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直接细菌鉴定、药敏试验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本院100份发热合并全身感染患者的血液标本,时间:2020年04月-2021年04月,分组方式: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直接细菌鉴定)和研究组(采用药敏试验),对100份血液标本进行检验,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革兰阴性菌、埃希氏菌、假单胞杆菌等细菌检出率均较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检验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两种检验方式检出率均符合临床需求,但药敏试验,检验耗时短,应用价值更高,节省患者等待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直接细菌鉴定 药敏试验法 血液检验 符合率 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护理中运用"五常"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基础组(传统护理)40例和实验组("五常"护理)40例。对比组间消化内镜护理质量。结果:本研究中,实验组的消化内镜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常"护理模式对提高消化内镜护理质量有积极影响,建议推广。

  • 标签: "五常法"护理模式 消化内镜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在社区口腔科进行PDCA循环管理并重点分析对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口腔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于PDCA循环管理前(2022.01-2022.12)的34例为对照组,又在PDCA循环管理后(2023.01-2023.12)选出34例,入观察组,对比说明两组的医院感染控制效果并评估患者满意程度。结果:2组数据间的差异值p均<0.05,且观察组的院感率相对较低、满意度较高。结论:于社区口腔科进行PDCA循环管理有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可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 标签: PDCA循环法 社区口腔科 医院感染 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微信群互动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时间段为2023年7月~2023年12月,以呼吸内科24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带教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2名)、观察组(12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法,观察组采用微信群互动。比较2组护理实习生学习积极性、核心能力、带教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较高积极性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理论考核、技能考核、综合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带教满意度91.67%高于对照组50.00%(P<0.05)。结论  微信群互动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实习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其综合能力,提升带教满意度。

  • 标签: []  微信群互动法 呼吸内科 学习积极性 核心能力 带教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分析国际无保护会阴助产与传统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产妇,随机将所选产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9例产妇行以传统助产,研究组49例产妇行以国际无保护会阴助产,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分娩期间研究组会阴裂伤率为16.33%,对照组会阴裂伤率为36.73%,研究组会阴裂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会阴裂伤程度也比对照组轻微,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及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助产,国际无保护会阴助产的临床效果更佳,可避免会阴裂伤,减轻会阴裂伤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国际无保护会阴助产法 传统助产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阴道炎患者阴道细菌检查中使用 PCR检查与细菌培养的效果差异。方法:从 2018年 09月 -2019年 09月期间在我院阴道炎患者中随机选取 92人,分别采集样本后分别进行 PCR检查与细菌培养检验菌株,比较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的差异,进而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细菌培养组样本检测结果显示棒状杆菌、戛纳杆菌、肠球菌分别有 16例、 35例、和 14例,分别占比 17.39%、 38.04%和 15.22%,检出率为 70.65%, PCR检查组样本检测结果显示棒状杆菌、戛纳杆菌、肠球菌分别有 26例、 39例、和 19例,分别占比 28.26%、 42.39%和 20.65%,检出率为 91.30%,相比之下, PCR检查组检测结果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比细菌培养,对阴道炎患者阴道细菌检查中使用 PCR检查能有效提升菌株检出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阴道炎,细菌培养法, PCR检查法,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CP和PBL的教学效果分析。方法:研究选取在我院实习的120例护士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实习过程中观察组应用CP教学法,对照组应用PBL教学法。结果:分别对理论和操作的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操作考核成绩没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理论考核成绩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教学与 PBL教学在心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都比较好,能有效地提升临床护理专业的理论和技能水平,但与 PBL方法相比,CP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 标签: CP法教学 PBL法教学 心内科护理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在尿常规检验中应用的对比结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实施尿常规检测的患者310例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晨起新鲜尿液标本分别实施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及干化学分析和显微镜检测。结果:显微镜检测以及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对比无较大差异,对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方法对比,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更高,红细胞阴性检出率较低,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都是尿常规检验中最常用的手段,要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可以采用两种检测方法联用的方式,对辅助泌尿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等有重要意义。提高患者疾病的确诊率,为其后续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全自动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检测法 尿常规检验 应用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应用于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有效性。方法:共纳入38例肿瘤患者(研究组)以及38例体检健康者(参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9-8至2020-12。采取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采取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其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糖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等肿瘤生物标志物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CEA、AFP、CA199、CA153、CA125等肿瘤生物标志物分别为(7.10±2.32)ng/mL、(10.20±0.45)ng/mL、(40.65±5.10)U/mL、(40.67±4.19)U/mL、(45.33±6.91)U/mL,均明显高于参照组(2.75±0.31)ng/mL、(4.28±0.20)ng/mL、(13.46±2.37)U/mL、(6.52±1.08)U/mL、(6.46±1.16)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应用于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可为肿瘤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抑郁症躯体症状患者选择文拉辛+喹硫平药物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5月~2017年02月收治的104例抑郁症躯体症状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分组;研究疾病治疗药物期间,对照组(52例)采用文拉辛药物进行疾病治疗;观察组(52例)采用文拉辛+喹硫平药物进行疾病治疗;最终对比两组抑郁症躯体症状患者用药总有效率、躯体/症状因子评分以及HAMD评分。结果同对照组抑郁症躯体症状患者用药总有效率(76.92%)对比,观察组(98.08%)获得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抑郁症躯体症状患者躯体/症状因子评分以及HAMD评分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降低(P<0.05)。结论临床医师对于抑郁症躯体症状患者选择文拉辛+喹硫平药物进行治疗,在提高用药疗效、改善躯体症状以及抑郁症状方面获得显著效果,最终促进抑郁症躯体症状患者的病情康复。

  • 标签: 文拉法辛 喹硫平 抑郁症 躯体症状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以 PDCA 循环为研究对象,探究在该方法下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效果以及应用意义。 方法 以平均分组的形式进行分析,选取共计 106 例患者,其中 53 例选取自 2016年 1月 -2017年 1月间 ,实施传统管理(对照组), 53 例选取自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间 ,实施 PDCA 循环(观察组) 。且护理人员共计 26 例,均来自我院,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指标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在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指标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临床上实施 PDCA 循环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其可以提高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质量,降低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利于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

  • 标签: PDCA循环法 手术室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活血化瘀在妇科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80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40例。对于参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方案,对于实验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活血化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本次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经过本次治疗,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更加明显;实验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38/40)95.0%,高于参照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28/40)70.0%;两组患者在本次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3/40)7.5%,差异不显著。结论:在妇科疾病患者治疗中,不仅可对患者应用西药,同时还可联合应用中医活血化瘀进行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对中药组方进行适当调整,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各类临床症状,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妇科疾病 中医活血化瘀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伸护理对房颤患者服用华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62例房颤患者,均使用华林治疗,随机分组A组,B组,各31例。A组常规护理,B组延伸护理,观察A、B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B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A组(P

  • 标签: 延伸护理 房颤 华法林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数字疼痛分级在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患者镇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研究时间起于2020年12月,止于2022年9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罹患腹股沟疝开展日间手术患者,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患者病例数为76,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38;其中,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基于数字疼痛分级指导的镇痛护理用于实验组,就2组护理效果展开比较。结果:两组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患者疼痛评分和心理状态,实验组VA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相应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患者镇痛护理中应用数字疼痛分级,能够针对性地实施镇痛护理措施,确保患者身体状态保障较好的睡眠质量,加快术后恢复

  • 标签: 腹股沟疝日间手术 数字疼痛分级法 镇痛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检验中行以尿沉渣镜、尿干化学法的效果。方法:定位对象:自愿接受本院尿液检验的患者,合计98例,对象定位时间段2021年02月-2022年06月,均给予尿沉渣镜、尿干化学法、尿沉渣镜与尿干化学法二联疗法,分析检验方法中不同检验方法的检验准确率、白细胞阳性、检验满意度的效果。结果:不同检验手段结果对比,相对单一性的检验手段,联合检验手段检验准确率数值显著提升,白细胞阳性率数值更高,检验满意度明显提升,P

  • 标签:
  • 简介:TOPSIS作为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中的一种决策技术,近年被引入医院工作的综合评价,体现出有一定的优越性。本文基于全国部分省、市54所二级医院1991年20项指标的统计资料,借助TOPSIS对各医院的综合效益情况进行了评价、比较和分级划档,认为TOPSIS用于医院综合效益的多指标评价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医院工作 综合效益 TOPSIS法 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