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中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配合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腰腿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腰腿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腰腿疼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中药 牵引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曲旋提拉斜扳法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cervicalvertigo,CV)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3例CV患者按区组随机化法分为2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予以曲旋提拉斜扳法推拿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予以与观察组相同的针刺治疗。推拿隔日治疗1次,针刺每日治疗1次,治疗20d后观察两组患者眩晕等症状评分变化,并进行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4例,对照组脱落13例。最终,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进行数据分析。治疗20d后,两组患者的眩晕等症状评分均明显增加,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69.4%,对照组为32.4%,两组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旋提拉斜扳法推拿配合针刺能显著改善颈源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独针刺治疗。

  • 标签: 推拿 按摩 针刺疗法 眩晕 颈椎病
  • 简介: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scapulohumeralperiarthritis,SP)的临床疗效,以期为SP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SP患者76例,随机分为推拿组和针刺组,每组38人。所有患者均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推拿组患者在功能锻炼基础上加推拿手法治疗,针刺组在功能锻炼基础上加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10次后观察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及Melle评分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推拿组患者VAS及Melle评分均低于针刺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的愈显率为5.3%,推拿组愈显率为21.1%,推拿组愈显率高于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SP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其疗效优于针刺配合功能锻炼。

  • 标签: 针刺疗法 推拿 按摩 肩凝症 关节周围炎 肩痛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配合针刺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缺血性中风治疗采用内服具有益气通络、活血化瘀之效的自拟中药方剂。将方中的6味中药研为细末,装入空心胶囊内服用。再配合针刺具有舒筋活血、祛风通络之效的经穴。治疗效果:在5年期间共观察治疗了21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其中痊愈108例,占51.4%;显效99例,占47.1%;有效3例,占1.4%。总有效率100%。

  • 标签: 中药 针刺疗法 缺血性中风
  • 简介:目的:观察腹针配合神阙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配为两组,其中治疗组共有32例患者,采用腹针结合艾灸神阙穴治疗;对照组总共32例患者,采用一般针灸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对比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腰痛程度评分变化。结果: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3%,两组疗效对比具有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腰痛VAS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配合神阙灸治疗腰推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腹针 神阙灸 辨证论治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窝沟封闭术联合多乐氟治疗小儿龋齿远期效果,为小儿龋齿预防以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期间诊治的 70例龋齿小儿,结合治疗方法进行龋齿小儿对照组、观察组分组。对照组 35例龋齿小儿接受窝沟封闭术治疗,观察组 35例龋齿小儿接受窝沟封闭术 +多乐氟治疗。对比 2组小儿龋齿、邻面龋齿、龋均值以及封闭剂保留情况。结果:观察组小儿龋齿、邻面龋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龋均值低于对照组,封闭剂保留效果优于对照组, P

  • 标签: 窝沟封闭术 多乐氟 小儿龋齿 远期临床 龋均值
  • 简介:目的:观察黄葵胶囊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黄葵胶囊,治疗组口服黄葵胶囊配合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有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及24h尿蛋白总量显著降低(均P<0.05),肾功能各指标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黄葵胶囊口服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中医疗法 穴位注射 黄葵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