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清乾隆年间,高宗弘历为了宣扬'乾隆盛世',假借'稽古右文'之名,准备编修《四全书》,以便清查天下图书,消除汉人反满情绪。为此,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2月乾隆下诏征集天下图书,并于第二年(乾隆三十八年)2月成立《四全书》馆,开始编修《四全书》。对于《四全书》(下称《四》)读者大都比较了解,但对于四馆臣为修此书所做的大量辑佚、辨伪和校勘工作及其影响,读者并不一定都很清楚。笔者现在就来谈谈这些问题。

  • 标签: 四库馆臣 辨伪 弘历 下诏 第二年 续后汉书
  • 简介:美国国会图书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文种和门类上,都是世界上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到一九九七年,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总数已达到九千八百万余种,将近一亿件,文种四百七十余个。

  • 标签: 地方志 美国国会图书馆 藏书 收藏 中国 文种
  • 简介:清乾隆间修《四全书》,撰《四全书总目提要》二百卷,凡一万余篇,二百年来被誉为治学的“良师”,影响一直很大。《提要》具有明显的表扬汉学、贬抑宋学倾向,已被学界公认。但作为官修书,从《提要》经部总叙来看,仍是摆出在汉末之间不偏不倚的姿态。

  • 标签: 四库提要 提要稿 姚鼐 惜抱轩书录 异同 学术主张
  • 简介: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古籍整理研究手段现代化也成为大势所趋。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空前的便利和全新的交流方式。网络资源浩如烟海,漫无边际,信息种类五花八门,互联网上几乎每隔数分钟就会诞生一个新的主页(homepage)。但我们每个人的精力非常有限,加之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浏览很多的网页,即便是与专业相关的内容,也往往错失。为此,我们设计了“网络信息”栏目,计划将互联网上有关古籍整理研究、传统文化研究、海外汉学研究的内容陆续推介给读者,殷切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和赐稿。

  • 标签: 资料库建设 中央研究院 全文检索系统 汉籍 古籍整理研究 台湾
  • 简介:《瀛涯胜览》是研究郑和下西洋三部基本文献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其版本源流也是三部中最为复杂的一部。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此书的版本源流进行梳理,对它的内容进行校勘,但仍有不足之处。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万明所著《明钞本〈瀛涯胜览〉校注》(下称“万明本”)是较为完善的校注本。万明本对《瀛涯胜览》的版本谱系进行了较好的梳理,介绍了《国朝典故》本、《说集》本、淡生堂本、《三宝征夷集》本、张异本和《艺海汇函》本。此外。除万明提到的几种明钞本,笔者又发现了《续四全书》中辑录有《瀛涯胜览》一书(下称“续四本”)。将万明本与续四本对校,可发现续四本的价值和不足,同时也有助于《瀛涯胜览》校勘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 标签: 《瀛涯胜览》 郑和下西洋 海洋出版社 书本 略评 版本源流
  • 简介:《四全书总目》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诸多问题。前辈学者对之已多所纠正,子部杂家类的问题尤多。本文现就杂家类存目部分有关姓名字号、职官、时间、籍贯等方面的讹误,分类例举若干则。

  • 标签: 《四库全书总目》 杂家类存目 讹误
  • 简介:《四总目》记一代藏书之盛,以'典据'、'通变'为原则,发扬《汉志》以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是目录史上集大成之作。它为以后的目录著作、丛书目录、地方志中艺文志提供了一个现成的官方样板。启学人以法门。但由于它是由满人统治汉人的封建时代的产物,又限于社会发展水平而认识未足,加之工程浩繁,严令催促,不可避免地也有些局限与不足之处。研究其体例结构,书籍归类的得失,对于从事古籍整理研究者以及从事目录史研究,撰写新的目录著作工作,尤有借鉴作用。今尝试论之:

  • 标签: 《隋志》 体例结构 集大成之作 通变 《汉志》 考镜源流
  • 简介:《曾子》是周汉古文献中属于儒家类的一部子书,作者曾参(公元前505年——前435年),字子舆,春秋鲁南武城人,为孔子弟子。他独闻一贯之道,得孔子薪火之传,故从事孔子之学者不可忽略曾子。然其书至宋时已不被人重视,晁公武云:'世之人莫不尊事《孟子》而知子思《中庸》者盖寡,知子思《中庸》者,虽寡而知,读《曾子》者殆未见其人也。'~①后来原书亡佚,流传至今的《曾子》有南宋汪晫的辑本,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四全书》影印。关于此书的来源和真伪,宋濂《诸子辨》、胡应麟《四部正讹》、姚际恒《古今伪书考》都未曾论及,独《四提要》云:'是宋时原有《曾子》行世,殆

  • 标签: 曾子 《四库提要》 姚际恒 南武城 诸子辨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简介:<正>读了胡道静、林申清《四书目家族》(《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年第1期)一文,获益匪浅.正如文中所言,《四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有“传统文化之总汇,古代典籍的渊薮”之称.的确,在大力提倡整理和研究古籍的今天,这部为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四全书》,有待于深化整理与研究的必要.文中并指出“四书目数以百计,俨然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胡、林两先生从应用目录学的角度提出了这一课题,并且系统地蒐集有关书目,汇编成这套《四书目家族》(以下简称《家族》),使研究者可以按图索骥,利于研究,此举是十分可贵的,我们甚为钦佩.但是,对于《家族》中所列举的某些图书视作“四书目”却不敢苟同.顾名思义,“四书目家族”就是有关《四全书》的各种书目,组成这个“家族”的每一个“成员”都应是“书目”,同时必须是有关“四”的书目,而不是那些研究“四”的论文或史料图书.如果超出了这一范

  • 标签: 补遗 书目 《四库全书》 抄本 卷数 《家族》
  • 简介:杭州西湖文澜阁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乾隆末年文澜阁《四全书》陆续颁齐,经装潢后庋阁供浙江读书士子阅览借钞。这个开放式的皇家公共图书馆,对浙江杭州的文化建设、文化积淀影响甚巨。

  • 标签: 文澜阁 《四库全书》 清朝 历史文献
  • 简介:《四全书总目》是清代乾隆年间进行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文化工程——《四全书》编纂的重要成果之一。它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目录著作,也是封建盛世时期最负盛名的文化巨著。以纪昀为首的众多著名学者对历代典籍以及传统学术所作的总结和评判,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

  • 标签: 《四库全书总目》 学术思想 经学观 清中叶 《四库全书》 经世主张
  • 简介:数据是年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与文字相辅相成,确切而具体地记述上一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发展轨迹和规模。缺少必要的数据,年鉴的真实性、权威性和科学性就会大大削弱。正确的数据能反映事件的本来面目,给读者提供科学依据;而错误的数据则给读者以假象,使读者作出错误的判断,作出错

  • 标签: 数据资料 年鉴 编纂工作 编纂人员
  • 简介:“让干巴巴的数据变得鲜活而有意义’、“从原始数据中提炼出可靠的事实”和“尽可能多的信息”、“得出最可靠结论的方法”,这是现代统计学之父、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罗纳德·艾尔默·费希尔(英)对科学研究的贡献。“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资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出这种形态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①。离休后参与编修西畴县方志15年,对上述深有体会。

  • 标签: 情况数据 综合提炼 中国 方志学 编纂工作 方法论
  • 简介:本文拟以土地数据考释为中心,把有关徽州地区历史赋税资料与现代统计资料数据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就载籍时间断面数据的考查、纳税单位与耕地数据的区分、耕地面积"峰值期"的确定等几方面来探讨徽州特定时期的纳税单位能够反映"真实"的耕地面积,并以此为基点对嘉道时期的耕地面积进行再估计.

  • 标签: 徽州 纳税单位 耕地数据 峰值期 土地利用
  • 简介:本文从信息技术应用于古典文学研究着眼,分析了计算机在检索时代为人文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人文学科研究的发展。提出当前信息技术在人文学科的应用方面进入了“分析时代”,信息技术不再是被动应答的信息提供者,而是可以主动地“指导”人文学科的学者从事学术研究。但是,这并不计算机完全取代了人的工作,也不是使人的研究范围变小了,而是更加拓展了人在人文学科研究领域的学术空间。

  • 标签: 数据分析 古典文学研究 开放性空间 信息化工程 互动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