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在重症医学科(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方法将100组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平均分床法进行护理,观察组依据APACHEⅡ评分系统进行护理人力配置,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和家属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的评分,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APACHEⅡ评分系统合理的调配ICU护理人力资源,科学合理,值得推广。

  • 标签: APACHEⅡ评分系统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泌尿系统微生物检验病原菌的特征。方法:随机从我院 2016年 5月至 2018年 4月期间收治的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抽取 80例进行讨论,患者均接受微生物检验、细菌培养,分析病原菌结果。结果: 80例感染患者中,共检出 97株病原菌,其中单一性感染患者共 64例,占比为 80.00%,另 16例患者为混合性感染,占比为 20.00%。单一性感染患者主要致病菌包含解脲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肠球菌、铜绿假单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主要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混合性感染患者中,主要以支原体病菌较多。结论:分析后得知,泌尿系统微生物检验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临床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可根据微生物检验病原菌结果确定药物,降低耐药菌株,提升抗菌药物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固定技术在治疗 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的术前术后护理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 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 患者 118 例,实验中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 59 例,常规护理),观察组( 59 例,实施统一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实验过程患者知情且同意,结果: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在 SDS 评分与 SAS 评分上有所降低,就生活质量评分和关节间隙恢复正常的比例而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 < 0.05 ),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小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内 固定系统治疗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 时,术前和术后护理的干预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加速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内固定 股骨髁上粉碎性 骨折 术前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加前路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正规抗结核治疗,随后采取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加前路植骨融合治疗。结果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26±0.35)h,术中平均出血量(685.83±63.46)ml。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Cobb角明显明显低于手术前,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随访3个月,CRP、ESR均明显低于手术后1周(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加前路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腰椎结核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 前路植骨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女性生殖系统恶性黑色素瘤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对6例原发性外阴、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中位年龄54(45~68)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大小阴唇、阴道外口粘膜及尿道口大片黑色素沉着,手术方式由根治性切除逐渐衍变为扩大局部切除。结论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无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根治性切除与扩大局部切除,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没有明显差别,相反根治性切除给患者带来的并发症更多、痛苦更大、切口愈合时间更长。

  • 标签: 女性生殖系统 恶性黑色素瘤 手术方式
  • 简介:现行温病学教学模式日益显现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束缚了温病学的继承和发展。故提出通过调整温病学课程结构,使其回归经典原文、趋向临证技能培养,从而为温病学构建“从理论到临床”合理的系统化教学体系。

  • 标签: 温病学 教学体系 经典 理论 临床
  • 简介:作者简介秦伟玲,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泌尿系统疾病。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泌尿系统改变的临床表现和转归,提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门诊和病房诊治的资料完整的伴有泌尿系统改变的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泌尿系统改变的情况。结果50例患儿,男女比例为11.1,多见于6岁以上患儿。泌尿系统改变情况只有尿常规异常而无临床泌尿系症状的占90%,而其中单纯镜下血尿(RBC>3个/HP)占56%,单纯蛋白尿(尿蛋白(+~++))占8%,单纯脓尿(尿WBC>5个/HP)占6%,镜下血尿合并蛋白尿的占16%,镜下血尿合并脓尿的占4%;有泌尿系统症状而无尿常规改变的占4%;既有尿常规改变又有泌尿系统症状的占6%。大部分患者经抗支原体感染治疗后,预后良好,仅1例因未能早期诊断出现肾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导致各种各样的泌尿系统改变,以无症状性镜下血尿最多见,有泌尿系统症状例数虽然少,但易被误诊,特别是作为首发症状出现时。临床医师不仅要掌握典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呼吸道临床表现,对少见的肺外并发症临床表现也应全面认识。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肺外并发症 肾脏
  • 简介:摘要目的就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观察及饮食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2009年1月~10月,我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186例。9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93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93例观察组患者经过上述护理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80例(8602%),有效(症状有所减轻)11例(1183%),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2例(215%),总有效率9785%,而93例对照组患者,显效60例(6452%),有效11例(1183%),无效22例(2366%),总有效率7634%,具有显著差异,P<00593例研究组患者干预后,抑郁、恐惧、焦虑、紧张等现象大幅度降低。结论科学的饮食护理可以降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出现的消化系统并发症。

  • 标签: 恶性肿瘤 化疗 消化系统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呼吸系统慢病患者坚持肺康复实践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江津区中心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均需实施肺康复训练来进行预后。通过临床观察和随访的形式,来对康复方案落实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其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在280例呼吸系统慢病患者6个月的随访中,死亡的有24例。影响坚持肺康复实践的因素有——肺功能等级、BODE指数、有氧运动强度、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状况等。结论:肺功能越差、BODE指数越高、发作次数越多的呼吸系统慢病患者的死亡率越高,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对有氧运动的形式和强度进行控制,可保证肺康复的效果。

  • 标签: 呼吸系统慢病 肺康复 实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检验与纤溶系统水平检测在产妇DIC对早期诊断的评价效果。方法分别比较DIC产妇(DIC组62例)和正常产妇(健康组55例)在产前凝血酶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及凝血酶的时间变化,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指标增减。结果与健康组相比,DIC组产妇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明显延长(P<0.05),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P<0.05),D-二聚体明显升高(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验与纤溶系统水平检测可以作为产妇DIC早期诊断的有效评价指标,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DIC 凝血 纤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