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犁头草中的化学成分,测定犁头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鉴别法对犁头草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4nm处测定犁头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犁头草提取物中含有大量黄酮,总黄酮含量为15.5%,芦丁对照品在0.800—16u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7。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76%.结论:该研究首次报道了犁头草中的化学成分及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此方法仪器要求低、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作为犁头革总黄酮研究及含量测定的方法.

  • 标签: 犁头草 黄酮类 芦丁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简介:从竹叶中提取黄酮和多糖,用抑制亚硝酸盐显色的方法测定了竹叶黄酮和多糖清除亚硝酸盐的作用,并同Vc比较。结果:竹叶黄酮对亚硝酸盐有较强的清除率,剂量从0.1mg增加到4.0mg,清除率从15.72±1.83(%)增加到84.59±1.16(%),量效之间呈线性关系(r=0.9649);剂量再增加到5.0mg,清除率不再显著增加(P〉0.5)。竹叶多糖对亚硝酸盐也有一定的清除率,剂量从0.1mg增加到3.0mg,清除率从8.55±0.46(%)增加到36.10±0.61(%),量效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0.9789);剂量再增加到4.0mg和5.0mg,清除率并不再增加(P〉0.4)。Vc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相当高,0.1mg剂量的清除率即达到61.24±6.31(%),剂量增加到1.0mL时清除率已达到100%,清除率随剂量增加的曲线似抛物线形。Vc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同剂量的竹叶黄酮和竹叶多糖(均P〈0.001)。

  • 标签: 竹叶黄酮 竹叶多糖 VC 亚硝酸盐 清除作用
  • 简介:为了改进植物提取液中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将过滤法及静置沉淀法应用于测定过程中,并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1)过滤法及静置沉淀法应用于测定绞股蓝提取液中的黄酮类物质,能有效提高测量结果的稳定性,且准确度较高,重现性良好.(2)与过滤法相比,静置沉淀法操作更为简单,准确性更高,稳定性更好.

  • 标签: 绞股蓝 黄酮 过滤法 静置沉淀法
  • 简介:考察了不同显色剂对分光光度法测定萹蓄总黄酮的影响.实验以三氯化铝作为显色剂,在418nm波长处,测得萹蓄中总黄酮含量为12.012mg/g,回收率为102.1%.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萹蓄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标签: 萹蓄 总黄酮 分光光度法
  • 简介: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水杨酸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珠芽蓼总黄酮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及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结果:珠芽蓼总黄酮提取物能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且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清除自由基活性逐渐增强,最高清除率分别为71.51%和17.40%。

  • 标签: 珠芽蓼 总黄酮提取物 自由基 抗氧化作用
  • 简介:摘 要:采取新鲜瓜蒌根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法提取瓜蒌根中的总黄酮。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最佳优化工艺条件;最后表明,精密称取5g瓜蒌根干燥粉末,以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作为溶剂,确定瓜蒌根中的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20min,超声功率40w,超声温度40℃,瓜蒌根中总黄酮提取率可达2.13%左右。

  • 标签:
  • 简介:李孝石的文学初期倾向主要积极地表达了左翼文学及对文学的关心,因此被称为同伴者作家,后来在1933年加入韩国文学团体“九人会”,并发表了具有散文形式风格的小说,李孝石在这些作品中倾注了细腻的抒情感觉,因此也被认为是纯粹小说的规范作。处于1930年代的李孝石,面对日本的黑暗统治,文人的自尊与国家的沦陷使他的绝望与悲愤意识转向了对纯净的故乡、原始元污染的感情的追求上。本文主要通过对李孝石的两篇小说,即《粉女》《荞麦花开时》中表达的故乡形象和性问题,来探究处于日本黑暗的殖民统治时期,李孝石是如何通过这些纯粹的文学作品表达自身的社会意识,通过两篇主题相似,主体表现形式不同,但却同时表达共同的社会指向的作品来探究李孝石如何消解对社会现实的绝望之感。

  • 标签: 纯粹小说 故乡意识 性问题:社会指向
  • 简介:为了探讨决明子与桔皮黄酮复配物的抗氧化活性,选用5个配比研究样品液对·OH、O2-·清除效果和还原能力.结果发现:决明子和桔皮黄酮复配物具有抗氧化活性,抗氧化活性随着复配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且清除能力强于单种黄酮.

  • 标签: 决明子 桔皮 黄酮 复配物 抗氧化
  • 简介:以柑橘皮和瓯柑橘皮类黄酮为研究对象,利用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与染料试剂溴甲酚紫发生氧化反应后使其吸光值降低,间接测定它们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效果。结果:lmg/mL柑橘皮类黄酮,在0.20-0.80ml的使用剂量范围内,对·OH清除效果呈正比增加趋势(P〈0.01),超过O.80ml后开始略有降低;lmg/mL欧柑橘皮类黄酮,在0.10-1.0ml的使用剂量范围内,对·OH清除效果也呈正比增加趋势(P〈0.01),超过1.0mL后开始下降。同等剂量下瓯柑橘皮类黄酮对·OH清除效果显著高于柑橘皮类黄酮

  • 标签: 溴甲酚紫 羟基自由基 柑橘皮 瓯柑橘皮 类黄酮 硫脲
  • 简介:为比较不同品种枇杷叶、枝条、果的总黄酮含量,采用索式提取法对其进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普遍存在枇杷各器官中,以枝条居多,叶片、果实较低,且品种森尾早生含量最高.抗氧化研究表明:枇杷总黄酮对猪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并与总黄酮浓度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 标签: 枇杷 总黄铜 抗氧化
  • 简介:采用酶解法处理洋葱皮,然后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了酶解各因素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找出一套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酶解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酶解温度为45℃,酶解pH值为6~7,酶解时间为60min,酶用量为2.5‰.

  • 标签: 洋葱 黄酮类化合物 酶解法 乙醇浸提法
  • 简介: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由于其天然的、无毒的、抗氧化活性等特点,为大众消费者所追求。笔者根据现有资料,就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以及在植物中的分布规律;新有效成分的发掘;提取、含量测定、结构分析和基因工程与合成代谢调控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其调节植物本身的生命活动,以及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作介绍。

  • 标签: 植物黄酮类化合物 基础研究 应用
  • 简介:以乙醇为提取剂,用浸提法提取滇大蓟中的黄酮,用Fenton法初步探究提取液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并与BHT(二丁基羟基甲苯)溶液和芦丁溶液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法提取滇大蓟中黄酮的最佳条件为:60%的乙醇溶液,料液比为1∶30(g/mL),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4h,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得率为0.163%;同浓度同体积的滇大蓟提取液、芦丁溶液和BHT溶液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效果为:滇大蓟提取液〉芦丁溶液〉BHT溶液。

  • 标签: 滇大蓟 黄酮 提取 羟基自由基 清除
  • 简介: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多种植物中广泛分布的多酚化合物。由于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已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肿瘤、抗癌、抗菌、抗病毒、抗炎免疫、抗衰老等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黄酮类化合物 药理作用
  • 简介:为优化五指山蜂胶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实验条件,研究运用甲醇溶剂超声溶解浸出法处理蜂胶样品,除去蜂胶中的蜂蜡及脂溶性杂质;辅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甲醇-0.4%磷酸(55/45,V/V)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为270~360nm条件下,测定蜂胶中7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发现甲醇溶剂超声溶解浸出法处理样品操作简单快捷,与常规分析方法相比,HPLC法测定简便快速,回收率高,检出限低,精密度高,受干扰影响小,准确性好.结论:五指山蜂胶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均在国家标准含量范围内,且该测定方法令人满意.

  • 标签: 五指山 蜂胶 超声溶解 HPLC 黄酮类
  • 简介:采用超声波法从迎春花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并建立了迎春花中总黄酮的光谱分析方法.本法的回收率为93.1%~96.4%,RSD0.51%.并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研究了迎春花的抗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迎春花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

  • 标签: 迎春花 黄酮类化合物 抗氧化性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
  • 简介:采用超声波法从鸡冠花的花、叶、茎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并通过实验研究了最佳提取条件,建立了鸡冠花的花、叶、茎中总黄酮的光谱分析方法.本法的回收率为98.0%-103.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39%.

  • 标签: 鸡冠花 黄酮类化合物 最佳提取工艺 超声波法
  • 简介:用乙醇等溶剂,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h,在不同温度下对忧遁草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用特定颜色反应试剂判断忧遁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类型;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98:2),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0℃,进样量为10μL,在不同吸收波长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通过逐步优化色谱条件,初步建立忧遁草中黄酮类化合物指纹图谱.结果:忧遁草的乙醇粗提液中含有黄酮黄酮醇,无二氢黄酮和异黄酮;采用70%乙醇提取,提取温度50℃,检测波长215nm,指纹图谱出峰效果最好.

  • 标签: 忧遁草 黄酮类化合物 指纹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