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对偏瘫侧上肢周围神经电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脑卒中伴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分别对患者双上肢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及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进行评估,并对偏瘫上肢冈上肌、三角肌、肱二头肌、伸指总肌、拇短展肌和小指展肌进行静息状态下针极肌电图检测;采用Brunnstrom分期对患者的上肢和手功能进行评估,并对患侧神经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波幅的变化率与患者病程、年龄及上肢Brunnstrom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侧相比,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侧的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CMAP波幅均显著降低(P<0.01),肩胛上神经和腋神经的潜伏期延长(P<0.05),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潜伏期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双侧无差异(P>0.05)。偏瘫侧腋神经、肩胛上神经、肌皮神经CMAP波幅变化率明显高于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P<0.05)。偏瘫侧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较健侧降低(P<0.01),感觉传导速度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瘫侧SNAP波幅变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正中神经、桡神经和尺神经,但两两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率两两对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半脱位后上肢所检肌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发电位,偏瘫上肢近端出现率高于远端肢体,其中冈上肌自发电位出现率为61.54%,三角肌为84.62%,肱二头肌为69.23%,伸指总肌和拇短展肌为46.15%,小指展肌为30.77%。偏瘫侧CMAP变化率与患者病程、年龄及上肢Brunnstrom分期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可导致支配肩和上臂的周围神经损害程度大于支配前臂和手的神经,可能影响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脑卒中 肩关节半脱位 神经传导 肌电图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及房性心动过速等多种类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鉴别方法包括心动过速时应用心室起搏拖带、希氏束不应期/非不应期的心室期前刺激及心房不同部位起搏的方法,窦性心律下应用希氏束旁起搏、心室不同部位/频率刺激等方法。心室起搏拖带可观察多个指标,为临床最常用的鉴别方法之一,但可能造成拖带后"假V-A-A-V"顺序,希氏束不应期的心室期前刺激可能出现假阴性或者导致心动过速终止,不利于鉴别诊断。窦性心律下行希氏束旁起搏和心室不同部位/频率刺激时,结果可能受起搏位置、旁路位置和不应期影响,易造成假阴性结果等。因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临床上需综合多种鉴别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 心室起搏 希氏束旁起搏
  • 作者: 刘飘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新生儿应进行早期抚触支持护理对母乳喂养及生理性黄疸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6-2022.6接收到的合适的新生儿80例,根据护理不同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早期抚触支持护理,结合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母乳的明显多。观察组纯母乳喂养时间为(39.76±3.85)天,明显比对照组时间长。观察组新生儿黄疸异常的占比2.50%,明显比对照组低,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用时短(p<0.05)。结论:新生儿临床护理中强化早期抚触支持护理,增加母乳喂养时间,避免引发生理性黄疸,可以借鉴。

  • 标签: 早期抚触支持护理;新生儿母乳喂养;生理性黄疸
  • 作者: 吴庆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8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 武汉430000
  • 简介:目的:探究舒适护理模式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生理功能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2021.07~2022.12期间,本院收治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样本,动态随机化分组,对照组/30(常规护理),实验组/30(舒适护理模式);统计对比:(1)手术指标;(2)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舒适护理模式开展后,相较之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研究数据改善趋势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而言,护理效果明确,优化预后结局,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股骨颈骨折;生理功能;恢复时间
  • 简介:摘要Pedro Delgado及其同事阐述了如何通过改善人群合作方式,达到缩小医疗公平差距的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Thomas Rouyard及其同事讨论关于以促进策略替代助推策略,制订提高健康素养的非强制性干预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大量流动人口,产生了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国外没有基于户籍制度的流动儿童这一概念,但存在移民儿童、难民儿童等具有流动因素的儿童,流动儿童的健康受到生活和/或学习环境以及饮食、监护、卫生保健条件等因素影响。现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可见,流动儿童的总体健康状况低于非流动儿童,在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疾病发生、营养摄入、身高生长、卫生保健服务等各方面均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国内已在心理关怀、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等方面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

  • 标签: 流动人口 流动儿童 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围产期母婴健康的影响,以便为基层医院围产期母婴健康提供科学管理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南澳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1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年龄(29.5±13.5)岁,有计划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措施;随机选择南澳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56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9.0±12.0)岁,只进行口头常规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产妇采取不同教育后的效果。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孕产妇对调查问卷中各项内容有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健康教育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810/810)比92.53%(880/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89,P<0.001)。观察组孕产妇经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后,顺产率[81.0%(656/810)比69.3%(659/951)]、母乳喂养率[99.0%(802/810)比90.4%(860/95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507、64.859,均P<0.001);观察组孕产妇产褥期感染率低于对照组[0.1%(1/810)比0.8%(8/9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3,P=0.036);而难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评分及新生儿脐部感染、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基层医院孕产妇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孕产妇顺产率与母乳喂养率,减少围产期母婴并发症发生,从而保障围产期母婴安全。

  • 标签: 系统性健康教育 基层医院 围产期 母婴健康
  • 简介:摘要健康中国行动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步骤。面对健康中国行动千头万绪而统抓难、需要多部门联合推动而协调难、需要依靠个人的自觉主动而推动难等问题,作者提出应采用提纲挈领的方式,抓住事关全局的着力点,由着力点的兴起带动健康中国行动的兴起。健康中国行动的各项行动都要落实在个人健康行动上,因此,着力点是个人健康行动。同时,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个人健康行动,使之覆盖到全民,扩展到全面。政府应制定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动和管理个人健康行动的政策,以保障健康中国行动落在实处。

  • 标签: 健康中国行动 政府 个人健康行动 社区卫生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叠加手动淋巴引流干预对生理性乳胀的效果及安全性并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生理性乳胀产妇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分娩后有乳胀的产妇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乳胀产妇按护士管床随机分成叠加组及常规组,每组46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干预,叠加组采用穴位按摩及手动淋巴引流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乳胀缓解程度及所需的时间长短、母乳喂养情况及产妇舒适度。结果叠加组乳房肿胀Ⅰ度人数占比高于常规组,而Ⅲ度人数占比低于常规组,且肿胀持续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叠加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常规组,而象征性母乳喂养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叠加组及常规组的NR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叠加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叠加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穴位按摩叠加手动淋巴引流干预可有效缓解生理性乳胀,同时提高母乳喂养率及产妇满意度,且有效减轻乳房胀痛程度。

  • 标签: 生理性乳胀 穴位按摩 手动淋巴结引流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1946年至今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总结生物医学科研管理领域的关键因素,为提升我国生物医学领域的科研管理水平建言献策。方法以诺贝尔基金会的官方网站为数据来源,查阅相关资料,分别从获奖者国籍、取得获奖成果时的所在机构、取得获奖成果时的年龄及获奖有关学科等方面入手,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以同行评议为基础的评价体系能够助力科技创新;获奖成果通常是科学家在青年时代所取得,但得到认可的时间却在逐渐增加;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结论在生物医学领域,我国可进一步完善以同行评议为基础的人才评价体系,注重培养青年科学家,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从而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力争能够产生引领人类进步的科技创新成果。

  • 标签: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生物医学 科研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失对焦敏感的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癫痫(FCMTE)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方法对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监测中心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例伴失对焦敏感的FCMTE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进行分析并随访。结果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67岁,病程6年至30余年,随访时间至少2年。4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身体震颤和抽动,闭目时发作频繁,导致入睡困难,3例患者偶有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4例患者均存在失对焦敏感,其中3例同时具有光敏性。结论脑电监测期间科学地开展失对焦诱发试验,有助于确定伴失对焦敏感的FCMTE,FCMTE患者失对焦敏感与光敏感共存,其潜在的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癫痫,肌阵挛性 大脑皮质 震颤 癫痫,反射性 畏光 失对焦敏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绿色电生理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中护理的特点及术后手术指标、护理指标和焦虑水平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房颤射频消融的127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充分利用三维标测系统的优势,采用"零射线"绿色电生理技术完成介入操作,并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护理指标、焦虑及疼痛水平。结果对照组消融时间、手术总时间分别为(1 917.38 ± 157.74) s,(110.32 ± 35.83) min,观察组分别为(1 915.87 ± 87.19) s,(109.45 ± 28.92) 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1.201,0.150,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护士陪伴时间、健康教育知晓率分别为(90.00 ± 3.00)分,(30.36 ± 7.58) min,68.75%(44/64),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数、护士陪伴时间、宣教知晓率分别为(95.00 ± 5.00)分,(40.27 ± 10.68) min,85.71%(54/6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845、-6.037,χ2值为5.185,均P<0.05)。对照组焦虑评分及疼痛评分分别为(10.42 ± 2.54)、(7.34 ± 1.55)分,观察组为(6.34 ± 1.21)、(4.64 ± 0.92)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1.526、11.913,均P<0.01)。结论绿色电生理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绿色电生理 术中护理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神经血管单元(NVU)是各神经细胞和血管的功能复合体,在维持视网膜环境稳态、满足视网膜代谢需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生理状态下,视网膜NVU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1)维持血视网膜屏障,从而维持视网膜内环境的稳态;(2)调节局部血流量,从而满足视网膜代谢和功能的需要。视网膜疾病的病理变化体现在NVU的各个功能环节,包括细胞连接、信号通路、代谢活动和细胞功能。但在不同疾病中,由于病因不同,NVU受损的主要方面和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目前对其认识仍不足,在临床的应用更是有限,在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是今后对NVU研究的重要方向。

  • 标签: 视网膜疾病 综述 神经血管单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urriculum,SPOC)与直播融合教学方式在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3月,以昆明医科大学2018级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7名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和深度访谈法,了解留学生对SPOC与直播融合式教学方式应用于病理生理学课程的学习体验。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5.8%(24/43)的留学生对病理生理学教学总体感到满意;55.8%(24/43)的留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感到满意。访谈结果发现,留学生普遍认可SPOC与直播融合教授的内容和形式,并认为可从中获益,但对线上教学的期望与传统课堂相比有一定差距,有待提升,并提出改进意见。留学生综合成绩及格率为100.0%(57/57),优秀率为36.8%(21/57);留学生形成性评价及格率为96.5%(55/57),优秀率为3.5%(2/57);留学生终结性评价及格率为85.9%(49/57),优秀率为12.3%(7/57)。结论SPOC与直播融合教学方式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有助于留学生参与学习但线上学习成绩、体验感仍有待提高。

  • 标签: 病理生理学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直播课 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绿色电生理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中护理的特点及术后手术指标、护理指标和焦虑水平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房颤射频消融的127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充分利用三维标测系统的优势,采用"零射线"绿色电生理技术完成介入操作,并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护理指标、焦虑及疼痛水平。结果对照组消融时间、手术总时间分别为(1 917.38 ± 157.74) s,(110.32 ± 35.83) min,观察组分别为(1 915.87 ± 87.19) s,(109.45 ± 28.92) 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1.201,0.150,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护士陪伴时间、健康教育知晓率分别为(90.00 ± 3.00)分,(30.36 ± 7.58) min,68.75%(44/64),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数、护士陪伴时间、宣教知晓率分别为(95.00 ± 5.00)分,(40.27 ± 10.68) min,85.71%(54/6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845、-6.037,χ2值为5.185,均P<0.05)。对照组焦虑评分及疼痛评分分别为(10.42 ± 2.54)、(7.34 ± 1.55)分,观察组为(6.34 ± 1.21)、(4.64 ± 0.92)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1.526、11.913,均P<0.01)。结论绿色电生理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绿色电生理 术中护理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某型军用运输机机组氧气系统供氧防护性能,为产品设计定型提供生理试验依据。方法4具假人和4名健康志愿者配戴个体防护装备,使用某型军用运输机机组氧气系统,先后在低压舱内完成4项试验,包括氧气系统供氧性能物理试验、氧气系统迅速减压物理试验、6 h巡航高度供氧生理试验和12.0 km高空迅速减压生理试验。测试面罩内的氧气浓度、呼吸阻力、安全余压、迅速减压峰值面罩压、作用时间和稳压值等物理参数;监测志愿者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等生理参数。结果假人肺通气量为20 L/min时,该型军用运输机机组氧气系统在12.0 km以下提供的供氧分压≥19.1 kPa,安全余压接通前系统呼气阻力≤441.3 Pa,吸气阻力≤490.3 Pa。假人肺容积为1.0 L时,系统的迅速减压峰值≤5.8 kPa。6 h巡航飞行时,氧气系统为志愿者提供的供氧氧分压均≥21.9 kPa。4名志愿者均完成12.0 km高空迅速减压生理试验,主客观反应良好。结论该型军用运输机机组氧气系统防护性能可以满足地面至12.0 km高度供氧防护要求。

  • 标签: 缺氧 减压 评价研究 呼吸防护装置 低压舱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比较高度近视合并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和生理性大视杯(LPC)的视盘、黄斑血管密度差异,探讨OCTA在区分高度近视合并早期POAG眼和高度近视合并LPC中的作用。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12月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青光眼专科及屈光专科就诊的高度近视合并早期POAG或LPC患者25例(42眼),其中22只高度近视合并LPC为LPC组;20只高度近视合并早期POAG为POAG组。另随机选取本院年龄相匹配的16只非高度近视健康眼为对照组。采用美国光视OCTA扫描视网膜黄斑区、视盘及视盘旁区,得到血管密度及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等参数。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视盘及视盘旁、黄斑区血管密度,视盘各方向平均RNFL的差异;使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对照组的上方颞侧、下方鼻侧区域RNFL厚度值高于LPC组(均P<0.05),LPC组的上方颞侧、上方鼻侧、下方颞侧、颞侧下方区域RNFL厚度值及平均RNFL值均高于POAG组(均P<0.05)。LPC组视盘及视盘旁全像全部血管密度、全像毛细血管密度、视盘旁全部血管密度、视盘旁毛细血管密度值均高于POAG组(均P<0.05);对照组黄斑深层的全像血管密度、旁中心凹血管密度、中心凹周边区域血管密度、中心凹周边区域鼻侧血管密度平均值高于LPC组(均P<0.05),LPC组大部分黄斑浅层分区毛细血管密度值均高于POAG组(均P<0.05)。POAG组与LPC组间诊断效能比较发现:视盘内及视盘旁血管密度AUC为视盘旁毛细血管密度最高(0.90,95%CI:0.80~0.99);黄斑处浅层毛细血管密度AUC平均值(0.74±0.65)比黄斑处深层毛细血管密度AUC平均值(0.61±0.3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2,P<0.001)。结论:OCTA参数可以用于高度近视合并POAG的早期诊断及其与高度近视合并LPC的鉴别诊断。

  • 标签: 青光眼 高度近视 杯盘比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BL结合翻转课堂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70名医学本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34人)和对照组(36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实验组采用TBL结合翻转课堂,即学生以团队形式组内学习、研讨问题,在课堂上汇报、分享答案。期末对两组学生实施统一的闭卷考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实验组学生对TBL结合翻转课堂的接受程度和主观感受。组间数据比较采用SPSS 17.0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学生消化生理平均成绩为(5.47±1.02)分,高于对照组的(4.42±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针对实验组共发放问卷34份,回收有效问卷34份,有效率为100%。约82%的学生接受和认可TBL结合翻转课堂,认为有助于增强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协作精神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结论TBL结合翻转课堂能提高生理学教学效果,该类教学可在医学类专业课程中推广。

  • 标签: 团队学习 翻转课堂 生理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