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涂装作业场所使用的油漆和溶剂一般是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因而此类场所的火灾爆炸危险很大。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财产和人员损失。本文针对此类场所火灾爆炸事故的特点,分析对比了各种消防系统对此类场所火灾爆炸事故的控制能力,提出了超细干粉灭火系统相对于其他消防系统对于控制此类场所火灾爆炸危险的优点,同时也对探测器的选型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超细干粉灭火设备在涂装作业场所的应用设计。

  • 标签: 消防工程 超细干粉 涂装作业 爆燃 消防设计
  • 简介:主持人语:2013年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共同印发了调整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其中新增职业病18种,且调整主要倾向生产一线作业人员。这也表明了生产一线作业人员面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益复杂多样。

  • 标签: 职业病危害 全国总工会 监管总局 人力资源 曝光台 主要倾向
  • 简介:为了分析实际作业的叉车排放特征,基于VDI2198循环,采用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某基本型配备非道路国Ⅲ柴油发动机叉车进行前进、后退、货物举升、货物下降4种作业工况下的实车道路排放测试。结果表明,各排放物的排放速率在前进、货物举升和货物下降工况下处于较高水平,在后退工况下处于较低水平。CO_2、NO_x基于时间的排放因子在前进工况下最高,其原因是在前进工况下发动机处于合理转速工作区,进气充足,燃料燃烧较为充分,达到了高温富氧条件;CO、PN基于时间的排放因子在货物举升工况下最高,其原因是举升工况下发动机转速过高,进气不足、喷油量增加导致大量燃料不完全燃烧。后退工况下较低的CO_2基于时间排放因子,使得各污染物基于CO_2当量排放因子在后退工况下较高。与美国NONROAD模型中同类叉车排放水平对比,试验叉车的CO排放水平远低于Tier4A之前的排放水平,远高于Tier4排放水平;NO_x的排放水平低于Tier4A之前的排放水平,稍高于Tier4的排放水平。适度超载对排放影响较小,冷起动对排放影响较大。坡度增加对排放影响显著,坡度从0(平地)增至10%,CO、NO_x、PN、CO_2基于里程的排放因子分别增加了54%、19%、100%、27%;坡度从10%增加至15%,CO、NO_x、PN、CO_2基于里程的排放因子分别增加了41%、50%、51%、56%。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内燃叉车 排放特性 VDI2198 车载排放测试系统 NONROAD模型
  • 简介: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7]46号),取消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核发行政许可事项,由安全监管部门考核发放“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

  • 标签: 特种作业 电工 解读 文件 整合 行政许可
  • 简介:为了解油田作业员工的安全心理特征,本文通过对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作业员工安全心理测试结果及访谈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事故倾向理论,将整个油田作业员工群体分为易出现隐患、不易出现隐患及介于两者之间的3个群体,采用差异显著性检验统计方法,对易出现隐患和不易出现隐患的两个群体在个性、气质、工作满意度、基层队伍气氛和安全意识5个方面进行群体安全心理特征描述。

  • 标签: 油田作业 中国石油 兴隆台 心理特征分析 事故倾向 基层队伍
  • 简介:为克服传统安全评价方法的粗糙性和主观性,提高煤矿企业职业危害安全评价方法的计算效率,运用集对分析原理系统地展开分析和评价。通过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诸多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以作业人员、粉尘、有毒物质、物理因素、设备设施和管理为1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引入集对分析法中同异反联系度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煤矿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综合评价的同异反评价模型。将12项2级指标作为输入节点进行联系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分析,从而实现了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状况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选取评价对象的职业危害状况处于"达标",与该企业实际状况相符合,应重点加强通风除尘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 标签: 职业卫生工程 职业危害 综合评价 同异反模型 煤矿
  • 简介:1.汽车涂装中的安全防火及其“三废”汽车涂料生产及涂装作业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的各种化学品大都含有易于着火,对于人体健康有害的挥发性的有机溶剂、树脂、颜料等。多具易燃、易爆及有害性,在生产制备、运输、贮存、使用等过程中经常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危害生命的安全事故,所以在涂料生产和涂装作业中始终存在着火灾,甚至会产生爆炸的可能。

  • 标签: “三废”处理 涂装作业 汽车涂装 安全防火 涂料生产 有机溶剂
  • 简介:拍摄时间:2015年8月21日:隐患地点:新装管架:存在隐患:电工在管架上登高作业未系安全带:整改建议:立即按要求系好安全带:整改情况:已现场整改到位。

  • 标签: 高空作业 安全带 隐患 拍摄时间 整改 管架
  • 简介:手工课,是国家教委推行的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但手工课上的伤害事件却时有发生。主要是因为学生生活经验有限,操作手工作业用到的各种材料、工具等不够规范,难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稍不注意就可能伤及自己或他人。

  • 标签: 手工作业 安全隐患 学生 素质教育 国家教委 生活经验
  • 简介:记者在2005年11月1日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的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研讨会获悉,我国将出台,进一步规范监管人员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活动.按照有关规定,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由安监部门负责,但目前配套的规章制度尚不健全.会议指出,根据上海、江苏两地卫生和安监部门分析,在当地具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的比例约占30%到50%.据此推算,我国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从业人员超过2亿人.

  • 标签: 职业卫生 作业场所 监督检查工作 监查 规章制度 危害因素
  • 简介:为遏制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现象突出的情况,降低全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风险,7月19日,记者从自治区安委办获悉,从本月20日起,广西将开展集中整治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专项治理行动,治理行动将持续到今年底。

  • 标签: 特种作业 操作 广西 处罚 单位 假证
  • 简介:将动火作业作为日常监督检查的必查内容,凡在固定动火区以外的动火作业,都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一张动火作业许可证,必须有一张专家确认意见表,实行“一证一确认”;

  • 标签: 动火作业 专业化管理 第三方 兴化市 监督检查 许可证
  • 简介:电子行业存在普遍的职业健康危害且极易被忽视,采用EPA吸入风险评估模型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法,对电子行业的某电子零部件生产企业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有毒有害化学物中一个H2SO4检测点、粉尘中8个矽尘检测点和部分噪声检测点超出了我国职业接触限值外,其他各现场采样检测值均不超过我国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EPA法评估结果显示,从业人员接触的H2SO4、H3PO4、C3H8O、HCl、V及其化合物等有毒有害化学物和粉尘存在较大的职业健康风险;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法评估结果显示,从业人员除接触到的H2SO4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I级轻度作业危害外,其余有毒有害化学因素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无害作业水平,同时接触到的粉尘和噪声则达到Ⅲ级高度危害作业水平,存在较高的职业健康风险。EPA法的评估结果普遍比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方法的评估结果高;且EPA法适用于电子行业职业危害因素中有毒有害化学物和粉尘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方法的适用范围比EPA法还多一项物理因素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针对该电子零部件制造企业建议从加强工艺设备的密闭性、提升系统的通风性、改善个人健康管理措施三方面进行防毒、防尘、防噪风险管理。

  • 标签: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EPA模型 职业病分级法 电子行业 职业健康 风险管理
  • 简介: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粉尘爆炸事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为了遏制事故的发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了《工贸行业重点可燃性粉尘目录(2015版)》和《工贸行业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艺设施防爆技术指南(试行)》。上一期已重点解读了《目录》,本期对《指南》进行详细解读。

  • 标签: 可燃性粉尘 防爆技术 技术指南 工艺设施 作业场所 行业