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柯氏评估模型在神经内科实习护生操作培训效果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操作技能培训,实验组采用柯氏评估模型评估操作效果的方式培训。培训结束后护生分别参加操作技能和理论考核,带教老师、总带教共同进行考核评分,科室护士长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护生操作技能和理论考核成绩、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柯氏评估模型对神经内科实习护生操作培训效果评估,有利于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激发学习需求,提高沟通能力。

  • 标签: 柯氏 评估 护生 操作 培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主动脉段内膜损伤后动脉内膜增生狭窄形成状况,为冠脉再狭窄研究动物模型提供参考。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健康SD大鼠35只,体重(295±35)g,采用自身对照法研究,以球囊损伤法建立大鼠主动脉内膜损伤模型结扎左颈总动脉并球囊拉伤主动脉内膜,所有大鼠术前、术后处理一致,直至实验结束。术后随机数字法分7,14,28d亚组,按亚组时间处死并取其主动脉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并作血管形态学检测。结果大鼠动脉内膜球囊损伤呈现不同程度增生新生内膜平均厚度、面积沿胸主动脉到腹主动脉上段及下段逐渐增加,管腔狭窄逐渐明显;球囊委F2.0拉伤动脉内膜时胸主动脉段内膜增生不全,腹主动脉上段增生良好,但内膜增生厚薄不一,腹主动脉下段内膜增生常较均匀,再狭窄典型。结论动脉内膜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程度与球囊大小、动脉直径相关,大鼠腹主动脉下段是大鼠动脉内膜再狭窄模型的理想目标血管。

  • 标签: 动脉内膜损伤 再狭窄模型 大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和应用临床血液需求数学模型,为银川地区采供血机构制定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策略和工作安排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2005—2016年宁夏血液中心临床用血量建立时间序列模型,采用差分和季节性差分对序列进行平稳化,然后定阶并估计参数,建立ARIMA模型,用2016年7月—2017年6月临床用血量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判断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结果银川地区2005—2016年临床用血量呈逐年增加趋势,预测模型ARIMA(0,1,1)(0,1,1)12,表达式(1-L)(1-L12)Yt=(1+0.850L)(1+0.858L12)εt,模型的预测相对误差低于10%。结论应用时间序列ARIMA模型能在一定时期内较好地预测临床用血需求情况,使采供血机构科学制定和实施献血招募计划,缓解临床血液供需矛盾,为保障血液资源需求提供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临床用血需求预测数学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肢体缺血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验证小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开展相关研究的可行性。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60min组(B组),缺血60min+后处理组(C组)。用双颈总动脉阻断法建立小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以可复性阻断小鼠双侧股动脉作为干预措施。实验小鼠再灌注24h后取脑,记数海马CA1区的存活细胞数、变性细胞率。结果海马CA1区细胞存活数,A组>C组>B组(P<0.01);细胞变性率,B组、C组都大于A组(P<0.05),但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缺血后处理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可作为开展相关研究的平台。

  • 标签: 远隔缺血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海马CA1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参皂苷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的抗抑郁样作用。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模型(CUMS)造模并给药28d后进行强迫游泳、悬尾及糖水偏好实验。结果人参皂苷可以显著缩短小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P<0.05);缩短小鼠悬尾的不动时间(P<0.05);提高小鼠糖水的摄取率(P<0.05)。结论人参皂苷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有明显抗抑郁作用。

  • 标签: 抑郁 强迫游泳 悬尾实验 糖水偏好实验 人参皂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中性粒细胞性哮喘(neutrophilicasthma,NA)模型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C57BL雌性小鼠随机分成NA组、NA地塞米松干预(neutrophilicasthmatreatingwithdexamethasone,NAD)组和正常(NC)组,每组8只。NA、NAD组予卵蛋白、脂多糖致敏并卵蛋白激发;NAD组激发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NC组不做处理。小鼠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阻力,以阻力倍增值评价气道反应性;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BALF)有核细胞浓度及分类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h17细胞及ki-67+Th17细胞比例;ELISA检测BALFIL-17浓度。结果(1)NA组气道阻力倍增值显著高于NC组(P<0.05)。(2)NAD组BALF有核细胞浓度、NEU%、EOS%均显著低于NA组,但仍高于NC组(均P<0.05)。(3)NAD组脾脏Th17细胞比例显著低于NA组,但仍高于NC组(均P<0.05);NA、NAD组脾脏ki-67+Th17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NC组(均P<0.05),但NA、NA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NAD组BALFIL-17浓度显著低于NA组,但仍高于NC组(均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能通过抑制Th17细胞及IL-17表达,减轻NA模型小鼠气道炎症;Th17细胞增殖功能增强且不受地塞米松影响可能与气道炎症持续存在有关。

  • 标签: 哮喘 中性粒细胞 气道炎症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12例患儿静脉滴注复方麝香注射液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门诊输液室自2012年1月-10月12例患儿静脉滴注复方麝香注射液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和护理过程,并对其进行总结。结果12例患儿经过积极的应急处理和精心的护理后,不良反应的症状全部消失,未留后遗症状。结论对于输液室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关键是规范门诊输液室针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规范化处理措施,积极对症治疗,安慰患儿及家长,耐心解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理和处理措施,稳定情绪,以避免引发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 应急处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而在我国,尤其是地市级地区,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还存在这很多不足之处,本文将从“事前预防”、“事中处理”以及“事后反馈”等三个方面对地市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构建做重点论述,借此来完善地方区域的应急体系,进而为我国地方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

  • 标签: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体系 构建与完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式情景模拟演练在精神科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精神科应急能力教学培训小组,采用医护合作式情景模拟演练培训精神科护士应急能力。结果培训后精神科护士应急理论知识和应急技能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合作式情景模拟演练提高精神科护士综合应急能力。

  • 标签: 医护合作 情景模拟 应急能力培训
  • 简介:摘要传染病是否暴发流行以及是否升级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取决于其扩散蔓延的速度。对传染病疫情进展初期的准确判断、快速反应以及妥善处置都将决定着疫情的走向。本文通过回顾2008年发生在山东省内的一起输入性传染性疾病的应急处置过程,深入探讨成熟的应急预警和联动机制在处置传染病疫情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为今后同类事件的处理提供一些借鉴。

  • 标签: 输入性传染病 应急处置 经验与启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直接关系到社会大众的健康和安全,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近年来食品中毒、实拍安全等引发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屡有发生,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对于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原则及措施作如下探讨研究。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机制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选择我区的乡镇卫生院进行调查,旨在探讨和研究处理和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并提出一些管理的措施。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区的8个乡镇卫生院,这8个乡镇卫生院是随机选的。本次的调查需要8名工作人员来完成,这8个工作人员来自8个乡镇卫生院,每个单位1个工作人员,他们均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自己筛选。结果本次研究通过对应急制度建设的调查,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制度建设相对比较健全;我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人员资源配置能力较强;根据我市的政策,要大力培训有关流行病学的知识,培训人数要逐年增加,调査结果证实,我区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持续增强。我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管理措施整体比较完善和健全,但同时也发现了众多不足和急需完善的管理措施和对策。结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该不断完善和改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的能力,不但提升自身实力,造福人类,减少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制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管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疾病预防 控制 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能力 现状 管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采用基于星网模型的维度建模技术,设计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数据模型,实现考核分值的计算。特别是对于连接不同事实的维度桥概念进行的细化,展示了星网模型的技术特点。设计结果有力的支持了绩效考核系统管理目标的实现。

  • 标签: 星网模型 绩效考核 维度建模
  • 简介:摘要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已被公认为一种崭新的抗癌战略,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开发血管生成抑制剂,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疾病机理、血管生成通路,有着广阔的前景。但因实验模型的局限性,需要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完善。本文对鸡胚绒毛尿囊膜应用于血管生成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鸡胚绒毛尿囊膜 血管生成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时间间隔下大鼠口腔鳞癌模型的成模差异,为建立优质的大鼠口腔鳞癌模型提供支持。方法屏障环境下使用0.004%的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1-oxide,4NQO)水溶液喂养大鼠,通过自行饮用观察两组大鼠在不同时间下分批处死后,口腔黏膜病理分级情况。结果165只有效实验大鼠,正常黏膜36只、单纯上皮增生21只、上皮轻度异常增生22只、上皮中度异常增生25只、上皮重度异常增生27只、口腔鳞癌25只。采用等级资料两样本的秩和检验(Z=1.66,0.01<P<0.05),两组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不同间隔时间建立模型,在前期成模中第一组方法优于第二种,在后期成模中第二组方法优于第一组。

  • 标签: 口腔肿瘤 动物模型 4NQO 口腔鳞状细胞癌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建立动物模型模拟病理生理过程是研究心力衰竭的重要途径。通过查阅近几年文献,本文综述了压力超负荷法制作心力衰竭模型的各种方法,以深入认识造模方法,提高研究的针对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优化HIV-1潜伏感染细胞模型的建立方法。利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的HIV-1假病毒感染人Jurkat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GFP阳性细胞群,经20天培养后,获得静息的GFP阴性的细胞群,之后通过激活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A,TSA)刺激,检测GFP以及p24抗原的表达情况,筛选出HIV-1潜伏感染的单克隆细胞群。该新方法较传统方法更为有效,所建立的HIV-1潜伏感染模型可用于各种药物或激活剂的筛选和检测,也为进一步研究HIV-1潜伏感染机制奠定了工作基础。

  • 标签: HIV-1Jurkat T细胞系绿色荧光蛋白潜伏感染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