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7 个结果
  • 简介:时期党的建设是一项新的伟大工程。加强新时期文博队伍的党建工作,对文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保证和促进作用。当前,文物事业的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各级文博单位和广大文物工作者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拓进取,勤奋工作,为我

  • 标签: 队伍 新时期 不可替代 文物事业 改革与发展 文物工作
  • 简介:郝家台遗址发现一批中原龙山文化煤山类型的墓葬。这些墓葬基本以房屋或房间为分布核心,分布规律表现为“大分散、小聚拢”。本文从聚落的角度进行讨论分析,发现除了家庭化的丧葬观念之外,整个郝家台龙山文化时期古城聚落的布局结构与发展过程同样影响了墓葬的分布规律,而这样的观察角度与归纳认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把握郝家台遗址龙山文化时期墓葬的基本内涵及随葬品情况,

  • 标签: 郝家台遗址 龙山文化时期 墓葬 居葬关系
  • 简介:一、汽车图案银币,又名“汽车大洋”。1、银币内容简介:此银币经洗涤后,文图清楚。直径39mm,厚2.6mm,重26.3g。正面珠圈上有“中华民国十七年”纪年,下有“壹圆”纪值,中有带星四瓣花相隔。珠圈内有直读“贵州银币”四字,中有圆形的蓉花。

  • 标签: 银币 民国时期 贵州 内容简介 中华民国 汽车
  • 简介:战国时期的货币制度和货币流通,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制度及货币流通中各诸侯国货币之间币值换算的论述。固陈陋见,以期能抛砖引玉。

  • 标签: 货币流通 货币制度 战国时期 诸侯国 学术界
  • 简介:阴山南北的河套地区,截至目前共发现157座战国-秦汉时期城址①,广泛分布在河套地区的这些城址,对秦汉时期当地文化的形成和发育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利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这批城址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类,并进行分期的尝试.河套地区自古就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互发生和不断冲击碰撞的地区,也是中原王朝和北方民族政权之间的必争之地.战国-秦汉时期,该地区承载着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经济秩序的历史文化使命,为统一汉文化的早期形成和初步发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河套地区秦汉考古相关问题的研究.

  • 标签: 内蒙古 河套地区 秦汉时期 城址 分布 游牧文化
  • 简介:胶东抗日根据地依据抗战不同时期的斗争特点,以及自身实际情况与掌握的资源,灵活调整斗争策略,建立北海银行并发行北海币,以重要战略物资为基础稳定币值,开展对敌斗争。太平洋战争前,胶东根据地主要开展单纯的银行货币斗争,但已认识到物资对货币的支撑作用。珍珠港事件后,敌人对根据地进行经济掠夺,胶东北海银行以物资为本位,通过发展生产、贸易管理来支撑货币斗争,从而取得最终的胜利。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胶东抗日根据地 北海银行 货币斗争 法币
  • 简介:一百年前的农历辛亥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枪声响彻湖北武昌,各地纷纷响应,推翻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辛亥革命时期,四川成都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设立四川银行发行大汉四川军政府军用银票。

  • 标签: 辛亥革命时期 四川 银票 军用 发行 银行
  • 简介:万州中坝子遗址是三峡地区一处以商周时期文化为主的重要遗存.经过近年来的发掘,清理出商周时期的灰坑、墓葬、水田等多处遗迹现象,同时获得一大批陶、石、骨、铜器等遗物.根据陶器组合及型式变化和地层关系,本文将中坝子遗址商周时期文化遗存分为二期四段.通过对比,其年代与鄂西地区的中堡岛三期类型、川西地区的三星堆二期文化大致相当.另外,因中坝子遗址位于古代巴人活动的中心区域,对该遗址的研究也为探索早期巴文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 标签: 中坝子 商周时期 分期 文化对比
  • 简介:赤峰市地处北方草原地带,古代是沟通欧亚大陆商贸大通道——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区域,在丝路交往中曾占据了非凡的位置。循着丝路而来的,不仅仅有商品贸易,也成为人类历史上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多种文化在此交流汇集,东西方文化以此为纽带碰撞、融合、升华。千百年来,围绕着这条大通道,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人类文明的产生、社会历史的发展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赤峰地区的许多古代遗存被揭示出来,向人们展示了古代草原丝路文化的多元、包容和异彩纷呈。其中,赤峰地区出土的唐宋时期金银器,就是草原丝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草原丝绸之路 金银器 艺术风格
  • 简介:本文从聚落分布、规模、内涵、年代、等级等方面对关中地区西周时期的聚落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关中西部地区聚落数量明显多于关中东部区域,这主要与考古发现情况和关中地区的地貌有关。西周早期是关中地区聚落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广泛的时期。西周中晚期之后聚落数量逐渐减少并集中到关中中部的岐山、扶风、武功、西安一带.说明周人此时在畿内地区已经开始逐渐丧失其实际控制的领土。

  • 标签: 西周时期 关中地区 聚落 分布 等级 变迁
  • 简介:根据铜礼器、实用容器、兵器及工具数量的不同,东周时期巴蜀青铜器墓可以分为四个等级,但是等级的划分没有严格的规律可循。这说明巴蜀地区虽然尊崇周礼,以青铜礼器来表示身份地位的高低,但是礼乐制度尚不完善。原因在于巴蜀地区农业还不发达,社会组织相对落后。开明治水的成功,促进了成都平原农业的发展和古蜀社会形态的转变,在此基础上,代表宗法政治的巴蜀礼乐文化逐步发展起来。

  • 标签: 东周时期 巴蜀青铜器 使用礼制 巴蜀礼乐文化
  • 简介:自然环境及其演变不仅对于塑造文化的区域特色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文化的进程。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重要朝代,生态环境对其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安阳殷墟刘家庄北地出土的大于4mm的12979块木炭样品进行鉴定,这些木炭分别属于18种木本植物。其中落叶的栎属出土概率最高,表明落叶的栎属是当地的优势种。对群落环境起主要作用。通过对鉴定出的木炭树种进行共存因子法分析,结果表明,商代晚期年均温(MAT)为7.4℃-15.9℃,年降水量(AP)为620-1200毫来,湿润指数(IM)为-14.2-52.6。对树种的生态特性和共存因子法分析表明,商代晚期气候与现令并没有明显的不同。通过对遗址出土的大块木炭进行树轮年代学研究,重建了商代晚期的降水量,结果表明商代晚期气候是波动的。既有干旱时期,又有湿润时期。商代晚期后段气候不是干旱。反而降雨量更大。重建结果与考古学研究结果大体相同,指示水患有可能是商都毁弃的一个重要原因。该研究为重建殷商时期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契机。为探求“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的原因以及周武王时,周起兵攻商,商王朝就此灭亡的原因,提供了高分辨率的环境背景信息。

  • 标签: 刘家庄北地 殷墟 木炭分析 树轮分析 生态环境
  • 简介:<正>1989年春,竹溪县黄沙乡募缘村八组农民在挖掘一旧房基工程中,挖出一件陶罐。后将罐子打破后。才发现里面装的是小铜片,经送有关人员鉴定,知系王莽时期所铸的钱币“货币”,保存较好,只有少许锈蚀,钱币上的阳文“货布”二字较清晰。钱

  • 标签: 王莽 货币 窖藏 竹溪县 钱币 陶罐
  • 简介:受东西方货币文化的影响,新疆自古以来习用金银币和银块(包括元宝、锞子和碎银等各种形式),直到晚清和民国出现现代机制金银币,新疆亦紧跟全国步伐,铸造过不少土机具打制的和现代机器铸造的各类银币(也包括机制金币),所以,新疆地区对于银两的使用十分熟悉。

  • 标签: 新疆地区 银两 标准 金银币 货币文化 东西方
  • 简介:近年来,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国家文物局的长期关心和指导下,我们适应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采取新思路、新举措、新形式,实施抓好一个转变、突出五个重点、强化五个保障,即文物宣传“155工程”,使我省的文物宣传工作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收到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文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国家文物局 宣传工作 关心 新要求 新形势 新时期
  • 简介:1936年1月20日,英王乔治五世逝世。其王位本应由威尔逊亲王(爱德华八世)接继.但这位亲王爱美人胜过爱江山,执意要娶已经离过一次婚并再婚的辛普森夫人。他的举动受到英国王室和许多皇家成员的指责。同年.11月16日他放弃王位(降为温莎公爵),由其弟约克公爵即位.是为乔治六世。1937年,带有乔治六世头像的流通硬币开始在英国本上和海外自治领、殖民地(保护国和托管地)发行。

  • 标签: 硬币 铭文 爱德华八世 威尔逊 辛普森 自治领
  • 简介:战国中山王(?)兆域图铜版(以下简称“铜版”),1977年于中山王(?)墓中出土。铜版平面呈横长方形,无铸接及铆、焊的痕迹,为一次模铸而成。原来的铜版表面平光,后因于墓中经过火烧和压砸而凸凹变形,所以各部分的尺寸需仔细测量,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铜版长一侧为95.6厘米,一侧为96.6厘米,中间平整处为96厘米,应以96厘米为准;宽度于平展处量得为48厘米;厚度不匀,为0.7至1.2厘米,大部分为0.8厘米。按长96厘米,宽48厘米,其长宽之比正好为2:1。现器重32.1公斤。这样大的铜版在当时条件下,一次铸造成功,并达到表面平整的效果,在技术上也并非易事。

  • 标签: 兆域图 中山王 战国时期 内宫 后堂 建筑遗迹
  • 简介:基于学界披露资料及实地考察记录,运用考古类型学与美术史图像学方法,从图像细节方面考察了河西地区维摩诘经变遗存;微观分析维摩诘经之佛国品、方便品、不思议品、观众生品、法供养品五品图像内容,尤其侧重那些以往学界遗漏的细节,并对部分细节图像的来源和内涵进行了阐释,进而梳理了各自的发展脉络。

  • 标签: 河西地区 唐宋时期 维摩诘经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