叶洋地黄双苷 复方托吡卡胺 青少年视疲劳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泊三醇软膏和卤米松乳膏序贯疗法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3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51例。序贯疗法组采用泊三醇软膏和卤米松乳膏序贯治疗;联合疗法组采用泊三醇软膏和卤米松乳膏联合治疗;卤米松组45例,单卤米松乳膏治疗;治疗第4、8、12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序贯疗法组有效率70.59%,联合疗法组有效率72.55%,卤米松组有效率41.18%,序贯疗法组和联合疗法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卤米松组(P<0.05),但序贯疗法组和联合疗法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序贯疗法组低于联合疗法组和卤米松组。结论泊三醇软膏和卤米松乳膏序贯疗法和联合疗法治疗白癜风均安全、有效,且序贯疗法不需要长期使用激素,不良反应小。

  • 标签: 卡泊三醇软膏 卤米松乳膏 白癜风 序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采用利多因和胺碘酮治疗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2月接受治疗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50例,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利多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对治疗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相对于用传统的利多因来治疗对患者更具有安全、有效的作用,可以将胺碘酮作为治疗急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室性心律失常 利多卡因 胺碘酮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戊酸雌二醇配伍利多因在绝经后取节育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选择组在绝经后取节育环治疗中的应用戊酸雌二醇配伍利多因,对照组在绝经后取节育环治疗中的应用戊酸雌二醇,比较研究对象有效率和患者疼痛阈值。结果选择组患者节育环取出总有效率、无痛或轻痛比例分别为100.0%、92.0%,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配伍利多因可提高绝经后取节育环成功率,减轻痛苦。

  • 标签: 戊酸雌二醇 伍利多卡因 绝经 节育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尼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230例自体瓣膜心内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左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1%(108/11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26%(90/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尼汀联合抗菌药物在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左卡尼汀 抗菌药物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房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比较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房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根据CochraneHandbook5.0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个RCT(总计880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维地洛较美托洛尔更能明显减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房颤的发生率〔OR=0.51,95%CI(0.38,0.70),P<0.0001〕,但对术后脑血管意外〔OR=3.06,95%CI(0.12,76.64),P=0.5〕,血压的控制〔平均收缩压WMD=1.44㎜Hg,95%CI(2.95,5.82),P=0.52;平均舒张压WMD=-0.33㎜Hg,95%CI(-1.76,1.11),P=0.66〕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维地洛能明显降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房颤的发生率,但对术后脑血管意外及术后血压的控制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卡维地洛 美托洛尔 冠状动脉搭桥术 房颤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恩替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恩替韦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积极的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恩替卡韦 胸腺肽a1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容量罗哌因行突破感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尺神经阻滞不全发生率。方法选择需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各20例。A组行突破感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术,成功后注药0.3%罗哌因40ml;B组行异感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术,成功后注药0.3%罗哌因30ml.观察两组病人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尺神经阻滞不全发生率。结果两组的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A组尺神经阻滞完全,麻醉效果优、操作简便。结论大容量罗哌因行突破感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尺神经阻滞完全,麻醉效果优,更适用于基层医院。

  • 标签: 容量 肌间沟臂丛 突破感法 异感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用维地洛与曲美他嗪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重点筛选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本院救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9例,以不同药物为依据进行分组实验组(n=45例,以维地洛与曲美他嗪联合救治),参照组(n=44例,以常规抗心衰救治),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照。结果行不同方法救治后,实验组“有效率”95.56%、“LVEDD”(55.11±2.21)mm、“LVESD”(47.03±1.56)mm、“LVEF”(44.06±1.09)%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79.55%、(60.06±3.11)mm、(51.22±1.40)mm、(38.19±1.84)%,(P<0.05)。结论在衰竭患者展开救治工作时,选用维地洛与曲美他嗪联合救治,可在大大提升机体有效率的基础上,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卡维地洛 曲美他嗪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