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中晚唐是中国文化的一大转型期,对此陈寅恪先生尝于《论韩愈》一文中作了精要的概括,谓:“唐代之史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6月版第

  • 标签: 中晚唐 诗风 唐诗 虚实相生 韩愈 文化学术
  • 简介:中唐之际以境论诗之说盛行于一时,对於诗境的构成,皎然、吕温等以境论诗诸家,除了提出“取境”、“缘境”等构成诗境的方法之外,同时又提到与构成诗境有关的“造境”概念。对於中唐诗学观念中“造境”一词的解释,目前不少学者都以为从诗人内心中创造出诗境便是“造境”;

  • 标签: 佛道思想 唐诗学 “造境” 诗学观念 诗境 中唐
  • 简介:岑参西域诗建构了一条唐诗西域之路。诗中大量西域地理语汇是现存唐诗中仅见的。岑参诗歌详尽记述从长安到安西乃至中亚诸地的行程,完成了唐诗西域之路的地理学建构,客观上成为以诗证史和补史的典范。这些西域诗又充满了真淳深婉的性情和昂扬壮烈的猛志,岑参赋予了遣条道路浓厚的人文色彩,完成了唐诗西域之路的文学建构。

  • 标签: 岑参 西域 唐诗之路
  • 简介:从1990年到1995年,日本东京汲古书院陆续刊行了中岛敏夫教授整理的《唐诗类苑》共七巨册。前六册是明万历刊《唐诗类苑》二百卷的影印本,第七册是中岛敏夫所编《〈唐诗类苑〉索引》以及中岛敏夫的论文《〈唐诗类苑〉研究——从〈唐诗类苑〉看唐诗主题的展开》。此书的整理研究花费了中岛教授多年的精力,出版以后引起了日本学术界的关注。

  • 标签: 《全唐诗》 中岛敏 整理本 中国文化 “人” 主题
  • 简介:温宪,晚唐著名词人温庭筠之子。年轻聪慧,富有才华。因其父'士行玷缺','文多刺时,复傲毁朝士'(《金唐诗》卷四、五),虽曾就试于有司,抑而不录。故一生仕途蹇舛,忧郁寡欢,绝句'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题崇庆寺壁》)便是这种境遇的真实写照。登进士第后,其境况并未显著

  • 标签: 忧郁寡欢 诗苑 登进士第 玷缺 崇庆 口沟
  • 简介:近年来随着唐诗研究的深入和《全唐诗》整理工作的全面展开,诗人传记的编撰、考订在前人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又有可观的成绩,一九九○年、一九九二年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先后出版的《唐诗大辞典》、《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汇录了这些成果,体现了当代专家学者诸多创获。但是,正如唐诗的整理研究问题尚多,近四千名唐代诗

  • 标签: 唐诗大辞典 中唐诗人 唐诗研究 《唐诗纪事》 刘轲 唐五代
  • 简介:唐诗异文的订讹还是以审慎为是——兼与黄灵庚先生商榷王光汉前人在整理唐诗时,对异文采取了比较审慎的态度。清编《全唐诗》亦复如是,基本上保留了所见的异文。一些有名的唐诗注家对异文也多取“述而不作”的态度,不定其是非,更不擅自删削。这为我们研究唐诗的本来面...

  • 标签: 唐诗异文 《全唐诗》 讹字 《元和郡县图志》 “兴” 《一切经音义》
  • 简介:元末明初的闽中地区,被认为是有明一代宗唐诗学观念与诗风播迁的一大策源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曾经诞生了以林鸿、高棅为首,所谓“闽中十子”的倡鸣唐诗之诗派,尤其自高棅《唐诗品集》、《唐诗正声》出,史称“终明之世,馆阁宗之”,“厥后李梦阳、何景明等,摹拟盛唐,名为崛起,其胚胎实兆於此”。

  • 标签: 宗唐诗风 渊源 侧面 传播 闽中地区 诗学观念
  • 简介:今年元旦过后一个寒冷的冬日下午,在一个校友聚会的场合,我第一次见到了秦焕艺同志。从交谈中得知他是1972年进入北大中文系的,论起来我读本科比他早了十年,所以忝为师姐。席问,他送给我一本他的诗词集《漓水吟怀》。说实在话,我自1979年再度考进母校攻读硕士研究生,随陈贻掀先生研习唐诗,至今也有三十余年了,经常会收到同行朋友馈赠的唐诗研究专著,但当我看到这本完全用唐诗集句创作的诗词集的时候,还是不由得眼前一亮。

  • 标签: 诗词集 唐诗 集句 自学 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