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抗生育灭鼠饵剂在现场大面积应用时,对持续降低鼠密度,控制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的效果。方法选择奉贤地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重点镇,在室内、室外、农田、集镇的绿化地带、下水道等场所,采用6次间隔等量补饵法,投放贝奥雄性不育灭鼠饵剂后,检查鼠对该饵剂消耗水平,并在饵剂投放第1、3、4、6、9个月后测定鼠密度。分类后剖检成年鼠的生育能力。结果现场36d内鼠类对不育饵剂仍有较好的适口性。室内、室外、野外拖食率分别为24.06%、23.60%、28.21%。9个月后平均鼠密度与灭前比较下降73.58%,与对照(采用抗凝血杀鼠剂灭鼠)区比较下降68.18%。两区灭前灭后鼠种构成无变化。试验区剖检各类鼠18只,其中具有繁殖能力的成年雄性鼠和幼年鼠各为1只,没有发现具有繁殖能力的雌鼠;而对照区剖检各类鼠35只,具有繁殖能力的成年雄性鼠13只,幼年鼠9只,具有繁殖能力的雌鼠6只。结论现场应用研究证明,贝奥雄性不育灭鼠饵剂具有良好的适口性,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在鼠密度较高的场所,尤其在流行性出血热重点发病地区应用,以常规抗凝血杀鼠剂灭鼠作对照比较,在有效控制种群数量及鼠传疾病上均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贝奥雄性不育饵剂 大面积应用 鼠密度 灭效
  • 作者: 孙国伟祝洪璇何丹丹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生殖学中心     天津    300142)     【摘    要】    目的 研究生殖道感染与不孕不育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于2017年7月-2018年8月本院所收治300例患有不孕不育疾病的夫妇及300例来我院检查已生育的健康夫妇为研究对象。对两组病患进行CT沙眼的衣原体、UU解脲的支原体、NG淋球菌的检测。结果 两组共同感染UU指标评分,相比较于常规组,观察组病患共同感染UU指标评分较高,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不孕不育症与生殖道的感染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为更好地抑制不孕不育疾病病发,需提早做好生殖道细菌感染筛查。  【
  • 简介:目的:调查该地区不孕不育的免疫因素,指导不孕不育的临床治疗及免疫避孕方面的研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54例不孕不育者的血清AsAb、EmAb、AoAb、HCGAb、ATAb、ACA,对比男女间及女性继发性、原发性不孕间的抗体阳性率差异。结果137例男性中,仅有AsAb阳性者69例,其余抗体均无阳性,阳性率50.4%;717例女性中,两项及以上阳性者139例(19.4%),其中两项阳性者69例(9.6%),三项阳性者57例(7.9%),四项阳性者13例(1.9%)。529例原发性不孕女性的AsAb阳性者116例(21.92%),188例继发性不孕女性的AsAb阳性者22例(11.7%),二者阳性率对比,χ2=10.75,P<0.05。结论抗精子抗体阳性是男女不孕不育的主要免疫因素,因此对于不孕不育者重视免疫因素方面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不孕不育 免疫 抗精子抗体
  • 简介:目的:研究与分析经阴道超声卵泡监测在治疗不孕不育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根据基础体温测定法和传统排卵试纸法对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进行推算,而观察组则采用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根据排卵情况指导两组性生活,并采用相应药物加以治疗。比较两组卵泡成熟率及受孕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监测,观察组卵泡发育成熟率、成功怀孕率分别为64.0%、42.0%,均高于对照组的44.0%、22.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不孕不育患者的过程中,采用经阴道超声卵泡监测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对患者盆腔以及卵泡发育情况予以准确监测,以利于医生给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从而提升患者受孕率,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不孕不育 经阴道超声 卵泡监测 治疗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过去一般认为导致男性不育最常见的原因是精索静脉曲张,但近年来由于慢性前列腺炎(CP)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引起男性不育的主要病因之一。所以国内外对CP导致男性不育的研究内容及资料也越来越多,在好多方面有了新的进展,但仍有不少目前尚未解决的难题,期待近期有所突破。

  • 标签: 前列腺炎 影响生育 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孕不育患者负性情绪应用心理护理后的作用。方法选择48例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4例,分别采用普通护理与心理护理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析心理护理在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中的作用。结果对照组不孕育患者接受普通护理模式后满意度为16(66.66%),低于实验组不孕不育患者接受心理护理模式满意度23(95.83%),X2=6.7009且P<0.05,组间差异值大,表明心理护理模式临床应用中患者满意度更高;对照组不孕育患者接受普通护理模式后在重度、重度、轻度三个方面,高于实验组不孕不育患者,P<0.05,组间差异值大,表明心理护理模式临床应用中对于不孕不育患者负性情绪调节作用较大。结论对于不孕不育患者容易产生负性情绪,科学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不孕不育 心理护理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23例,采取常规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23例,采取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情况,并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受孕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为80.49%,对照组输卵管通畅率为47.50%;经χ2检验,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妊娠率为73.91%,其中足月13例、流产1例、早产3例;对照组妊娠率为30.43%,其中足月4例、流产1例、早产2例;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确切,输卵管通畅率高,且受孕情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不孕不育 宫腔镜 输卵管插管通液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测定原发性育龄不育不孕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90例原发性育龄不育不孕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将其分为卵泡期组、排卵期组、黄体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同时选取经检查生殖健康正常的90例女性作为对照组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卵泡期组、排卵期组、黄体期组,每组各30例患者。通过对上述两组患者生殖激素六项FSH(促卵泡成熟激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雌二醇)、P(孕酮)、PRL(催乳激素)、T(睾酮)进行检测,对测定原发性育龄不育不孕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结果通过测定两组不同时期的生殖激素六项FSH(促卵泡成熟激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雌二醇)、P(孕酮)、PRL(催乳激素)、T(睾酮)等水平,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不同时期的生殖激素6项测定与健康人群的对照组比较变化较大。在卵泡期内,观察组患者的FSH、PRL、E2、P和T等指标表现异常,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在排卵期内,观察组患者的FSH、LH、E2、T等指标表现异常,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在黄体期内,观察组患者的LH、PRL、P等指标表现异常,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原发性育龄不育不孕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测定,意义广泛,已成为诊断不育的必需项目,有一定的诊断地位。

  • 标签: 不孕不育 原发性 血清 生殖激素 测定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分析对输卵管堵塞不孕不育患者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都是在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输卵管堵塞不孕不育患者,共54例,以计算机表法实现各组处理。试验组(n=27例)选择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对照组(n=27例)进行常规通液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受孕率均远远高于对照组,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输卵管堵塞不孕不育患者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提升受孕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宫腔镜 输卵管通液 治疗 不孕不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盆腔炎可因影响卵子的形成、肥精或胚胎的植入等环节而导致不孕,其中又以影响配子的相遇和受精以及受精卵向宫腔方向输送等环节最为重要,主要表现为引起不孕和异位妊娠。输卵管管腔内的感染可致黏膜损害、伞端闭锁导致输卵和阻塞或积水,也可致纤毛细胞功能丧失,使卵子和精子不能相遇或相遇后因输卵管内环境异常而使受精困难;输卵管骨壁遭炎症浸润或周围粘连可使管壁僵硬、不能蠕动或伞端粘连使输卵管无法拾卵;管腔的通而不畅也可使受精卵运送障碍,而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形成异位妊娠。

  • 标签: 盆腔炎 输卵管炎 不孕不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黄体支持疗法用于不孕不育的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科接诊不孕不育病患52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结合黄体支持疗法,对照组行常规黄体支持治疗。对比sf-36评分等指标。结果:针对总有效率,研究组96.15%,比对照组80.77%高,P<0.05。针对sf-36评分,研究组治疗后(90.21±2.57)分,比对照组(83.64±3.14)分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观察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在2020年1月到12月收治的84例不孕不育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通液术治疗,观察组42例采取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治疗,进一步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妊娠率为80.95%,与对照组的38.10%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孕不育患者采取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提高输卵管通畅率与妊娠率;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不孕不育 治疗效果 通畅率 妊娠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孕不育患者的表型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分析染色体畸变的频率分布和类型。方法选自2009年3月-2011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0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对核型异常的染色体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40例患者经分析出现106例核型异常染色体,检出率为12.62%,其中常染色体异常51例,占48.11%,性染色体异常55例,占51.89%。临床表现多为性生殖器发育不良、原发或继发闭经、自然流产、胚胎停育、无精、少精等症状。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是导致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患者若久治不愈,可检查染色体的核型,以尽早发现不孕原因,对症治疗。

  • 标签: 不孕不育 染色体 核型异常
  • 作者: 蒋桂秀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广西南宁  530000)  【摘  要】目的:研究中医药辨证施治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自2013年9月~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10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常规组两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0.4%更高于常规组的50.0%(P<0.05);经治疗,实验组患者FSH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且E2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医药辩证施治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有利于改善患者宫内环境、促进其机体正常生殖功能的恢复,提高受孕几率。  【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免疫性不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免疫性不孕亦即由于生殖系统抗原的自身免疫或同种免疫所引起,如精子、精浆、卵透明带及卵巢内产生甾体激素的细胞均为特异性抗原,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阻碍精子与卵子结合及受精而致不孕。其中以精子抗体引起的不孕最为常见。现在,有关数据表示,在不孕不育夫妻中,因为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造成的人数,明显的增多起来。这种病原体可以入侵到男人的前列腺,引发急性与慢性的前腺炎。女性因为这样的病菌会引起宫颈内膜炎或盆腔炎,也会导致不孕不育。所以支原体衣原体和不孕不育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抗精子抗体,能使精子制动或粘附在宫颈粘液上而难以通过子宫颈,也可抑制精子顶体的活性,使精子不易穿透包绕卵细胞的卵丘、放射冠和透明带,阻碍精子与卵细胞的融合,或导致胚胎死亡和流产,严重影响男女的生育质量[1]。

  • 标签: 不孕不育 解脲支原体 衣原体 抗精子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LAVA技术)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1例不孕女性患者先后行动态增强子宫输卵管造影和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1位患者均能顺利配合完成两项检查,磁共振动态增强子宫输卵管造影能清晰显示宫腔、黏膜、肌层、卵巢情况及输卵管的通畅性子宫内膜移位1例,多囊卵巢1例,子宫先天畸形伴双侧输卵管不通1例,子宫肌瘤2例,双侧输卵管不通者5例,单侧不通者9例,子宫、输卵管均正常者2例;磁共振提示双侧输卵管通畅但X线检查示单侧输卵管不通者2例,其余病例对两项检查输卵管的通畅性结果一致。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结合常规磁共振扫描不仅能显示输卵管通畅性,还能显示盆腔内软组织病变,在不孕的病因检查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磁共振动态增强 输卵管造影 不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