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方黄柏液、氯他定糖浆联合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湿疹患儿8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儿氯他定糖浆联合硼酸治疗,观察组患儿复方黄柏液联合氯他定糖浆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两组均没有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复方黄柏液、氯他定糖浆联合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方黄柏液 氯雷他定糖浆 小儿湿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芩利胆汤加减联合氯他定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134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予以黄芩利胆汤加减,氯他定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氯他定口服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1个月,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7.6%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黄芩利胆汤加减联合氯他定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慢性湿疹 黄芩利胆汤 氯雷他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贝拉唑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给予贝拉唑肠溶片、金双歧,对照组仅予贝拉唑肠溶片。结果4周后观察组消化道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4周后消化道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贝拉唑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微生态制剂 雷贝拉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贝拉唑与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对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疗效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在消化内科就诊的120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腹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5.3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8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根治率为96.4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贝拉唑与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对胃溃疡患者的腹痛缓解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胃溃疡 雷贝拉唑与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 治疗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卡托普利与米普利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2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21例),米普利组(21例),治疗6个月,观察综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C反应蛋白。结果卡托普利组综合心血管事件8例(38%),米普利组组5例(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9),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降低C反应蛋白方面米普利优于卡托普利(p>0.05)。结论米普利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疗效可能优于卡托普利,但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卡托普利 雷米普利 稳定性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法莫替丁20mg/次,每天两次,实验组患者采用贝拉唑10mg/次,每天2次。两组患者同时服用阿莫西林1000mg和替硝唑500mg,两周为一疗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HP根除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好,而且对HP的根除率高。

  • 标签: 雷贝拉唑 阿莫西林 消化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扎格钠联合红花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2011年7月收住的TIA病人7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人,对照组常规抗凝,控制血压,血糖,应用奥扎格钠静点,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针静点。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奥扎格雷钠 红花 短暂性脑血管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贝拉唑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均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每晚20mg,连续14d为一疗程,轻度患者1~2疗程,中度2~3疗程,重度3~5疗程。结果治疗组服用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后胃疼、胃胀、烧灼感消失,电子胃镜及幽门螺旋杆菌碳14检测结果正常。结论贝拉唑钠肠胶囊有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防止病情恶化,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因而认为贝拉唑钠肠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十二指肠溃疡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口服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采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72.5%),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治疗脑梗塞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斯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 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贝拉唑、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联合医治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医治的9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均施以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医治,对照组加用奥美拉唑;观察组加用贝拉唑。比较2组临床医治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拉唑、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联合医治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采纳与推行。

  • 标签: 雷贝拉唑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 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针对冠心病在介入治疗血管中应用氯吡格在预防不良事件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均等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而试验组应用氯吡格。统计冠心病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出现的局部出血、血栓等不良事件,以及用药24h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等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出现的局部出血、血栓等不良事件人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可见,P<0.05。试验组患者用药24h后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等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显著可见,P<0.05。结论临床针对冠心病应用氯吡格治疗可以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改善患者用药后的血小板聚集,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氯吡格雷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心血管不良事件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探究选择注射用贝拉唑钠对应激性黏膜病变进行预防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非盲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计20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100例给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商品名潘妥洛克,每次40mg,每日2次)治疗;试验组100例给予注射用贝拉唑钠(商品名奥加明,每次20mg,每日2次)治疗,对比两组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出血的有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6%(86/100),治疗无效率为14%(14/100);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95/100),治疗无效率为5%(5/100)。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中患者常因为治疗使得胃肠道受到刺激,出现应激性黏膜病变,选择注射用贝拉唑钠对患者进行治疗以期预防黏膜病变的出现,有较好的预防效果,预防的有效率高,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患者 注射用雷贝拉唑钠 应激性黏膜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吡格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2日—2018年10月25日就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00例,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50例/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氯吡格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效果显著。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急性心肌梗塞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贝拉唑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A、B两组均进行阿莫西林与替硝唑的基础治疗。A组作为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奥美拉唑;B组作为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贝拉唑。结果A组作为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奥美拉唑一天、三天、一周后疼痛缓解率分别为61.25%、75.00%、96.25%,溃疡治疗总有效率为97.5%,Hp根除概率为71.25%;B组作为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贝拉唑一天、三天、一周后疼痛缓解率分别为78.75%、87.50%、97.50%,溃疡治疗总有效率为98.75%,Hp根除概率为88.75%。与A组比较,一天、三天缓解率有显著差异,Hp根除概率差异显著。结论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效果好,可以尽快降低患者疼痛,促进溃疡部位较早、全面愈合,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 标签: 雷贝拉唑 胃溃疡 安全性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纤溶酶联合奥扎格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2例进展型脑梗死按入院的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肠溶阿斯匹林、阿洛伐他汀钙、依达拉奉、神经营养剂等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以常规的内科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纤溶酶联合奥扎格钠,疗程均为14天。结果两组的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SD)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8%)与对照组(62.5%)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均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结论纤溶酶联合奥扎格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疗效可靠。

  • 标签: 纤溶酶 奥扎格雷钠 进展型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地氯他定的药理作用以及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0年5月到本院治疗的4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口服地氯他定药物,每天一次,每次5毫克,连续治疗15天,对照组患者进行口服氯他定药物,每天一次,每次10毫克,连续治疗15天,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在治疗过敏性鼻炎上的效果,对地氯他定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效果显著病例15例,有效病例5例,无效病例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效果显著病例12例,有效病例6例,无效病例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8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临床症状都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提高,总有效率都达90%以上。结论地氯他定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具有显著缓解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的作用,药理作显著,且安全性理想。

  • 标签: 地氯雷他定 药理作用 过敏性鼻炎方面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氯他定糖浆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方法将荨麻疹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口服玉屏风颗粒,5克/次,3次/日,氯他定糖浆10mg,1次/日;对照组口服氯他定糖浆10mg,1次/日;两组均分别于用药3周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7%和7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氯他定糖浆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

  • 标签: 氯雷他定糖浆 玉屏风颗粒 慢性荨麻疹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国产和进口硫酸氢氯吡格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成本。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进口硫酸氢氯吡格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国产硫酸氢氯吡格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成本。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改善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本对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产和进口硫酸氢氯吡格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相当,国产硫酸氢氯吡格价格低,性价比更优,值得推广。

  • 标签: 国产 进口 硫酸氢氯吡格雷 冠心病 疗效 成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贝拉唑联用莫沙比利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4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贝拉唑联用莫沙比利治疗方法,70例)和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方法,70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Hp(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结果实验组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慢性胃炎患者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拉唑联用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雷贝拉唑 莫沙比利 慢性胃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扎格钠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钠与丹参川芎嗪静脉注射,疗程14d。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扎格钠联合丹参川芎嗪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急性脑梗死奥扎格雷钠丹参川芎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