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魏氏法、EHK-40仪器法、大龙2010仪器就检测血沉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随机抽取24例患者的血液标本在标准条件下,分别采用魏氏法、EHK-40仪器法、大龙2010仪器法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种方法检测血沉结果无差别(P均>0.05)。结论魏氏法作为血沉检测的参考方法,检测时间较长,影响因素较多,而仪器法检测方便,省时省力,实际工作中,可以作为血沉检测的常规方法。

  • 标签: 血沉 魏氏法 仪器法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与五联检试剂检测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手术做阴道分泌物检测患者共150例,分别采用五联检试剂和常规检测方式对患者阴道分泌物实施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五联检试剂检测乳酸杆菌的检出率为18.67%,镜检检测乳酸杆菌的检出率为22.67%,两种检测方法在乳酸杆菌的检出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BV检出率和白细胞检出率等均高于镜检结果,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在滴虫和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方面,五联检试剂检测检出率低于镜检,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检测方法白细胞检验结果符合率为91.72%,细菌性阴道炎结果符合率为97.93%,滴虫性阴道炎结果符合率为93.24%,假丝酵母菌结果符合率为97.93%,以上四项检测结果符合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测当中,相比于常规检测方法来说,五联检查方法符合率较高,并且操作简便,影响因素较少,可以推广使用在临床检测当中。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五联检试剂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血液病毒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该血站检验科血液样本5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给予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并且计算与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结果在HBV(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阳性率为3.0%(15/500),同酶联免疫检测的1.2%(6/500)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CV(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阳性率为1.8%(9/500),同酶联免疫检测的1.6%(8/500)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阳性率为0.4%(2/500),同酶联免疫检测的1.8%(9/500)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各具优势,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因此,可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两者联合应用,以此提高血液病毒检测准确性。

  • 标签: 血液病毒 核酸检测 酶联免疫检测
  • 简介:摘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简称为ICP-MS,这是一种新型的水质监测方法,能够对水中的元素含量准确分析,不仅具有宽广的线性范围,而且容易消除,干扰较小。因此在当前水质检测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应用十分广泛,能够对水中各元素含量及多种金属指标进行准确监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在指导腹盆腔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应用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法指导临床常见腹盆腔恶性肿瘤化疗方案选择。结果患者对不同化疗药的敏感性不同,在化疗前为患者筛选出敏感及耐药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降低了无效治疗的风险,有助于提高化疗的疗效。结论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法敏感性高、稳定性好、简便、快速,其检测结果指导临床化疗的有效率高,可用于腹盆腔恶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 标签: ATP生物荧光法 个体化治疗 腹盆腔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TRF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在梅毒诊断、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95份血清同时用TRFI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和梅毒甲苯胺红试验(TRUST)检测,比较各种检测结果的异同。结果TRFIA阳性75例,阳性率4.18%;TPHA阳性75例,阳性率4.18%;TRUST阳性23例,阳性率1.28%;三种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TRF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与TPHA结果有很好的符合率,准确可靠,且全自动程度较高,减少了人员因素带来的影响。

  • 标签: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 梅毒特异性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乳头状瘤病毒杂交分型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分析研究。方法对1106例患者取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DNA检测和分型同时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异常者做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1.1106例患者中HPV阳性682例。2.1106例患者中,细胞学异常的705例,并对异常者做病理学诊断,结果为慢性炎症165例,CINⅠ145例,CINⅡ157例,CINⅢ169例,宫颈癌69例。3.HPVDNA阳性病例在各组中分布细胞学正常的有106例(26.4%),慢性炎症有101例(61.2%),CINⅠ有109例(89.8%),CINⅡ有141例(89.8%),CINⅢ157例(92.9%),宫颈癌有68例(98.6%)。结论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检测中应用快速导流杂交分型技术,对临床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基因分型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 简介:

  • 标签:
  • 简介:PCR(PolymerasChainReafion)即聚合酶链反应,于1985年就有报道,是一种模拟特异天然DNA复制过程的核酸扩增法。以DNA为模拟的特异靶序列,在引物介导下酶促扩增,可以从极少量基因组DNA合成百万拷贝数的某DNA片段。我们应用PCR测试法,对肝病患者及体检的青年工人血清中的乙肝病毒DNA进行有关血清分析及临床研究,获得了可靠数据和临床效果。

  • 标签: 乙肝病毒DNA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核酸扩增法 DNA片段 DNA合成 复制过程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对于结直肠癌的确诊主要依赖于结肠镜检以及CT、PET-CT影像学检查。根治性切除术仍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是几乎半数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存在肿瘤复发以及转移的问题。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是从原发肿瘤灶或者转移肿瘤灶中脱落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脱落的肿瘤细胞在形态、分子、基因等特征上与其他正常细胞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运用特定检测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的CTC数目,能够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有效预测肿瘤进展以及肿瘤转移情况,评估肿瘤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推断肿瘤患者预后。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新的CTC检测技术以及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结直肠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建立1种炭疽杆菌芽孢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炭疽芽孢杆菌,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等评价;在面粉、淀粉、奶粉等材料中掺入炭疽疫苗株芽孢模拟"白色粉末",评价该法检测炭疽生物恐怖和环境样品的可行性.[结果]该法能在20min内完成检测,多种不同的芽孢菌及其它菌检测评价显示该法特异性良好,检测灵敏性为1×106cfu/ml,环境样品的检测敏感性也相同.[结论]建立的检测炭疽芽孢杆菌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能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炭疽芽孢,适用于现场的快速检测.

  • 标签: 芽孢杆菌 炭疽 胶体金 免疫层析法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光学乳腺成像(DOBI)技术联合超声检测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接受乳腺活检的患者共112例,均为女性。根据不同的检查分为3组:DOBI技术检查组52例,超声检查组35例,DOBI技术及超声两项检查组25例。分别计算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对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84.2%,特异度37.5%,漏诊率15.8%,误诊率62.5%。DOBI技术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3.7%和75.8%,误诊率及漏诊率分别为24.2%和26.3%。而两者联合,对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提高到87.5%,特异度提高到55.6%,漏诊率降为12.5%。结论DOBI技术是一种新的非侵害性、无放射性的光学乳腺医疗成像技术,其联合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是一种较好的相互补充的成像形式。

  • 标签: 动态光学乳腺成像 超声 乳腺癌
  • 简介:通过对2003年5月版与1997年9月版以及(97年版)的技术部分的对比分析,找出新旧规范之间的不同之处,帮助HIV实验室检测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新的,提高HIV实验室的检测和质量控制能力和实验室管理的规范性,更好地防止艾滋病从口岸传入传出.

  • 标签: 艾滋病检测技术 工作规范 职能方面 样品采集 保存温度
  • 简介:目的了解济南市家蝇抗药性现状,预测抗性发展趋势。方法生物测定法与分子检测法相结合。结果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济南市家蝇对常用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已经达到中、高度水平;对济南市家蝇个体进行钠离子通道突变位点检测,发现抗性个体占种群的80.43%,然而纯合子仅为28.26%。结论将两种测定方法结果结合,清楚地表明虽然济南市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已经达到中、高度抗性,但种群内仍有大部分为杂合子,应及时采用合理措施,延缓家蝇抗药性的发展。

  • 标签: 家蝇 抗药性 钠离子通道 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放射医学技术在癌症早期检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增强磁共振成像逐渐成为一种有潜力的方法,用于癌症早期检测。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放射医学技术下应用增强MRI在癌症早期检测中的潜力。文章着重探讨了增强MRI在早期病变检测、病变定位与边界界定,以及恶性程度和转移情况的评估方面的应用。通过系统地收集和综合相关文献,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增强MRI在癌症早期检测方面具有显著的潜力。通过引入造影剂,增强MRI能够提供更高的图像对比度,使微小病变更易于检测。此外,其高分辨率和多参数成像特点使得增强MRI能够更准确地定位病变,界定其边界,同时还能够提供关于病变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有助于评估其恶性程度和转移情况。

  • 标签: 放射医学技术 增强磁共振成像 癌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