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手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需要行手部或者前臂手术的患者3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实验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穿刺后的起效时间以及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起效时间以及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手外科手术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定程度的延长了麻醉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神经刺激器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手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癌基因bcl-2与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应用对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协同作用。方法培养PC12细胞至对数生长期,用100感染复数(multiplicityofinfection,MOI)的携带bcl-2基因的慢病毒质粒及未携带bcl-2基因的慢病毒质粒感染PC12细胞。再将其分为A、B、C、D、E、F六组,A组为bcl-2-PC12细胞培养液中不加H2O2及NGF(bcl-2-PC12组);B组为bcl-2-PC12细胞培养液中加H2O2(bcl-2-PC12+H2O2组);C组为bcl-2-PC12细胞培养液中加H2O2及NGF(bcl-2-PC12+H2O2+NGF组)。D组为NC-PC12细胞培养液中不加H2O2及NGF(NC-PC12组);E组为NC-PC12细胞培养液中加H2O2(NC-PC12+H2O2组);F组为NC-PC12细胞培养液中加H2O2及NGF(NC-PC12+H2O2+NGF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采用BCA(bicinchoninicacid)法检测bcl-2基因表达蛋白浓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细胞凋亡率较D组低(u=2.16,0.02<P<0.05),B组较E组低(u=2.38,0.01<P<0.02),C组较B组低(u=2.27,0.02<P<0.05)及较F组低(u=2.83,0.02<P<0.05),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A组bcl-2基因表达蛋白浓度高于D组(t=2.87,0.005<P<0.002),B组高于E组(t=2.75,0.01<P<0.05),C组高于B组(t=2.16,0.02<P<0.05)及F组(t=2.23,0.02<P<0.05),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bcl-2基因及NGF均对正常神经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能够增强神经细胞的抗损伤能力,二者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

  • 标签: bcl-2基因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细胞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肢周围神经损伤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疗效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四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62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患者选择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28天的模式,对照组患者选择用甲钴胺联合B族维生素治疗28天的模式,评估患者治疗14天及28天的疗效,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4天及治疗28天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36、0.020。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当p值为0.520。结论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的模式的临床效果好于B族维生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的模式,联合用药不增加不良反应,且耐受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鼠神经生长因子 甲钴胺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最佳手段。虽然该手术具有一定的优点,但也存在并发症的可能。如处理不好将危及患者生命,所以术后护理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368例该类患者实施严密的术后护理,做好出院指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护理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改进前列腺切术后患者护理方法,降低术后泌尿道感染率。方法对前列腺切术后患者尿道口清洁消毒后用无菌纱布遮盖至无分泌物流出。结果提高了患者与护理者的满意度,降低了排尿困难与泌尿道感染率。

  • 标签: 改进护理方法 降低感染率 提高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408例患者心运动平板试验的结果,探讨其心电图特点、及其结果阳性者中与40例冠脉造影的对比分析,与冠心病的诊断的符合率,加强临床工作着对心运动平板的临床应用的认知。方法分析1年来408例患者的心电平板试验资料。结果阳性者中40例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结论本文资料显示心运动平板试验在早期冠心病,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及其心功能的评估及预防心脏猝死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电运动平板试验 冠心病 冠脉造影 心脏猝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室风暴的急救与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17例心室风暴患者的急救与监护,针对性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抢救成功15例,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88.9%。结论密切观察病情,正确识别心室风暴的预警信号,及时实施有效的电复律/除颤,以及针对原发疾病和诱发因素,制定并实施高质量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急救与护理 心室电风暴 护理措施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6期
  • 机构:发表于国际杂志《PLoSO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曼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40位志愿者进行研究,揭示了电刺激如何加速伤口的愈合。皮肤伤口愈合较慢一直是全球科学家们研究的一大挑战,每年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都会花费10亿英镑来治疗那些患慢性创伤的患者,比如下肢或糖尿病溃疡等,一旦伤口无法愈合就会变成慢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测听检测仪在体检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在初检过程中,增加测听检测,根据客观环境的改变,适当放宽听力标准。结果检查四年共检查2851人,淘汰301人,淘汰率为10.58%。结论根据四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在初检中增加测听检查,对于提高初检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体格检查 听力检测 电测听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4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4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以综合治疗及有效护理全愈出院。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首选。临床观察及护理工作在其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膀胱肿瘤 ? 电切术 ? 护理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5-15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5期
  • 机构:以生物电信号来控制疾病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美国曾发明了一项新的医疗科技,只需在人体颈部迷走神经处安装一个生物电信号程序发生器,即可唤醒体内的免疫系统,从而治愈风湿性关节炎。而早在2012年,美国哈佛大学也联合一些机构进行科学实验,得出了通过生物电信号能够进行肢体操控的结论,这项实验结果表示未来有望能使瘫痪病人重新恢复行动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确诊的6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在硬膜外麻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术(PKRP)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手术都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0~100min,平均55min。切除掉的前列腺组织重量28~108g,平均,50g。2例术中输红细胞2u,无切综合症发生。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1例,继发性前列腺出血,2例,尿道狭窄1例。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微创、安全、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尿道狭窄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联合脉冲镇痛笔(PainGone)治疗老年人慢性腰腿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腰腿痛患者72例。在痛区皮肤标志出痛点,住院期间每点使用HANS(韩氏经皮穴位刺激)治疗10分钟,每日1次共10天。出院后治疗组继续用脉冲镇痛笔经皮刺激治疗,对照组不予该项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出院后1、2、3个月的VA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所有住院病人的VAS均明显降低,出院后治疗组的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人腰腿痛使用HANS联合脉冲镇痛笔经皮刺激治疗具有良好镇痛效果。

  • 标签: 经皮神经电刺激 HANS 脉冲镇痛笔 慢性腰腿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离子刀前列腺剜除术作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前列腺增生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前列腺切术,观察组采用等离子刀前列腺剜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8%,显著低于对照组1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8,P<0.05)。结论等离子刀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显著,可更彻底切除增生前列腺腺体,并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等离子电刀前列腺剜除术 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下高频切联合金属夹切除大肠长粗蒂息肉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4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时发现有长粗蒂息肉的患者32例,先用钛夹夹闭息肉蒂部,再予高频圈套切治疗,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32例患者共41枚息肉均成功切除,无1例发生穿孔及术中大量出血,1例残端有少许渗血,热活检钳局部凝处理后出血停止,切时烧灼基底及周围肠壁2例;术后出血3例。结论金属夹联合切切除大肠粗长蒂息肉是安全有效的,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结肠镜 金属夹 长粗蒂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6例神经梅毒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中包括梅毒性脑膜炎1例,脑膜血管梅毒1例,麻痹性痴呆4例。6例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均阳性;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或正常,细胞数增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脑电图呈轻~重度异常;神经梅毒的磁共振成像检查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脑膜血管梅毒的影像表现为脑梗死、软脑膜增强等;麻痹性痴呆表现为脑萎缩、双侧颞叶及海马区异常信号。头颅磁共振(MRI)分别表现为脑白质病变、脑萎缩等;麻痹性痴呆MMSE和MoCA分值均低于正常值。结论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多样,容易漏诊误诊,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早期诊断与治疗能改善神经梅毒的预后。

  • 标签: 神经梅毒 梅毒血清诊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神经鞘粘液瘤(neurothekeoma)为一种神经间质肿瘤的谱病,其特征为在不同程度的粘液瘤性基质中呈现神经鞘细胞增生,主要发生于头部和上肢的皮肤,其他部位极为罕见。我们发现一例中国人的神经鞘粘液瘤发生在右侧胸膜,现报道如下,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 标签: 神经鞘粘液瘤 分析
  • 简介:摘要对38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结果效果满意,正确的临床诊断及显微外科技术,细心的康复护理,科学的功能锻炼,以及适当的物理治疗和积极的心理辅导将有利于臂丛神经损伤后上肢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臂丛神经 损伤 康复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