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高原藏区基层医院医师对检验危急值的的了解及认知情况。方法 对西藏昌都察雅县地区100名医师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其对检验危急值的理解程度、与检验科工作人员沟通情况及检验在临床中作用的认知等。结果共获得95份有效问卷。对于检验危急值结果正确理解及掌握范围程度中等及以上者分别为78.95%和67.37%;而对于处理危急值结果信心度不足者占26.32%。92.63%的藏区基层医师认为检验结果准确度较高,15.79%的医师认为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较少,100%的受访者均认为检验工作在临床工作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结论了解临床需求并进行针对性培训,有助于高原藏区基层医院推广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有助于更好的开展临床工作。

  • 标签: 危急值 培训 认知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高原地区严重复合伤病人的观察与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7年收治的99例高原地区严重复合伤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99例中95例治愈,占96%,4例死亡,占4%。结论高原地区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救治中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并掌握熟练的观察和护理技术才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救治水平。

  • 标签: 高原地区 严重复合伤 观察与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青海高原地区老年患者住院病种构成特点和患病现状,分析原因,为高原地区老年病疾病的预防保健及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现状调查分析方法,以患者出院主要诊断为诊断依据,所有诊断以国际ICD-10(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北京临床版的疾病分类编码为疾病分类标准。结果老年病科住院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1.4∶1;≥70岁患者占比大,占63.68%;住院病种类型前5位是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疾病;前10位疾病是阻塞性肺气肿、高血压、心力衰竭、呼吸道感染、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炎、胆道疾病、糖尿病、心律失常;患者人均患病种数为(5.29±1.56)种,≥70岁患者患5种及以上比例达69.29%,平均住院时间(11.99±4.294)d。结论在高原缺氧、寒冷、干旱等因素影响下,老年人高原性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应加强高原老年慢性病的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做好高原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医院老年病科建设,提高对老年病的正确诊断和规范治疗水平,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 标签: 高原 老年病 病种 分析
  • 简介:摘要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由于孕期宫内缺氧及产时所有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各种原因都可导致该疾病的发生。我院地处2060m的高海拔地区,含氧量占平原地区60%~70%,该病在临床多见,且死亡率较高。为减少本病所致的后遗症以及给家庭社会造成的损失,有效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显得尤为重一。

  • 标签: 新生儿 缺血缺氧 高原 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藏药外敷达森杰巴咔嚓治疗高原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高原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参考组(30例),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藏药外敷达森杰巴咔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炎性因子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

  • 标签: 藏药外敷 达森杰巴咔嚓 高原骨关节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红景天对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动脉高压(PAH)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高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红景天治疗组(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红景天胶囊,每次2.0g,3/d,共4周。常规治疗组(B组)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测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流出道(RVOT)、右心室内径(RV),并以40例当地健康人作为对照(C组)。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的ET-1、mPAP、RVOT、RV(分别为65.54±11.33ng·L-1、30.45±3.24mmHg、30.22±2.98mm、23.16±2.69mm和82.58±13.30ng·L-1、36.14±4.15mmHg、34.34±3.09mm、26.35±3.04mm)较治疗前(分别为121.62±18.15ng·L-1、48.86±5.72mmHg、39.05±4.65mm、30.14±3.36mm和120.55±19.33ng·L-1、47.56±5.36mmHg、38.71±4.55mm、29.88±3.32mm)显著降低(均P〈0.01),NO、PaO2(分别为69.23±10.58μmol·L-1、54.57±5.88mmHg和53.77±8.61μmol·L-1、48.26±4.58mmHg)较治疗前(分别为44.02±9.35μmol·L-1、35.98±5.13mmHg和42.92±8.95μmol·L-1、36.77±4.98mmHg)显著升高(均P〈0.01),A组较B组改善更显著(均P〈0.01)。ET-1与mPAP、RVOT、RV呈显著正相关(r=0.726、0.735、0.699,均P〈0.01),与NO、PaO2呈显著负相关(r=-0.816、-0.782,均P〈0.01)。结论红景天可改善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PAH,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肺血管,抑制ET-1而增加NO的合成与释放,降低肺动脉压和改善右心功能。

  • 标签: 肺心病 肺动脉高压 红景天 一氧化氮 内皮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高原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36例高血压患者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片/d,于药物治疗前和治疗4周末各行动态血压监测1次。结果治疗4周后24h、日间、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15.6±8.2/9.6±6.31),(17.6±9.6/10.9±6.8),(14.2±9.9/7.2±5.1)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的24h降压疗效谷/峰比值分别为76%和74%(P<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降压效果可以维持24h,疗效确切,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好。

  • 标签: 高血压 动态血压 高原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对比对高原地区环状内痔患者采用常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改良PPH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与~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环状内痔患者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20例)和对照组(n=20例)。对照组20例患者施行常规PHH术进行治疗,研究组20例患者则施行改良PHH术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发生率及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PPH术相比,改良PPH术在高原地区环状内痔患者的治疗中明显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环状内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 改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藏高原地区球后注射氯丙嗪治疗绝对期青光眼的临床效果,以解除绝对期青光眼疼痛的问题。方法对20例(20眼)绝对期青光眼采用球后注射氯丙嗪。结果20例(20只眼)中,18例(18只眼)仅采用球后注射氯丙嗪一种方法就得到止痛的目的,2例(2只眼)第二次球后注射氯丙嗪后达到止痛的目的。结论西藏高原地区球后注射氯丙嗪治疗绝对期青光眼引起的疼痛是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球后注射 氯丙嗪 绝对期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高原地区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100例,起始时间为2023年1月份,结束时间为2023年12月份,研究的时间为一年,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患者为常规手术室护理,乙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比较患者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乙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更佳,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高原地区手术室工作中开展优质所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高原地区 手术室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原地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救治的73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其发病特点及护理体会。结果汉族与彝族发生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年龄均以50-70岁最多,其次为30-50岁,不足30岁患者发病几率有所差异(P<0.05)经过救治及护理后,有86.72%的患者有明显好转。结论高原地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年龄以50-70岁为主,其次为30-50岁,且经及时救治及护理,多数患者可康复出院。

  • 标签: 高原地区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急性阑尾炎未经及时治疗发展至穿孔性阑尾炎后使用高压氧的辅助治疗。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75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经术前给予抗感染、补液、支持治疗,排除手术禁忌症后,均择期行剖腹探查术。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和经济承受能力随机分为高压氧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高压氧辅助治疗组43例,术前、术后给予高压氧治疗,一般给予7—12次,平均8次;对照组32例未行高压氧辅助治疗。结果高压氧辅助治疗组43例中39例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无肠梗阻及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占90.7%;3例发生切口感染,占6.9%,经敞开切口、引流、更换敷料,待切口感染控制后行Ⅱ期缝合治愈;1例出现肠梗阻及腹腔脓肿,占2.4%,经择期行肠梗阻松解、减压术,腹腔脓肿清除引流术、补液、营养支持治疗后治愈。住院天数10-16天,平均12天;对照组32例中24例,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无肠梗阻及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占75%;6例发生切口感染,占18.7%,经敞开切口、引流、更换敷料,待切口感染控制后行Ⅱ期缝合治愈。2例出现肠梗阻及腹腔脓肿,占6.3%,经择期行肠梗阻松解术、腹腔脓肿清除引流术、补液、营养支持治疗后治愈。住院天数10―21天,平均16天。结论高原地区阑尾炎一经确诊即应手术治疗,如果发展至穿孔则应积极抗感染,对症,支持营养治疗后,择期行剖腹探查术,术前、术后给予高压氧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高原地区 高压氧 穿孔性阑尾炎青海玉树,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m以上,周边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加之医药保健知识不足,牧区群众患病后不能及时治疗,延误病情,穿孔性阑尾炎较多见。从2008年1月我院装备高压氧舱后 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 简介:摘要我院收治的高原地区23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在观察和促进内瘘成熟,正确掌握新瘘使用时间,掌握穿刺方法及拔针后处理,预防内瘘阻塞,及患者自我保健,可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从而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高原地区 动静脉内瘘 内瘘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原地区(海拔在2000米以上)翼状胬肉的一种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果36例(50眼)翼状胬肉术后随访3-12月,1例(2眼)复发。结论在高原地区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方法简单,效果可靠。

  • 标签: 高原地区 翼状胬肉 手术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300例肾病综合症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护理问题及相对应护理措施。肾病综合症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护理困难。通过正确使用药物,饮食指导,耐心的心理蔬导与细心的临床护理对稳定病情,促使病情好转,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高原地区 肾病综合症 观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