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NICU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NICU新生儿76例,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时间、通气次数、家长满意度评分、院内感染及VAP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通气次数、院内感染、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NICU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降低其院内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借鉴。

  • 标签: NICU 新生儿 机械通气 综合性护理干预 院内感染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康复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方法,对13名重症医学科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分析资料,共提炼三个主题,包括:个人职业成就感获得、知识掌握与实践脱节、实施信心不足。结论:重症医学科护士应解决现存问题促进早期康复的实施。

  • 标签: 重症医学科护士 机械通气 早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型新冠肺炎的效果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共3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措施对重型新冠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重型新冠肺炎 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发生气管插管 /切开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原因, 并探讨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发生人工气道并发症的预防性措施。方法:将2019年 5月至 2020年 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有创机械通气病人 25例,设为 α组 ,分析人工气道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安全性影响因素。纳入同期采取预防性措施的有创机械通气病人25例,设为 β组,探讨采取预防性措施后人工气道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25例有创机械通气病人中,发生气管内插管 1例、气管切开 1例、套管滑落 1例、气囊填塞 1例,人工气道并发症发生 16.00%;其中 套管维护不及时、套管选择及固定不当因素、病人自身因素导致发生人工气道并发症分别各2例、 1例、 1例。 β组人工气道并发症发生率 0.00%,明显低于 α组( p<0.05)。 结论: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发生气管插管/切开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原因主要包括套管维护不及时,套管选择及固定不当因素,病人自身因素 。采用预防性措施可有效提高气管插管/切开的临床安全性,降低气管插管 /切开人工气道并发症。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气管插管 /切开人工气道并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热敷结合脐贴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腹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11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机械通气使用对新生儿患者的影响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69例新生儿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新生儿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血气等指标明显改善,但也出现了部分并发症。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具有良好疗效,但也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减轻对患者的不利影响。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新生儿患者 影响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ICU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机械通气患者,根据不同护理分为2组,对照组(n=50)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n=50)接受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谵妄发生率和救治情况。结果 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并缩短持续时间,促进早日出院,值得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谵妄
  • 简介:摘要:目的: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应用安全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儿科收治的70例机械通气鼻饲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安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后血气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氧分压、氧和指数高于对照组,且二氧化碳分压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儿科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安全护理模式 血气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方案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亚低温治疗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改善患儿身体状况,为患儿的快速康复提供帮助。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的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资料60例,将这60例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均为30例,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照料,而观察组的30例患儿则进行个体化护理的方式帮助改善患儿的身体状况。一段时间的护理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惊厥消失时间、不良反应体征全部消失时间及患儿生存率等。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儿的惊厥消失时间、不良反应体征全部消失时间及患儿生存率等情况,显示出观察组患儿的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亚低温治疗预后的患儿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的帮助患儿减轻痛苦,提高患儿的治疗效率,加快患儿的身体恢复,有利于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这种方式治疗患儿,帮助患儿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 亚低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人工气道吸痰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94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工气道吸痰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吸痰护理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实施人工气道吸痰护理,可明显改善吸痰效果,保持患者呼吸通畅。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吸痰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探析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过程中实施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的治疗效果情况。方法 选取了我医2016年7月-2020年7月接收的6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把这60例患者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中患者各有3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是采用常规治疗法的基础上辅助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性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以及死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呼吸频率为(20.27±4.16)次/min、心率为(91.24±7.24)次/min、二氧化碳分压(56.11±8.76)mmHg(1mmHg=0.133kPa)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47±5.07)次/min、(123.79±8.67)次/min、(64.37±7.61)mmHg;此外,实验组患者的血氧分压(79.05±7.10)mmHg、血样饱和度(0.84±0.01)也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72±4.31)mmHg、(0.81±0.01);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情况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死亡人数为0人,死亡率也为0%;而对照组患者中治疗后死亡人数有2人,死亡率为6.67%,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时,如果只采用常规性的治疗方法并不能有效的改善病情,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是通过机械通气支持治疗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冰沁得到迅速的缓解,改善预后的情况,提高生存率。在急救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急诊抢救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集束化护理也称预前或超前护理,是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前及实施护理的过程中运用医学护理知识全面评估患者,对患者具体病情和发病先兆或潜在诱发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预测并分析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确定护理重点,及早采取有效预防性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意外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实现由被动救治向主动治疗与护理的转变的过程。本文对1例危重型肺炎患者实施机械通气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患者由医护合作共同制定集束化护理方案,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患者进行10d的机械通气及6次CRRT治疗期间无机械通气及CRRT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顺利脱机。因此,集束化护理可提高护理安全,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肺损伤、谵妄、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肺炎 集束化护理 机械通气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对其血气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的72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观察组各36例,前后分别实施常规治疗、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不同治疗对血气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血气指标改善显著,治疗疗效较优(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疗法应用于ICU重症心力衰竭治疗中,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疗效。

  • 标签: 机械通气 ICU重症 心力衰竭 血气指标 改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