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医学生和带教医师在肾内科临床教学中的认知差异。方法 以肾内科医学生 5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选取 10例带教医师为对象,使用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了解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教学困难等。结果 医学生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且专门安排教学活动很少。带教医师与医学生的教学目标认知有差异,对于基本教学内容的完成度很好。影响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主要困难为激励机制不足、工作负担重。结论 在肾内科临床教学中,应当明确学习目标,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使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 标签: 医学生 带教医师 肾内科 认知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在老年骨科手术中使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及对患者手术后认知状态改善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实施的66例老年骨科手术,采用随机数字发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使用全身麻醉方法,乙组使用椎管内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术后认知状态的改善效果。结果:乙组患者术后认知状态和甲组对比,改善更佳(P<0.05)。结论: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状态恢复的角度来看,采用椎管内麻醉的恢复效果更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选宜选择椎管内麻醉方式。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小儿憋喘性肺炎雾化吸入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00例小儿憋喘性肺炎者为对象,分为参照组(n=50)与研究组(n=50),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认知行为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小儿 憋喘性肺炎 雾化吸入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细节护理联合健康宣教的价值。方法 抽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6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有33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分别接受健康教育以及细节护理+健康宣教,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早期认知功能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细节护理 联合 健康教育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就毕氏头寸针结合认知功能训练对轻中度老年痴呆病人的影响予以分析研究。方法:筛选本院门诊上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接诊的符合标准的60例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为目标进行实验,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各30例的两组,对比组入组患者接受认知功能训练,干预组入组患者接受毕氏头寸针+认知功能训练,对比干预效果。结果:相比MMSE(简明智能状态量表)评分,治疗前两组指标水平对比差异不强烈,无统计学价值(P>0.05);治疗后干预组指标水平改善程度更显著,对比差异显示出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毕氏头寸针 认知功能训练 老年痴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手术认知的影响。方法: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5例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和4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将护理满意度和手术相关知识认知率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95.56%vs77.78%),差异存在可比性(P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甲状腺手术 护理满意度 手术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儿的身心护理及认知干预对于改善其情绪状态和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血液肿瘤患儿分为观察组(身心护理及认知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2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93.75%>68.75%,χ2=6.564)以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81.75±4.02)分>(72.43±5.28)分,t=7.945]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产生恐惧情绪的患儿比例(12.50%<43.75%,χ2=7.729)、产生焦虑情绪的患儿比例(15.63%<40.63%,χ2=4.947)以及出现哭闹行为的患儿比例(12.50%<37.50%,χ2=5.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肿瘤患儿的临床治疗期间,通过身心护理及认知干预,能够有效消除负面情绪,减轻患儿的痛苦,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身心护理 认知干预 血液肿瘤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方案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开始/结束)9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护理方案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采取规范化护理方案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住院 精神分裂症患者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应用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后的认知与社会功能康复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68例,均选自于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其就诊时间段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将上述研究对象1/2纳入到对照组(34例),施行常规护理,余下1/2研究对象则纳入到实验组(34例),采取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SDSS、WAIS-RC评分方面情况予以对比。结果:在SDSS、WAIS-RC评分上,实验组数据表明比对照组较优(P

  • 标签: 支持性心理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 狂发作 认知 社会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我院100例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随机信封根据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2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认知功能评分(MoC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MoCA、ADL评分护理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帕金森患者,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有着突出的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可予以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帕金森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奥拉西坦治疗脑梗塞恢复期MCI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4例脑梗塞恢复期MCI患者,时间2021年04月-2022年04月,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7例,行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37例,行奥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NIHSS评分和MoC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脑梗塞恢复期MCI患者奥拉西坦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升预后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奥拉西坦 脑梗塞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精神发育迟缓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发育障碍,指儿童因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导致在发育时期智力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儿童水平,并伴有社会适应行为显著缺陷。患儿临床可表现为智力低下,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表情愚蠢、情绪反应原始等,此外还可出现眼距增宽、耳廓畸形等特殊的躯体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目前临床针对精神发育迟缓患儿尚无特异性疗法,主要通过药物对症治疗、康复训练,以改善患儿发育水平。调序疗法能够借助生物波的发放作用,改善中枢神经功能的代谢作用,激活神经元细胞,能够改善患儿神经功能,提高发育水平,但该方案对患儿运动功能无直接作用。水中运动是一种借助水特性的训练方案,能够通过水的浮力作用改善患儿四肢功能。

  • 标签: 运动疗法 早期认知语言康复 发育迟缓患儿 运动功能 语言功能 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文拉法辛合并认知心理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2021.1,1年内收治的2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00例,采用文拉法辛治疗)和研究组(100例,文拉法辛+认知心理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对照组不良情绪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各项数据均不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难治性抑郁症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文拉法辛+认知心理进行治疗效果发现该方式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文拉法辛 认知心理 难治性抑郁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智力低下患儿在实施语言认知训练的同时辅以口肌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总共筛选出48例智力低下患儿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并对半划分为A组(观察组)与B组(对照组),每组各24例。予以B组语言认知训练,对A组则加以融合口肌训练,比较两组的预后效果。结果:A组患儿整体康复效果更佳,其语言发育商、语言表达发育商、语言理解发育商以及操作能力发育商评分均较高,与B组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P<0.05)。结论:在语言认知训练开展过程中融入口肌训练于智力低下患儿而言效果较佳,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肌训练 语言认知训练 智力低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应用延续性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时间为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及观察组50例患者采取延续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下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满意度和跌倒发生率。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有明显的差异性(P

  • 标签: 延续性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老年轻度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标准化健康管理对老年人体检依从性和认知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2月起至2022年2月期间至本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248例健康体检老年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一共124例。对照组主要以常规指导为主,观察组通过标准化健康管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体检者的认知度和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体检认知度显著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整体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标准化健康管理形式应用于老年群体体检管理,能够使得老年人的健康认知度和体检依从性进一步提高,效果十分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标准化健康管理 老年人群 依从性 认知度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在孕产妇门诊护理中应用强化健康认知护理联合心理疏导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出本院门诊2022年7月~2023年8月接收的100例孕产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50例孕产妇予以常规护理指导,命名为参照组,对剩余50例孕产妇予以强化健康认知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命名为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分值比参照组低,差异悬殊,P<0.05。自然分娩率中,研究组比参照组高,差异悬殊,P<0.05。结论:在孕产妇门诊护理中应用强化健康认知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可让其不良情绪予以改善,自然分娩率得到提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可广泛推行。

  • 标签: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 心理疏导 孕产妇 门诊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产科门诊孕妇孕期检查认知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门诊接诊的6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以孕妇在我院初次产检时间为依据进行分组,2022年1--6月为初次产检时间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组内31例孕妇,2022年7月--12月为初次产检时间者纳入研究组,实施品管圈活动,组内同样为31例孕妇,比较两组孕妇孕期检查认知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相比,研究组孕期检查认知度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科门诊孕妇孕期检查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够向孕妇传递专业知识,提高其认知程度,为其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大力推广。

  • 标签: 产科门诊 孕期检查 认知度 品管圈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应用认知神经与语言训练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在自闭症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12月至2024年2月之间收治的88例自闭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常规康复护理予以对照组,认知神经与语言训练联合听觉统合训练给予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CARS评分(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ABC评分(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TEC评分(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以及PEP-3评分(心理教育评估量表)。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CARS评分、ABC评分、ATE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EP-3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自闭症患儿采取应用认知神经与语言训练联合听觉统合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自闭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标签: 认知神经 语言训练联合听觉统合训练 自闭症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特征及其为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104例儿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年龄段将这104例儿童分为两组,年龄小于六岁的52例儿童列入观察组,年龄大于六岁的52例儿童列入对照组。对比这两组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并通过Logistic回顾分析发生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儿童在餐后出现饱胀感、早饱感的比例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但是观察组儿童出现呕吐、腹泻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上腹灼烧感以及上腹疼痛的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根据Logistic回顾分析显示,家庭不和谐、饮食不规律、Hp阳性以及有家族史是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导致发生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因素有很多,在临床治疗上除了基础的药物治疗,还要根据发病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以此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