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有学者相继发表《科学研究必须按科学规程操作——“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题后的反思(三)》、《在反思中前行——为“夏商都邑暨偃师商城发现30年学术研讨会而作”》文章,断言“过去30年间围绕‘早文化研究与夏文化探索’经历的曲折道路,已使人们的认识在转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原点”,郑亳说“崩盘”。然而,这样的断言因不符合证明规则,有违学术史而落空。

  • 标签: 二里头文化 郑州商城 商都亳 夏商分界
  • 简介:洹北商城与殷墟遗址是分属于商代中、晚期的两座都城遗址,两者在空间上相连,时代上前后衔接,但总体布局差别明显,是两座规划与布局迥异的城市实例。本文结合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讨论了两者的规划、建设上的特点及其嬗变。在洹北商城早期偏晚时段,商人规划、建设洹北商城,随后中断了城市的建设;到洹北商城晚期,商王又迁居于此,开始了新一轮建设,之后又放弃了洹北商城,起建了殷墟邑。两者间发生了一废一兴的转换。

  • 标签: 洹北商城 殷墟商邑 建设 嬗变
  • 简介:本文将东下冯商城、垣曲商城、府城商城作为研究对象,从考古学文化、商城年代的角度加以探讨,试图解析其建立及废弃的原因.指出:三座商城乃夏文化冲突的产物.

  • 标签: 夏商文化 冲突 东下冯商城 垣曲商城 府城商城
  • 简介:<正>二里岗、洛达庙、南关外、商城诸遗址的发掘,是郑州地区考古工作的重要收获。二里岗期文化是安阳殷商文化的前身,这一科学结论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承认。因此二里岗期文化,自然就成了确认更早阶段文化的础石,也是探索夏文化可靠的比较材料。近年来一些重要资料和研究成果的相继发表,使二里岗期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随之也提出了不少新问题。如文化分期、文化性质,以及文化的来源等等。本文仅就与此相关的问题谈些看法。

  • 标签: 二里头文化 早商文化 二里岗期 二里冈 大口尊 夏文化
  • 简介:南阳博物馆征集的应国铜器盖及晚铜觚徐俊英河南南阳市博物馆馆藏的青铜器中,有1件带铭的“应国”铜器盖及1件带铭的晚铜觚,这2件铜器均系在南阳废旧公司仓库拣选征集。现介绍如下。“应国”铜器盖:呈圆形,盖顶微弧,顶端有一镂孔式圆形捉手,捉手上饰陶纹一周...

  • 标签: 博物馆 河南南阳市 晚商 青铜器 《说文》 《尔雅·释器》
  • 简介: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主编的大型甲骨学史专著——《商代史》,由下述11卷组成,即卷一、《商代史论纲》(宋镇豪主笔),第二卷、《〈殷本纪〉订补与史人物征》(韩江苏、江林昌著),第三卷、《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王震中著),第四卷、《商代国家与社会》(王宇信、徐义华著),第五卷、《商代都邑》(王震中著),第六卷、《商代经济与科技》(杨升南、马季凡著),第七卷、《商代社会生活与礼俗》(宋镇豪著),第八卷、《商代宗教祭祀》(常玉芝著),第

  • 标签: 商史研究 成果史 甲骨学商史
  • 简介:近年在洛阳出土的北魏《源延伯墓志》所载志主的世系、生平与葬地等信息,蕴含着丰富的史料价值。作者基于以往所见的该志录文屡见讹误,导致释读困难的情况,对录文重新校对,并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对北魏时期源氏家族兴衰、墓志书写、谥法变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作者认为该志所载六镇起义时夏州被围、陷于困境的情况,根源于北魏末年滥置州郡这一行为,从中也可以窥见六镇起义时各州溃败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北魏 源延伯 墓志 考释
  • 简介: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浩瀚的文化资源中,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拥有数量巨大的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化遗产,这些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文化遗产,对国家和民族有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意义,切实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中之重。

  • 标签: 文化遗产保护 资金保障机制 文化遗产资源 中华民族 文化资源 文化意义
  • 简介:俄罗斯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国家。当前,俄罗斯有l900个国家和地方博物馆(其中包括联邦直属博物馆58个),藏品达5000万件。其中32个博物馆属于俄罗斯联邦各民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82000多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联邦级(全俄级)文物保护单位达25000个,被列为俄罗斯各民族的重点保护文物单位达100多个,这其中有部分文物单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标签: 俄罗斯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立法保障 文化领域 文物保护
  • 简介:本文按照二里头遗址第四期与偃师商城第一期同时而分属夏文化的观点,根据已有发现,比较了二者文化遗存的景况。发现除府库与池苑为偃师商城特殊设施,在二里头遗址还未发现外,其它诸多方面,如遗址面积、宫城与宫殿建筑规模、墓葬数量与随葬品的丰俭程度、手工业作坊规格等,偃师商城第一期都较二里头遗址第四期逊色。到底二者孰主孰次?偃师商城第一期遗存是否与成汤亳都匹配?需认真思考。

  • 标签: 二里头遗址 偃师商城 比较研究 汤亳
  • 简介:1989年底,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距樟树吴城镇20公里的赣江东岸新干县大洋洲发掘了一座大型商代奴隶主贵族墓葬(下文简称M新),墓主可能是土著扬越民族奴隶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或其家属,其下葬时代为殷墟早、中期。殷墟时期的奴隶主墓葬在中原时有发现,可惜绝大部分已被盗掘一空,至目前为止,只有殷墟妇好墓(即M5)可以与它相比,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墓葬制度是考古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葬制不同,说明创造该考古学文化的主体不同,即民族文化习俗、社会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这两座墓葬,M5位于文化的政治中心,M新位于数千里之外的赣江中游江西新干县大洋洲,与吴城遗址隔江相对,我们认为如果把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对正确认识文化的空间分布及吴城文化的属性一定

  • 标签: 殷墟妇好墓 新干商墓 文化性质 吴城遗址 吴城文化 墓主
  • 简介:河南禹州瓦店遗址2007、2009年发掘出土了大量以灰岩为原料的石铲制品以及相应的原料、坯料和废料。本项研究以石铲生产技术为切入点,通过对这些石制品的观察和分析,并结合实验考古,复原了瓦店遗址石铲制作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流程。结合有关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的相关理论,我们认为瓦店遗址龙山文化时期的石器生产属于“松散的专业化生产”,而夏时期的整个中原嵩山地区存在着以加工灰岩石铲为主的大规模的石器生产工业。

  • 标签: 瓦店遗址 石铲 实验考古 手工业生产专业化
  • 简介:文献中汪汉地区存在“有南赤龙”与“有南之国”的传说,但没有受到学者充分的重视.近年来,叶家山、文峰塔墓地的重大考古发现,揭示出周代曾固与周代“南”氏、南土之间的关系.使得重新检视“有南之国”传说变得具有价值。分析传世文本,可见此传说内容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与南土有关,二是与商人有关。理解湖北地区两周时期的考古发现时,在充分重视曾国与西周王室之间的密切关系之外.还要注意这个地区的要素。虽然还不太清楚其中的关系和机刺。但要素在这个地区的存在和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本研究的文献主证是明清时期的晚期文献,这类文献如何在考古学中加以应用,目前的讨论不多,学者一般会弃而不用。但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文献方面的理论探索工作也应该有相应的推进。本文尝试以“有南”相关问题的文献利用为例,对考古学研究中晚期文献的“可信”与“可用”、适用性与使用路径等问题加以初步探讨。

  • 标签: 有南氏 有南赤龙 邓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